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138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太阳能具有廉价、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因此,如何高效快捷地利用、转化和储存太阳能是当前人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自1972年,Fujishima等人利用T12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光催化技术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设计出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廉、实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安全的光催化装置也成为了重要课题。
[0003]目前,实验室所用光催化装置主要有:玻璃片式光催化反应器、液模型光催化反应器和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等。以上的光催化装置均未设计自动取样装置,因此在使用时,会产生以下不足:1.实验人员取样时,所取反应溶液的量控制不准确,对后续光催化过程及测试产生影响;2光源为紫外光时,取样对实验人员产生伤害;3.在不密闭空间取样,外界的因素对催化过程产生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取样光催化装置,可以解决光催化时取样带来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鉴于现有光催化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简便安全的自动取样光催化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暗室、磁力搅拌器、光催化反应容器、灯管、滤光片、固定灯管的支架、导管、反应溶液储存器以及微型蠕动栗。光催化反应容器、反应溶液储存器和微型蠕动栗之间通过导管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反应溶液储存器上端口密封,仅留两支管口连接导管;下端口设置有活栓,用于收集反应溶液。
[00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反应溶液储存器、微型蠕动栗与导管连接紧密。
[0008]该装置使用时:将催化剂和污水置入光催化反应容器,打开磁力搅拌器和灯管,需取样时,打开微型蠕动栗,反应溶液储存器中的气体抽出体系,光催化反应容器中的液体因压力差被抽至反应溶液储存器中,当达到所需用量时关闭微型蠕动栗,打开反应储存器下端的活栓,取出反应溶液。
[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取样光催化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廉,自动取样,避免光催化过程中因取样带来的外界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避免了使用紫外光时,取样对实验人员产生伤害。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自动取样光催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固定灯管的支架2.灯管3.滤光片4.光催化反应容器5.磁力搅拌器6.导管7.反应溶液储存器8.活栓9.微型蠕动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
[00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包括:1.固定灯管的支架;2.灯管;3.滤光片;4.光催化反应容器;5.磁力搅拌器;6.导管;7.反应溶液储存器,所述的储存器,上端口密封,仅留两支管,用于连接导管;8.活栓;9.微型蠕动栗。
[0014]该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使用时:将催化剂和污水置入光催化反应容器,打开磁力搅拌器和灯管,需取样时,打开微型蠕动栗,反应溶液储存器中的气体抽出体系,光催化反应容器中的液体因压力差被抽至反应溶液储存器中,当达到所需用量时关闭微型蠕动栗,打开反应储存器下端的活栓,收集溶液。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方案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很多的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暗室、磁力搅拌器、光催化反应容器、灯管、滤光片、固定灯管的支架、导管、反应溶液储存器以及微型蠕动栗;光催化反应容器、反应溶液储存器和微型蠕动栗之间通过导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溶液储存器上端口密封,仅留两支管口连接导管;下端口设置有活栓,用于收集反应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溶液储存器、微型蠕动栗与导管连接紧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取样的光催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暗室、磁力搅拌器、光催化反应容器、灯管、滤光片、固定灯管的支架、导管、反应溶液储存器以及微型蠕动泵。取样时,打开微型蠕动泵,反应溶液储存器中的气体被抽出体系,光催化反应容器中的液体因压力差被抽至反应溶液储存器中,当达到所需用量时关闭微型蠕动泵,打开反应储存器下端的活栓,收集溶液。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取样光催化装置,其优点主要包括:1.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廉;2.可以自动取样,避免光催化过程中因取样带来的外界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3.自动取样的设计避免了使用紫外光时,取样对实验人员产生伤害。
【IPC分类】C02F1/30, G01N1/14
【公开号】CN205061612
【申请号】CN201520828649
【发明人】张想, 潘成岭, 邹玥, 李洋, 张雷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