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879007阅读:来源:国知局
者是(3 ~7): (7 ~3),(4 ~6) : (6 ~4),或者 5 :5。
[0063] 根据本实用新型,若所述活性炭添加在第一缺氧池中,则ml:m2 = (6~9) : (1~ 4),还可以为(7~8) : (2~3);反之,若所述活性炭添加在第二缺氧池中,贝ml:m2 = (1~ 4) : (6~9),还可以为(2~3) : (7~8)。若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中都添加活性炭,则 ml:m2 = (1~9) : (9~1),还可以为(2~8) : (8~2),或者是(3~7) : (7~3),(4~ 6) : (6 ~4),或者 5:5。
[0064] 根据本实用新型,若所述第三和第四缺氧池中未添加活性炭,则m3:m4 = 5:5 ;若 所述第三缺氧池中添加有活性炭,贝1Jm3:m4 = (6~9) : (1~4),还可以为(7~8) : (2~3); 若所述第四缺氧池中添加有活性炭,则m3:m4 = (1~4) : (6~9)。还可以为(2~3) : (7~ 8)。若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中都添加活性炭,则n3:n4= (1~9) :(9~1),还可以为 (2~8) : (8~2),或者是(3~7) : (7~3),(4~6) : (6~4),或者5 :5。根据本实用新 型,所述回用的碳泥分别进入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
[006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回用于好氧池的碳泥的分配系数中,第一好氧池的分配系 数用pl表示,第二好氧池的分配系数用P2表示,且pi:p2 = (6~9) : (1~4),还可以为 (7 ~8) : (2 ~3)。
[0066]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各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无需内循环。
[0067]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特别适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同时,所述装置还可以适用于其 他多种污水的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如:炼油、石油化工、印染废水、有机化工废水的处理;以 及城市污水处理。
[006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69] 1、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结构,活性炭采用单级或分级投放,且投放量仅为原投 放量的最多50% (甚至可以仅为10%)即可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有效节约了活性炭的使 用量。
[0070] 2、采用简单的并联手段,且有机结合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粉末活性炭处理法, 无需额外添加有机碳源,无需内循环,简易实现焦化废水中氮及其他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0071] 3、在不需要传统的WAO工艺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生物碳泥的有效回用和污泥量 (仅为传统工艺的90% )的减少。
[0072] 4、有效结合了光催化氧化和电催化氧化法,将其用于所述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显 著提高了废水的氰及硫氰根等无机污染物和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杂环及多环芳香族化合物 的去除率,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0073] 图1实施例1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4] 图2实施例2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5] 图3实施例3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6] 图4实施例4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7] 图5实施例5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78] 图6实施例6中的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9]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焦化废水用污水处理装置("CBRS-R"),其包括第一 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三缺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 其中,缺氧池的连接方式包括:(1)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并联,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 池顺序连接;(2)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并联,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并联;或(3)第 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顺序连接,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并联;其中,至少在并联的缺氧 池中的至少一个缺氧池中投加活性炭填料,所述活性炭填料的总投加量为0. 5-3g/L。与现 有的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活性炭填料的投加量最高为已有的装 置的投加量的约50%,其污泥量则只有现有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的90%甚至更低,但其装 置正常运行后的总氮量和氨氮量则分别低于15mg/L和5. 8mg/L(处理其他污水如城市污水 时更低),等于甚至优于现有的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
[0080]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或两个缺氧池的并联结构,即实现了 所述活性炭填料的有效减少,又有效控制了污泥量,而且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水平和能力也 大大提高。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简单的结构设计,高效地解决了问题,适应性又广,易 于产业化。
[0081]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为一个光电催化氧 化装置;具体而言,所述光电催化氧化装置由串联的电催化氧化装置和光催化氧化装置组 成。
[0082] 所述的光催化氧化装置和电催化氧化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污水预 处理的装置。其中,光催化氧化例如是以Ti02为催化剂、H202或臭氧为氧化剂、在紫外光照 射下进行的处理。电催化氧化就是常规的电催化氧化,其电解系统的阳极可选自Ti/PbOjB 极、钛基析氯阳极和钛基析氧阳极,阴极可选自Ti材阴极、Cu材阴极和Fe材阴极,电流密 度在15_50mA?cm2之间。
[0083]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光催化氧化之前串联一个电催化氧化,极大减少了光催化 氧化中所需催化剂(如Ti02)的量,仅需要现有用量的10%即可实现与现有技术同样的效 果,解决了所述Ti02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008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了分配在不同缺氧池中的活性炭的 量,具体如前所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兼顾了活性炭的减量和效率,在减量的情况下,效率反 而提高了,更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8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了污水的分配系数,具体如前所述。 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结合了活性炭和污水的使用效率,申请人发现,在本实用新型选择的 范围内,活性炭的效率最高;而且完全无需外加碳源即可实现氮的高效去除;另外,实现了 无需内循环即可高效去除氨氮和总氮,极大的简化了设备和运行成本。
[008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了碳泥的分配系数,具体如前所述。 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效结合了活性炭和碳泥的使用效率,申请人发现,在本实用新型选择的 范围内,完全无需外加碳源即可实现氮的高效去除;另外,实现了无需内循环即可高效去除 氨氮和总氮,极大的简化了设备和运行成本。进一步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污泥量的 进一步减少,也实现了所述碳泥的高效的回用效率。
[008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 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 径获得。
[0088] 实施例1
[008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第一 好氧池、并联连接的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所述第一缺 氧池和第三缺氧池中投加有活性炭填料,投加量分别为1. 5g/L和0. 5g/L。第一缺氧池、第 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中设置 有曝气装置。各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不设置内循环。污水分四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第 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分配系数nl:n2:n3:n4 = 7:2:0. 8:0. 2。第一好氧池 与第一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一好氧池与第二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二好氧池与第 三缺氧池的体积比为1:1,第二好氧池与第四好氧池的体积比为1:1。剩余生物碳泥分四 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分配系数ml:m2:m3:m4 = 7:2:0. 8:0.2〇
[0090] 实施例2
[009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第一 好氧池、并联连接的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所述第一缺 氧池和第三缺氧池中投加有活性炭填料,投加量分别为0. 7g/L和0. 3g/L。第一缺氧池、第 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中设置 有曝气装置。各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不设置内循环。污水分四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第 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分配系数nl:n2:n3:n4 = 7:1:1. 6:0. 4。第一好氧池 与第一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一好氧池与第二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二好氧池与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