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514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需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才能回用。目前,针对印染废水及含印染废水的城镇废水的处理,研发过混凝、过滤、吸附、化学氧化、膜组件及生物处理等工艺,但以生物法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证明是一种经济有效且应用较广的处理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 104355478 A于2015年2月18日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后的印染污水C0D浓度在50-60mg/L之间,PH6-9之间,色度16-32之间,提高回用水的水质,满足印染水质的要求,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和减少新鲜水的用量,节约资源。但是该发明专利结构复杂,操作有一定难度,成本较尚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混床再生喷射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便,运行稳定性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包括沿着处理时水的流向依次设置的前格栅过滤装置、接触氧化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中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回收的中间处理池,所述中间处理池包括污泥浓缩池和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相连的回流结构,所述回流结构包括将部分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前格栅过滤装置进水端的第一回流管和将部分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进水端的第二回流管。
[0005]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相连通的通氧装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通氧装置包括与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相连的微纳米气泡释放器、与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器通过连通管相连的溶气水罐和与所述溶气水罐连接的气体自吸结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接触氧化池包括进水区和出水区,所述进水区和所述出水区均设有填料结构和供氧结构,所述填料结构包括支撑层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成上方的载体层,所述深度处理池中位于所述支撑层的下方形成沉淀区。
[0008]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区的所述载体层的密度大于所述进水区的载体层的密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区与所述进水区交替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进水区的下方,所述出水区的下方设有过渡区,所述沉淀区与所述过渡区之间设有分隔填料结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分隔填料结构包括设置在分别设置在两外侧的分隔支撑层、靠近所述沉淀区一侧的第一滤料层和靠近所述过渡区一侧的第二滤料层,所述第一、第二滤料层设置在所述分隔支撑层之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污泥浓缩池依次连接有污泥脱水装置和污泥炭化装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后方设置有消毒池。
[0014]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污水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便,运行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触氧化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如附图1所示,包括沿着处理时水的流向依次设置的前格栅过滤装置11、接触氧化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还包括对接触氧化池12与膜生物反应池13中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回收的中间处理池14。中间处理池14包括污泥浓缩池141和与其相连的回流结构142。污泥浓缩池141依次连接有污泥脱水装置16和污泥炭化装置17,回流结构142包括将部分污泥浓缩池141的上清液回流至前格栅过滤装置11进水端的第一回流管和回流至膜生物反应池13进水端的第二回流管。接触氧化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通过通氧装置15相连通,通氧装置15包括与接触氧化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相连的微纳米气泡释放器151、与微纳米气泡释放器151通过连通管相连的溶气水罐152和与溶气水罐152连接的气体自吸结构153。接触氧化池12包括交替设置的进水区121和出水区122,两者均设有填料结构1211和供氧结构1212,填料结构1211包括支撑层和设置在支撑成上方的载体层,接触氧化池12中位于支撑层的下方形成沉淀区123。出水区122的载体层的密度大于进水区121的载体层的密度。沉淀区123位于进水区121的下方,出水区122的下方设有过渡区124,沉淀区123与过渡区124之间设有分隔填料结构125。分隔填料125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外侧的分隔支撑层、靠近沉淀区一侧的第一滤料层和靠近过渡区一侧的第二滤料层,第一、第二滤料层设置在分隔支撑层之间。膜生物反应池13后方设置有消毒池18。
【主权项】
1.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包括沿着处理时水的流向依次设置的前格栅过滤装置(11 )、接触氧化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接触氧化池(12)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3)中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回收的中间处理池(14),所述中间处理池(14)包括污泥浓缩池(141)和与所述污泥浓缩池(141)相连的回流结构(142),所述回流结构(142)包括将部分所述污泥浓缩池(141)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前格栅过滤装置(11)进水端的第一回流管和将部分所述污泥浓缩池(141)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3)进水端的第二回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接触氧化池(12)和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3)相连通的通氧装置(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装置(15)包括与所述接触氧化池(12)和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3)相连的微纳米气泡释放器(151)、与所述微纳米气泡释放器(151)通过连通管相连的溶气水罐(152)和与所述溶气水罐(152 )连接的气体自吸结构(15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12)包括进水区(121)和出水区(122),所述进水区(121)和所述出水区(122)均设有填料结构(1211)和供氧结构(1212),所述填料结构(1211)包括支撑层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成上方的载体层,所述接触氧化池(12)中位于所述支撑层的下方形成沉淀区(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122)的所述载体层的密度大于所述进水区(121)的载体层的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122)与所述进水区(121)交替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123)位于所述进水区(121)的下方,所述出水区(122)的下方设有过渡区(124),所述沉淀区(123)与所述过渡区(124)之间设有分隔填料结构(12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填料结构(125)包括设置在分别设置在两外侧的分隔支撑层、靠近所述沉淀区一侧的第一滤料层和靠近所述过渡区一侧的第二滤料层,所述第一、第二滤料层设置在所述分隔支撑层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141)依次连接有污泥脱水装置(16 )和污泥炭化装置(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13)后方设置有消毒池(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包括沿着处理时水的流向依次设置的前格栅过滤装置、接触氧化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接触氧化池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中所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回收的中间处理池,所述中间处理池包括污泥浓缩池和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相连的回流结构,所述回流结构包括将部分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前格栅过滤装置进水端的第一回流管和将部分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进水端的第二回流管。本实用新型对污水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便,运行稳定性好。
【IPC分类】C02F9/14, C02F103/30
【公开号】CN205035218
【申请号】CN201520642019
【发明人】唐建强
【申请人】浙江华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