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302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管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管过滤器,尤其是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带有多个过滤器管,分离固、液相的压力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过滤设备是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较为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需提供额外能量的压力过滤、板框过滤机、转鼓过滤机、离心过滤机等和靠重力工作的沉淀池、沙滤池等过滤设备。管式过滤器属于前一种过滤设备,有单管、多管过滤器。有些多管过滤器,在运行中,进料形成的滤饼不断地用水力进行剥离、带走,将进料浓缩而不形成最终滤饼。这类设备若要最终实现固、液分离,需配合其它设备一起使用,具有设备台(套)数量多、投资大的缺点。如CN2383572Y介绍的陶瓷膜过滤器属于这种结构。另外一些可形成最终滤饼的多管过滤器,其卸滤饼方式主要有机械振动、气动振打、洗涤液冲洗或反冲洗、人工剥离等方法。这些卸滤饼方式机构复杂、噪音大、占地面积广,且设备开启时操作繁琐,影响设备密闭操作,增加了废水量及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的多管过滤器,尤其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卸滤饼方式简单、操作成本低的多管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多管过滤器主要包括中间筒体、下部锥体、上部封头、内部过滤管组件以及进液口、出液口和排泥口,过滤管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下部通过过滤管固定底盘与出液口相通,锥体下部设置进液口和排泥口。该过滤器还包括锥体输泥环隙喷嘴,喷嘴设置在筒体与锥体的结合部,由筒体、锥体、及环形斜板构成;锥体输泥环隙喷嘴、过滤管固定底盘与进气口相通;过滤管内部设置蓄水海棉体。
对本实用新型多管过滤器的一个典型结构说明说明如下。
多管过滤器包括筒体、锥体、封头、若干个过滤管组件、过滤管固定底盘、吊支组件、锥体输泥环隙喷嘴、筒体法兰、支耳、出泥口、进液口、出液口、进气口及排气口等。若干个过滤管组件形成分布均匀的管束,垂直安装在位于筒体内下部的过滤管固定底盘上,并由设置在筒体内上部的吊支组件把持;过滤管组件由上下端板、板式栅排组成的笼骨、蓄水海棉体及复合筛网构成。过滤管固定底盘由管座、连接管、出液口、进气口及法兰构成。吊支组件由盖板、底板、侧板、蓄水海棉体、布气管、定位导向环、进气口及耳座构成,其中盖板、底板、侧板及若干个定位导向环构成涵箱。在筒体与锥体的结合部设锥体输泥环隙喷嘴,该喷嘴由筒体、锥体及环形斜板构成。排气口设置在过滤器顶部。
本实用新型根据多管过滤器的工况及滤饼分布特点,通过设置过滤管固定底盘、过滤管组件及吊支组件,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及均匀的滤饼层;采用具有蓄水与滴淋功能的吊支组件、锥体输泥环隙喷嘴及具有蓄水与雾化功能的过滤管组件,可顺利完成滤饼的剥离—吹送过程,并使滤饼完全卸出多管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筒单、运行可靠、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中的固液分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支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由筒体7、锥体3、封头11、若干个过滤组件8、过滤管固定底盘16、吊支组件10、锥体输泥环隙喷嘴5、筒体法兰9、支耳4、排泥口1、进液口2、出液口15、进气口6、13、14及设置在设备顶部的排气口12构成。
若干个过滤管组件8垂直安装在位于筒体7下部的过滤管固定底盘16上,并由设置在筒体上部的吊支组件10把持,若干个过滤组件形成一组分布均匀的管束。如图2所示,过滤管组件8由上下端板20、17、板式栅排构成的笼骨19、蓄水海棉体18、复合筛网构成。上、下端板均设螺纹,分别用于连接吊支组件和过滤管固定底盘;板式栅排构成的笼骨呈筒状,外壁覆盖复合筛网,筛网目数视过滤精度而定,筛网材料可根据过滤介质按本领域一般知识进行选择,呈筒状的蓄水海棉体贴附于筒状笼骨内壁,其高度与覆盖在过滤管组件外壁的复合筛网相同,其厚度一般为2mm到5mm之间。过滤管固定底盘16由管座、连接管、出液口、进液口及法兰构成。
吊支组件10(如图3所示)由盖板24、底板28、侧板22、蓄水海棉体23、布气管26、数量与过滤管组件相同的定位导向环25、进气口13及耳座21构成。盖板、底板、侧板及若干个定位导向环构成涵箱,涵箱内置蓄水海棉体及呈环状结构的布气管,在底板上开设吹泥口,孔直径在0.8mm到3mm之间,每组由若干个组成,呈环状排列,其孔间距与过滤管外径一致;呈环状的布气管上部与底部各开设若干个孔,孔直径在0.5mm到2mm之间,数量与底板上的开孔数量一致,布气管位于蓄水海棉体下方,贴附在底板上,并与底板存在较小的间距。
在筒体7与锥体3的结合部设锥体输泥环隙喷嘴,该喷嘴由筒体7、锥体3、进气口6及环形斜板5构成,环形斜板与锥体间留有环隙,供气体通过。
工作时,待过滤的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用输送泵经设置在锥体下部的进液口2输入本过滤器,同时打开设置在顶部的排气口12,使液体充满整个设备。完成上述动作后,打开设置在过滤管底盘上的出液口15及关闭排气口12,开始过滤,固体颗粒被筛网截留,清液穿过筛网经出液口流出过滤器。随着过滤过程的延续,滤饼不断增厚,压降增大,当压降达到一定极限时(额定设计值),关闭输液泵,并将过滤器内的剩余待处理液排同原液罐。打开排泥口1,向过滤管组件内注入一定压力的压缩气体,蓄水海棉体内的残留液体被穿行的气流夹带并被雾化,稀释了滤饼,当气流吹拂时,把滤饼吹散、吹落。同时,经进气口13向吊支组件10内注入压缩气体,吊支组件内的蓄水海棉体被气流挤压出的液体滴落到底板上,气流夹带液滴,经底板上的孔洞,滴淋至过滤管组件表面,吹散的滤饼颗粒与气流、滴淋液一起落至锥体3或排泥口1,在上述两个过程开始的同时,压缩气体经进气口6进入锥体输泥环隙喷嘴5,将坠落到锥体上的滤饼吹至排泥口,并与气体一起流出过滤器。完成去除滤饼过程后,关闭各进气口,清理干净的过滤器待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多管过滤器,包括中间筒体、下部锥体、上部封头、内部过滤管组件以及进液口、出液口和排泥口,过滤管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下部通过过滤管固定底盘与出液口相通,锥体下部设置进液口和排泥口,其特征在于过滤器还包括锥体输泥环隙喷嘴,喷嘴设置在筒体与锥体的结合部,由筒体、锥体、及环形斜板构成;锥体输泥环隙喷嘴、过滤管固定底盘与进气口相通;过滤管内部设置蓄水海棉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管组件由设置在筒体内上部的吊支组件把持,吊支组件包括盖板、底板、侧板、蓄水海棉体、布气管、与过滤管数对应的定位导向环和进气口,蓄水海棉体置于布气管上面,布气管与进气口相通,其中盖板、底板、侧板及定位导向环构成涵箱。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管组件由上下端板、板式栅排组成的笼骨、蓄水海棉体及复合筛网构成筒状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合筛网、笼骨和蓄水海棉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顶部设置排气口。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的蓄水海棉体呈筒状,贴附在板式栅排内壁,高度与过滤管开孔区高度一致,壁厚2mm到5mm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管固定底盘由管座、连接管、出液口、进气口及法兰组合而成。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支组件涵箱下方开设若干个吹泥口,吹泥口孔直径为0.8mm到3mm之间,每组由若干个组成,呈环形排列,其环形直径与过滤管外径一致。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管呈环状,环管的上部与底部各开设若干个孔。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管组件上、下端板均通过螺纹分别与吊支组件和过滤管固定底盘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布气管上部与底部各开设若干个孔,孔直径0.5mm到2mm之间,数量与底板上的开孔数量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管过滤器,属于固液两相分离设备,该过滤器由筒体、封头、锥体、若干个过滤组件、过滤管固定盘、吊支组件、锥体输泥环隙喷嘴、筒体法兰、支耳、出泥口、出液口、进液口及设置在设备顶部的排气口构成。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竖装,内置蓄水海绵体;过滤固定底盘安装在设备的底部,吊支组件安装在设备上部,两者间固定过滤管组件,吊支组件内置蓄水海绵体及布气管;锥体输泥环隙喷嘴由筒体、锥体、环形斜板构成,置于筒体与锥体的结合部。本实用新型的多管过滤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固液两相分离。
文档编号B01D29/50GK2677003SQ20042003036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3日
发明者彭德强, 王海波, 刘杰, 齐慧敏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