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9005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好氧生物反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国内最常见的几种脱氮除磷A20好氧生物反应器存在形式有Α0、Α20、倒置A20等多种处理模式的好氧生物反应器。
[0003]但它们都存在设计一旦确定了其中的一种运行模式后,其建成投产后只能按照当初设计的运行模式来运行,因此均存在运行模式单一的缺陷。一旦发生水质变化,需变换运行模式来应对时则显得相当困难。另外,它们还存在一旦建成投产后,其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的比例基本已定,各功能区其水力停留时间也就基本相对固定。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的年代,要想保证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一成不变的可能性极低,而国内现有各种形式的A20工艺,其均需面对一旦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其一成不变的各功能区水力停留时间及单一的A20运行模式与水质水量变化相冲突的这一实实在在存在的技术难题。因此,现有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要想保住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时,还要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就显得尤为困难。尤其是还会存在一些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污水处理厂在建成投产后,因进水水质和水量明显偏离当初评估设计值时,则污水处理厂将更是难以正常运转。而恰恰这类因水质水量偏离原设计值的现象在当今国内污水处理厂还尤为多见!而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通常是通过再扩建构筑物或原池重新改造以满足其当前各功能区所需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及所需的实际运行模式。但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从投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种极大浪费。从技术角度来说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功能区划可以根据未来一旦水质水量再次变化时仍能再次灵活分配水力停留时间和改变运行模式的技术难题。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以实现多种运行模式之间的自由相互转换,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以实现多种运行模式之间的自由相互转换。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厌氧缺氧调节池、第一区、第二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其中,所述好氧区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二区连通、通过第二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一区连通、通过第三回流支管与所述厌氧缺氧调节池连通,所述沉淀区通过第四回流支管与所述好氧区连通、通过第五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二区连通、通过第六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一区连通、通过第七回流支管与所述厌氧缺氧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一回流支管、所述第二回流支管、所述第三回流支管、所述第四回流支管、所述第五回流支管、所述第六回流支管和所述第七回流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0008]优选的,上述进水管通过第一进水支管与所述第一区连通、通过第二进水支管与所述第二区连通。
[0009]优选的,上述第一区和所述好氧区通过第三进水支管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支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0]优选的,上述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还包括第三区和第四区,所述第三区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一区完全相同,所述第四区的连接关系与所述第二区完全相同。
[0011]优选的,上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对称设置在所述厌氧缺氧调节池的两侧。
[0012]优选的,上述第二区和所述第四区对称设置在所述厌氧缺氧调节池的两侧。
[0013]优选的,上述第三区包括两个好氧区,两个所述好氧区分别设置在所述沉淀区的两侧。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厌氧缺氧调节池、第一区、第二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其中,所述好氧区通过第一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二区连通、通过第二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一区连通、通过第三回流支管与所述厌氧缺氧调节池连通,所述沉淀区通过第四回流支管与所述好氧区连通、通过第五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二区连通、通过第六回流支管与所述第一区连通、通过第七回流支管与所述厌氧缺氧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一回流支管、所述第二回流支管、所述第三回流支管、所述第四回流支管、所述第五回流支管、所述第六回流支管和所述第七回流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0015]使用过程中,通过不同回流支管上的阀门的切换,达到分别控制硝化液和污泥回流的流出,实现第一区和第二区的厌、缺氧区的互换。当污泥回流到第一区,硝化液回流到第二区时,则第一区此时为厌氧区,第二区则为缺氧区。当污泥回流到第二区,硝化液回流到第一区时,则第一区就转换成为缺氧区,第二区则转变为厌氧区。当好氧区中的硝化液通过第一回流支管回流到第二区时,第二区变为缺氧区,当好氧区中的硝化液通过第二回流支管回流到第一区时,第一区变为缺氧区,当好氧区中的硝化液通过第三回流支管回流到厌氧缺氧调节池时,第一区变为缺氧区,
[0016]当沉淀区中的污泥通过第四回流支管回流到好氧区时,则第一区与第二区均变为缺氧区,当好氧区中的污泥通过第五回流支管回流到第二区时,第二区变为厌氧区,当好氧区中的污泥通过者第六回流支管回流到第一区时,第一区变为厌氧区,当好氧区中的污泥通过者第七回流支管厌氧缺氧调节池时,第一区和第二区均变为厌氧区,
[0017]通过控制各个回流支管上阀门的开闭,实现不同缺氧厌氧环境,实现多种处理模式的转换。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第一种模式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第二种模式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第三种模式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第四种模式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脱氮除磷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第五种模式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26]上图1-7 中:
[0027]第一区1、第二区2、厌氧缺氧调节池3、沉淀区4、好氧区5、第三区6、第四区7、进水管8、第一进水支管9、第二进水支管10、第一回流支管11、第二回流支管12、第三回流支管13、第四回流支管14、第五回流支管15、第六回流支管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