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3445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硫吸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二氧化硫 制取化学产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二氧化硫为原料制取化学产品(例如亚硫酸钠)时,二氧化硫本身携 带的热量以及二氧化硫与碱液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吸收罐中溶液的温度过高, 产生蒸汽,蒸汽携带二氧化硫形成含硫尾气排入大气中,会严重污染环境。现 有的减少排硫量的方法,是让尾气再通过脱硫装置,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原 料浪费,而且增大设备投资。由废气变成废液,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大大降 低了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包 括吸收罐,所述吸收罐上安装有循环散热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散热装置包括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收罐相连通;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 出口与所述吸收罐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收罐的底部相连 通;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吸收罐的顶部相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吸收罐上安装 有循环散热装置,可以降低吸收罐的温度,使吸收罐中的蒸汽冷凝,蒸汽携带 的二氧化硫再次回到溶液中与碱液反应,不仅使二氧化硫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而且减少了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大减轻了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其中l.吸收罐,2.循环泵,3.换热器,4.进气口, 5.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 一种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它包括吸收罐1,在吸收罐1内 部盛有用于吸收二氧化硫的碱液。在吸收罐1下部设有用于通入二氧化硫的进 气口 4,在吸收罐1的顶部设有排空口 5,排空口 5在通入碱液或最终出料时打 开,用于顺利进料或出料。
在吸收罐1上安装有循环散热装置。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循环泵2和换热器 3。其中循环泵2的进液口与吸收罐1的底部相连通;换热器3优选螺旋板换热 器,当然也可以使用板式换热器或其它结构的换热器,换热器3的入口与循环 泵2的出液口相连通,换热器3的出口与吸收罐1的顶部相连通。使用过程中, 在循环泵2的作用下,吸收罐1中的溶液沿吸收罐1—循环泵2—换热器3—吸 收罐l路线循环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换热器3将吸收罐1中的热量逐渐散发 掉,吸收罐l中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吸收罐l中的蒸汽冷凝,蒸汽携带的二氧 化硫再次回到溶液中与碱液反应,不仅使二氧化硫原料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减 少了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大减轻了对空气的污染。
权利要求1.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罐上安装有循环散热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散热 装置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收罐相连通;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 出口与所述吸收罐相连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 螺旋板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的 进液口与所述吸收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吸收罐的顶部相 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硫的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罐和安装于吸收罐上的循环散热装置,所述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循环泵和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很高的实用性,循环散热装置可以使吸收罐中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吸收罐中的蒸汽冷凝,蒸汽携带的二氧化硫再次回到溶液中与碱液反应,不仅使二氧化硫原料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减少了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大减轻了对空气的污染。
文档编号B01D53/78GK201346441SQ200820233390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1日
发明者冯全民, 杨增志, 杨树仁, 王新玲, 程文学 申请人: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