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7197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湿地作为处理城市废水和控制面源污染的一种生态技术,越来越体现出其成本低,出水好,适应能力强,管理方便的优势,还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源净化及保护与供给气候调节,野生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科学研宄等诸多方面。
[0003]目前人工湿地一般分为水平流、潜流、垂直流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中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浓度低,基质不易堵塞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现有的下行池-上行池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经过实践证明,存在以下缺点:系统内部水流所受阻力较大,下行池植物池有时会出现溢流现象,污染物净化效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一种下行池-下行池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反硝化、硝化能力强,污染物净化效果稳定,适合在高水力负荷下COD、氨氮的降解,整个系统水流方式更利于复氧,具体用于对复合基质方案的选择以及对受污染的河流、湖水及纳污河道水体等进行净化。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左下行反应池、右下行反应池、左填料层、右填料层、碎石层、水生植物、布水管、集水管、连通管、系统进水口和系统出水口 ;所述集水管分别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右下行反应池的底部,其上设置碎石层,在左下行反应池的碎石层上部设置左填料层,在右下行反应池的碎石层上部设置右填料层,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左填料层和右填料层上,所述布水管设置于左填料层、右填料层的上部,所述左下行反应池的集水管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接右下行反应池的布水管的入水口 ;所述系统进水口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的布水管上,所述系统出水口设置于右下行反应池的集水管上。
[0007]所述左填料层的高度为28~43cm ;所述右填料层的高度为25~35cm。
[0008]所述连通管的孔径小于左填料层、右填料层中填料的粒径。
[0009]所述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或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混合配置;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或香蒲;所述沉水植物为金鱼藻、车轮藻、狸藻或眼子菜。
[0010]所述水生植物高度为0~1.5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实用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均匀布水,能够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防止短路流和死水区现象,保证湿地的处理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建造和维护,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运行管理方便,在高水力负荷下系统内部水流所受阻力小。下行池不会出现溢流现象。污染物净化效果稳定,整套装置对废水中的好氧有机物的处理能力和硝化能力较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左下行反应池1、右下行反应池2、左填料层3、右填料层4、碎石层5、水生植物、布水管6、集水管7、连通管8、系统进水口 9和系统出水口 10 ;所述集水管7分别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1、右下行反应池2的底部,其上设置碎石层5,在左下行反应池I的碎石层5上部设置左填料层3,在右下行反应池2的碎石层5上部设置右填料层4,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左填料层3和右填料层4上,所述布水管6设置于左填料层3、右填料层4的上部,所述左下行反应池I的集水管7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8连接右下行反应池2的布水管6的入水口 ;所述系统进水口 9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I的布水管6上,所述系统出水口 10设置于右下行反应池2的集水管7上。
[0016]所述左填料层3的高度为28~43cm ;所述右填料层4的高度为25~35cm。
[0017]所述连通管8的孔径小于左填料层3、右填料层4中填料的粒径。
[0018]所述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或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混合配置;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或香蒲;所述沉水植物为金鱼藻、车轮藻、狸藻或眼子菜。
[0019]所述水生植物高度为0~1.5m。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需要处理的水经过布水管6均匀分布到左下行反应池I的湿地填料中,在重力作用下,水体自上而下依次穿过水生植物、左填料层3,与填料充分接触,在水生植物、填料以及自然生成的微生物的三重作用下达到净化水体效果;底部污水流经连通管8后,在压力作用下,使得连通管8中污水均匀分布到右下行反应池2,再次进行生物、化学、物理协同作用,达到最终的净化降解。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下行反应池(1)、右下行反应池(2)、左填料层(3)、右填料层(4)、碎石层(5)、水生植物、布水管(6)、集水管(7)、连通管(8)、系统进水口(9)和系统出水口(10);所述集水管(7)分别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1)、右下行反应池(2 )的底部,其上设置碎石层(5 ),在左下行反应池(I)的碎石层(5 )上部设置左填料层(3 ),在右下行反应池(2 )的碎石层(5 )上部设置右填料层(4 ),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左填料层(3)和右填料层(4)上,所述布水管(6)设置于左填料层(3)、右填料层(4)的上部,所述左下行反应池(I)的集水管(7)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8)连接右下行反应池(2)的布水管(6 )的入水口;所述系统进水口( 9 )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I)的布水管(6 )上,所述系统出水口( 10 )设置于右下行反应池(2 )的集水管(7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填料层(3)的高度为28~43cm ;所述右填料层(4)的高度为25~3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8)的孔径小于左填料层(3 )、右填料层(4 )中填料的粒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或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混合配置;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或香蒲;所述沉水植物为金鱼藻、车轮藻、狸藻或眼子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高度为O?L 5m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左下行反应池、右下行反应池、左填料层、右填料层、碎石层、水生植物、布水管、集水管、连通管、系统进水口和系统出水口;所述集水管分别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右下行反应池的底部,其上设置碎石层,在左下行反应池的碎石层上部设置左填料层,在右下行反应池的碎石层上部设置右填料层,所述水生植物设置于左填料层和右填料层上,所述布水管设置于左填料层、右填料层的上部,所述左下行反应池的集水管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连接右下行反应池的布水管的入水口;所述系统进水口设置于左下行反应池的布水管上,所述系统出水口设置于右下行反应池的集水管上。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IPC分类】C02F3/30, C02F3/32
【公开号】CN204689729
【申请号】CN201420806801
【发明人】何池全, 齐西同, 张琦, 秦哲, 马灏, 孙潇凯, 刘冬秀, 孙乔
【申请人】上海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