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2108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六面顶压机液压系统超高压控制的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六面顶压机超高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和通过管路连接的两位七通阀,两位七通阀通过并联的单向阀、主高压泵管路和单向阀、可调微量超压泵管路与油缸连接。超高压控制原理为设法减少系统不可避免的内漏,当系统压力低于设定压力一定数值(如0.1MPa)时,启动超压系统开始超压或补压;当超压或补压压力超过设定压力一定数值(如0.1MPa)时,超压或补压停止。如此交替进行,使系统压力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整体表现为脉冲式的宽幅震荡工艺曲线。如图1所示,第1和第3超压段曲线的工作原理为大泵和小泵同时工作进行超压,当超压压力超过设定压力一定数值(如0.1MPa)时,大泵和小泵同时停止,而该段的设定压力呈线性趋势上升,当实际压力低于设定压力一定数值(如0.1MPa)时,大泵和小泵再次同时工作进行超压;第2、第4保压段和第5慢升压段曲线的工作原理为当实际压力低于设定压力一定数值(如0.1MPa)时,小泵启动进行补压,当补压压力超过设定压力一定数值(如0.1MPa)时,小泵停止补压。图1中显示出实际压力曲线和设定压力曲线的跟踪效果。从图1可以看出,该方案的压力跟踪效果在第1、3、5段快慢交替,而不是金刚石合成要求的线性超压;第2、4段为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稳定,也不是金刚石合成要求的线性恒压。现有超高压系统不能满足超硬材料生产的压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超硬材料生产的压力要求的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和通过管路连接的两位七通阀,两位七通阀通过单向阀、主高压泵串联管路与油缸连接,有一支单向阀、可调微量超压泵串联管路与单向阀、主高压泵串联管路并联接油缸;可调微量超压泵与单向阀之间管路上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与节流阀串联管路,该管路接油缸。
可调微量超压泵与变频调速电机联接。
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的设法保压的习惯,增加了一个可调节流口;并将补压泵改为可调微量超压泵,其动力电机改为变频调速电机,以此调节系统的补液量和泄漏量的大小。直接进入系统的油液量通过可调节流阀进行粗调,用变频调速电机控制微量超压泵的流量,细微自动控制泵排量。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泄漏量和补液量相等,从而实现线性超压和恒压控制的目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调节好节流阀的开度和补压泵的排量,即可使设定曲线和跟踪曲线保持一致。


图1为现有六面顶压机超压系统实际压力曲线和设定压力曲线的跟踪效果;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包括液压缸11和通过管路连接的两位七通阀12,两位七通阀12通过单向阀13、主高压泵14串联管路与油缸15连接,有一支单向阀16、可调微量超压泵17串联管路与单向阀13、主高压泵串14联管路并联接油缸15;可调微量超压泵17与单向阀16之间管路上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18与节流阀19串联管路,该管路接油缸20。可调微量超压泵17与变频调速电机22联接。21为主高压泵14的配套电机。
权利要求1.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和通过管路连接的两位七通阀,两位七通阀通过单向阀、主高压泵串联管路与油缸连接,其特征在于,有一支单向阀、可调微量超压泵串联管路与单向阀、主高压泵串联管路并联接油缸;可调微量超压泵与单向阀之间管路上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与节流阀串联管路,该管路接油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调微量超压泵与变频调速电机联接。
专利摘要六面顶压机线性超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和通过管路连接的两位七通阀,两位七通阀通过单向阀、主高压泵串联管路与油缸连接,有一支单向阀、可调微量超压泵串联管路与单向阀、主高压泵串联管路并联接油缸;可调微量超压泵与单向阀之间管路上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与节流阀串联管路,该管路接油缸。可调微量超压泵与变频调速电机联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线性超压和恒压控制。
文档编号B01J3/06GK2907881SQ20062003197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
发明者谷水军, 郭留希, 任彦博, 刘广利, 李战峰 申请人: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