一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153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度仿生填料床7中,净化后的污水经第一导流板8进入集水槽10后经出水管流出。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和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底部由于设有曝气风机,填料床内部会产生好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及氮、磷杂质,实现对水体的深度净化。
[0035]脱氮除磷吸附装置中,包括进水口、填料床11、斜板管20、出水口 21和穿孔排泥管22,进水口位于填料床11 一端上部,斜板管20位于填料床11另一端,斜板管20由向出水口方向倾斜、与地面成60°的平行板组成,出水口 21和穿孔排泥管22分别位于斜板管20的上端和下端,穿孔排泥管22上设有阀门。
[0036]填料床11被三组第二挡板17和第二导流板19分为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斜发沸石脱氮区13、改性陶料净化区14和火山岩净化区15四部分,所述四部分上下均设有多孔承托板16,第二挡板17和所述第二导流板19之间设有导流区20,第二挡板17上下两端与填料床11固定连接、第二挡板17底部设有底部过水孔18。
[0037]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中石灰石颗粒粒径为5?15_,所述斜发沸石脱氮区13中沸石颗粒粒径为5?8_,所述改性陶料净化区14中陶瓷颗粒粒径为4?6_,所述火山岩净化区15中火山岩颗粒粒径为2?6mm;进水口、由进水口向出水口 21方向的三个第二导流板19、出水口 21的高度依次降低10?20cm。
[0038]经仿生填料床装置净化的水由进水口进入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除去水中大量的磷杂质,污水经底部过水孔18进入导流区20,在导流区20中杂质可部分沉淀,经第二导流板19进入斜发沸石脱氮区13,除去污水中大量的氮杂质,污水依次经过导流区20进入改性陶料净化区14和火山岩净化区15,利用改性陶料的多孔吸附性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前两部分脱落的反应微粒及细微不溶物质滤除,污水经底部过水孔进入斜板管20,斜板管20将净化后的污水与污泥进行分离,净化后的污水经出水口 21流出,被分离的污泥经穿孔排泥管22排出,完成污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0039]本发明所述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40]S1、污水由进水管I进入布水渠2,经第一导流板8进入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内部塑料填料上产生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及少量的氮、磷;
[0041]S2、污水经第一挡板9底部过水孔进入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经第一导流板8进入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经第一挡板9底部过水孔进入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 ;
[0042]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和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密度依次减小,底部分别进行曝气,产生的好氧微生物进一步对有机污染物、氮、磷杂质进行降解;
[0043]S3、污水由第一导流板8进入出水槽10后流入脱氮除磷吸附装置,首先进入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去除污水中大量的氮;
[0044]S4、污水由第二挡板底部17底部过水孔18进入导流区20,经第二导流板19进入斜发沸石脱氮区13,去除污水中大量的磷;
[0045]S5、污水由第二挡板底部17底部过水孔18进入导流区20,经第二导流板19依次进入改性陶料净化区14和火山岩净化区15,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0046]S6、污水由第二挡板底部17底部过水孔18进入斜板管20,将净化的水与污泥分离,所述净化的水由出水口 21流出,所述污泥由穿孔排泥管22排出。
[0047]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仿生填料床装置和脱氮除磷吸附装置组成,所述仿生填料床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仿生填料床装置包括进水管(1)、布水渠(2)、填料床(3)和集水槽(10),所述布水渠(2)和集水槽(10)位于所述填料床(3)两端,所述进水管(I)与所述布水渠(2)相连,所述集水槽(10)与出水口相连,所述填料床(3)由填料密度依次减小的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和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布水渠(2)与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与所述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所述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与所述集水槽(10)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导流板(8),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与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所述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与所述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分别通过第一挡板(9)隔离,所述第一挡板(9)底部设有底部过水孔; 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包括填料床(11)、斜板管(20)、出水口(21)和穿孔排泥管(22),所述填料床(11) 一端上部设有所述装置的进水口,所述斜板管(20)位于所述填料床(11)另一端,所述出水口(21)和穿孔排泥管(22)分别位所述斜板管(20)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填料床(11)被三组第二挡板(17)和第二导流板(19)分为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斜发沸石脱氮区(13)、改性陶料净化区(14)和火山岩净化区(15)四部分,所述四部分上下均设有多孔承托板(16),所述第二挡板(17)和所述第二导流板(19)之间设有导流区(20),所述第二挡板(17)上下两端与所述填料床(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7)底部设有底部过水孔(18);所述火山岩净化区(15)与所述斜板管(20)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7),所述第二挡板(17)底部设有底部过水孔(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填料床装置中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所述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与所述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的填料均为塑料材质,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内部填料粒径为7?9cm的塑料球; 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中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中石灰石颗粒粒径为5?15_,所述斜发沸石脱氮区(13)中沸石颗粒粒径为5?8_,所述改性陶料净化区(14)中陶瓷颗粒粒径为4?6mm,所述火山岩净化区(15)中火山岩颗粒粒径为2?6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填料床装置中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和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所述系统由风机供气; 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底部的曝气量为5?10mg/L D0,所述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底部的曝气量为2?3mg/L D0,所述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底部的曝气量为 1 ?2mg/L DO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填料床装置中所述布水渠(2)与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之间的导流板、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与所述悬挂型仿生填料床之间的导流板、所述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与所述集水槽之间的导流板高度依次降低10?20cm ; 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中进水口、由进水口向出水口(21)方向的三个第二导流板(19)、出水口 (21)的高度依次降低10?20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与所述布水渠(2)连接一侧外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中所述斜板管(20)由向出水口方向倾斜、与地面成60°的平行板组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中所述穿孔排泥管(13)上设有阀门。7.一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污水由进水管⑴进入布水渠(2),经第一导流板⑶进入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所述团球形仿生填料床(4)内部塑料填料上产生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及少量的氮、磷; S2、污水经第一挡板(9)底部过水孔进入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经第一导流板(8)进入悬挂型仿生填料床¢),经第一挡板(9)底部过水孔进入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 所述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5)、悬挂型仿生填料床(6)和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7)密度依次减小,底部分别进行曝气,产生的好氧微生物进一步对有机污染物、氮、磷杂质进行降解; S3、污水由第一导流板(8)进入出水槽(10)后流入脱氮除磷吸附装置,首先进入石灰石净化除磷区(12),去除污水中大量的氮; S4、污水由第二挡板底部(17)底部过水孔(18)进入导流区(20),经第二导流板(19)进入斜发沸石脱氮区(13),去除污水中大量的磷; S5、污水由第二挡板底部(17)底部过水孔(18)进入导流区(20),经第二导流板(19)依次进入改性陶料净化区(14)和火山岩净化区(15),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S6、污水由第二挡板底部(17)底部过水孔(18)进入斜板管(20),将净化的水与污泥分离,所述净化的水由出水口(21)流出,所述污泥由穿孔排泥管(22)排出。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工艺,所述装置由仿生填料床装置和脱氮除磷吸附装置组成,所述仿生填料床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脱氮除磷吸附装置的进水口相连;仿生填料床装置包括团球形仿生填料床、悬浮型高密度仿生填料床、悬挂型仿生填料床和悬浮型中密度仿生填料床四部分,脱氮除磷吸附装置包括石灰石净化除磷区、斜发沸石脱氮区、改性陶料净化区和火山岩净化区四部分;城镇污水厂尾水依次通过仿生填料净化装置和脱氮除磷吸附装置,完成深度处理过程后排入自然水体,本发明结构简单,处理高效,效果显著,实用性强。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104891729
【申请号】CN201510216814
【发明人】解清杰, 陈军静, 吴荣芳, 杜道林, 苏航, 薛永来
【申请人】江苏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