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955668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不少湿地区域内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油田,受石油污染的湿地面积也越来越多。例如,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嫩江下游两岸的湿地地区,辽河油田位于辽河三角洲湿地区,吉林油田部分开釆区已经进入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南部和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油田的建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损害十分显著,石油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的钻井、井下作业和釆油等多个环节所产成的废弃泥浆、落地原油、油泥等污染源以及运输和储存过程都会带来井场及其附近土壤土质的恶化,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土壤污染石油烃问题日益凸现,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构成严重威胁。
[0003]土壤石油烃污染修复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比,生物修复特别是微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土壤石油烃污染修复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Ο
[0004]土壤中存在着大量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巨大能力。在受到石油污染后,一些微生物在污染物的诱导下产生分解污染物的酶系,可将污染物降解转化。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利用湿地油田开采区分离筛选获得的2株高效降解菌-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和铜绿甲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红平红球菌〔以上均为公知菌种)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糖酯类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修复受石油烃污染的土壤,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0006]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油井附近采集油污土,风干20?30天,去除挥发性烃类和水份;
(2)将红平红球菌和铜绿甲单胞菌按1:1比例配合混合菌,将菌液接入总石油烃起始含量为6500 一 8500mg/kg 土壤中,接菌量为1.0 X 10s — 1.5 X 108个/g 土壤,再加入1000一 2000 mg/kg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入营养盐氮源或磷源,同时加入H202 5?10mg ;
(3)加入5?10%木屑混合,并调节含水率为15— 25%,如将容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扎孔通气,在25 — 30°C下降解50 — 60天。
[0007]所述加入的营养盐是氮源或磷源。
[0008]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1)将油井附近采集油污土,风干30天,去除挥发性烃类和水份。
[0010](2)将红平红球菌和铜绿甲单胞菌按1:1比例配合混合菌,将菌液接入总石油烃起始含量为8037mg/kg 土壤中,接菌量为1.1 X 10s个/g 土壤,再加入1000mg/kg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入ΚΝ03和Κ2ΗΡ04作为营养盐,同时加入K2025mg。
[0011](3)加入6%木屑混合,并调节含水率为25%。将容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扎孔通气,在30°C下降解58天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为597mg/kg,降解效率为93%。
[0012]实施例2
(1)将油井附近采集油污土,风干25天,去除挥发性烃类和水份。
[0013](2)红平红球菌液和铜绿甲单胞菌按1:1比例配合混合菌,接入总石油烃起始含量为8460mg/kg 土壤中,接菌量为1.5 X 10s个/kg 土壤,加入2000mg/kg相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入ΚΝ03和Κ2ΗΡ04作为营养盐,同时加入H2027mg。
[0014](3)加入6%木屑混合,并调节含水率为25%。将容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扎孔通气,在25%下降解55天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为804mg/kg,降解效率为90.5%
实施例3
(1)将油井附近采集油污土,风干20天,去除挥发性烃类和水
(2)将红平红球菌液接入总石油烃起始含量为6500mg/kg土壤中,接菌量为1.0X108个/g 土壤,未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入ΚΝ03和Κ2ΗΡ04作为营养盐,同时加入H20210mg。
[0015](3)加入10%木屑混合,并调节含水率为25%。将容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扎孔通气,在20°C下降解50天后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为1235mg/kg,降解效率为81%。
【主权项】
1.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油井附近采集油污土,风干20?30天,去除挥发性烃类和水份; (2)将红平红球菌和铜绿甲单胞菌按1:1比例配合混合菌,将菌液接入总石油烃起始含量为6500 一 8500mg/kg 土壤中,接菌量为1.0 X 10s — 1.5 X 108个/g 土壤,再加入1000一 2000 mg/kg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入营养盐氮源或磷源,同时加入H202 5?10mg ; (3)加入5?10%木屑混合,并调节含水率为15— 25%,如将容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扎孔通气,在25 — 30°C下降解50 — 60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的营养盐是氮源或磷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油井附近采集油污土,风干20~30天,去除挥发性烃类和水份;(2)将红平红球菌和铜绿甲单胞菌按1:1比例配合混合菌,将菌液接入总石油烃起始含量为6500—8500mg/kg土壤中,接菌量为1.0×108—1.5×108个/g土壤,再加入1000—2000mg/kg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入营养盐氮源或磷源,同时加入H2O2?5~10mg;(3)加入5~10%木屑混合,并调节含水率为15—25%,如将容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扎孔通气,在25—30℃下降解50—60天。本发明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效率。
【IPC分类】B09C1/10
【公开号】CN105312316
【申请号】CN201410361965
【发明人】陈彬, 曲维龙
【申请人】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