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225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桶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桶式油水分离器 技术领缚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处理技术中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尤其是应 用于油气回收过程中的一种桶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油水分离器种类繁多,如,盘式、滚筒式、钢带传动式、 沉淀分离式等等。这些种类结构较复杂,,作不便,并且体积也较大。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油、水两种液体的不同比重,将油水混合液分离回 收的油水分离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价格低廉、油水分离效果较好的桶式油水分离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 应用油与水的比重不同而进行分离,分离器包括一个桶体,桶体的桶 腔中间垂直设置一块隔板,隔板将桶腔左右依次分隔成油水混合区和 清水区;在隔板底部开有出水孔,该孔与右侧清水区内垂直设置的清 水溢出管相通,在右侧底部的桶壁上还开有出水口;在油水混合区的 顶部设有混合液进口,紧靠混合液进口的下方,斜向设有挡流板,在 油水混合区的上部左侧桶壁上设有出油口 。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产生了有益的效果
1、 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
2、 在油水混合液进口处的下方斜向设置挡流板后,使高速进入的
3油水得以消力,因而减缓了流速,使油水在混合区逐渐并充分分离, 所以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率。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局剖结构图。
图中1、桶体2、油水混合区3、出油口 4、挡流板 5、 混合液进口 6、桶盖7、透气帽3、隔板9、清水区 10、 清水溢出管 1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l,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桶式油水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桶体
1,特征是在桶体1的桶腔中间垂直设有一块隔板8,隔板将桶腔左右 依次分隔成油水混合区2和清水区9;在^板底部开有出水孔,该孔与 右侧清水区内垂直设置的清水溢出管10相通,在右侧底部的桶壁上还 开有出水口ll;在油水混合区2的顶部设有混合液进口5,紧靠混合液
进口5的下方,斜向设有挡流板4,在油水混合区的上部左侧桶壁上设 置出油口3。
如图l,混合液进口5和出油口3,其对外均采用短管法兰连接。当 混合液快速进入时,挡流板4对油水起到了消力和减缓流速的作用。当 混合液达到一定量时,由于水的比重大,便沉入油的下部。沉入桶底 的水通过隔板8下部的出水孔经清水溢出管10流入清水区9,再后经出 水口11排出。在清水区9的顶部设一透气itjf7,为的是让清水区保持在 常压状态下。油水混合区2的液面分为三屎上层为油水混合层,中间 为油层,最下层为水层。油层的油通过出油口3排出,且被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桶式油水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桶体(1),其特征是桶体(1)的桶腔中间垂直设有一块隔板(8),隔板(8)将桶腔左右依次分隔成油水混合区(2)和清水区(9);在隔板底部开有出水孔,该孔与右侧清水区内垂直设置的清水溢出管(10)相通,在右侧底部的桶壁上还开有出水口(11);在油水混合区(2)的顶部设有混合液进口(5),紧靠混合液进口(5)的下方,斜向设有挡流板(4),在油水混合区的上部左侧桶壁上设有出油口(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桶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是在清水区 (9)的顶部还设有透气帽(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桶式油水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桶体,桶体的桶腔中间垂直设有一块隔板,其将桶腔左右依次分隔成油水混合区和清水区;在隔板底部开有出水孔,该孔与右侧清水区内垂直设置的清水溢出管相通,在右侧底部的桶壁上还开有出水口;在油水混合区的顶部设有混合液进口,紧靠其下方斜向设有挡流板;在油水混合区的上部左侧桶壁上设有出油口。在清水区的顶部设一透气帽,为的是让清水区保持在常压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在油水混合液进口处的下方斜向设置挡流板后,使油水得以消力,减缓了流速,使油水在混合区逐渐并充分分离,从而提高了的油水分离效率。
文档编号B01D17/025GK201275433SQ20082016029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8日
发明者张炳权, 杨志会, 毅 林 申请人:江苏惠利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