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434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吸引器吸入的空气的过滤装置(如家用的)。该过滤装置能
够实现多重过滤以便逐渐并按顺序分离所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
背景技术
过滤吸引器吸入的污气的过滤装置是已知的,该装置适合实现所吸入污气的三个 阶段的过滤。在第一过滤阶段存在液体,在由所吸入的空气传导至液体的气旋运动之后,当 空气到达液体的表面时,该液体润湿并捕获所吸入的空气中存在的灰尘颗粒,实际上是将 灰尘颗粒与空气分离。在后续的两个过滤阶段,从形成在装置内的空气和水的混合物中,利 用离心分离该液体和液体中的灰尘。 但是,这种三阶段过滤依然不能保证从吸入的空气中充分分离灰尘,特别是在灰 尘颗粒的尺寸非常小的情况下。因此,在从过滤装置排出的空气中,残留的就是那些微小的 灰尘颗粒,而它们正是许多呼吸传染病的病因。此外,当所吸入空气中的灰尘数量特别多 时,正是由于所使用的过滤器,这种已知装置的过滤作用不充分,因而返回到周围环境中流 动的过滤空气依然不是十分洁净。 此外,这种已知装置的维护操作很不方便,例如必需替换装置内的第一过滤阶段 所存在的液体,而基本上每次使用吸引器都必须进行该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过滤由吸引器吸入的污气的过滤装置,这种过 滤装置能够实现将即使非常小的或者是极微小的颗粒从吸入的空气中有效分离,而且即使 在存在大量灰尘的情况下,该装置也能够提供充分的过滤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让使用者能够进行快速和简易维护操作的装置。
申请人:已经设计并完善了本发明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并且取得上述的和其 他的目的以及有益效果。

发明内容
独立权利要求阐明了本发明,而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或依据主 要发明思想而作出的变化方案。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能够过滤由吸引器吸入的空气的过滤装置,其包括 能够容纳液体的第一容器以及能够被设置在第一容器内第二容器,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大 致同轴并且相通。 该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容器相连第一传送件,该第一传送件能够将吸入的空气传送 到第一容器内大致位于液体表面上方的区域,并且还能够使得吸入的空气沿第一旋转方向 流动。 该装置还设有与第二容器相连的第二传送件,该第二传送件能将所吸入的空气从
第一容器传送到第二容器,并且还能够使得空气沿第二旋转方向流动。 与第二容器相连的管能够让吸入的空气从第二容器向下排出。
4
根据本发明的特有特征,第二容器在其内部至少包括干式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 设有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过滤件。 根据本发明的变化方案,该干式过滤单元包括HEPA型过滤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化方案,分别由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送件所确定的吸入空
气的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是一致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化方案,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是相反 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两股气流的逆流流动。 该干式过滤单元确保该装置具有下述过滤阶段,S卩,能够实现所吸入空气中的非 常小或极微小的颗粒的有效分离的过滤阶段。即使在存在大量灰尘的情况下,该干式过滤 单元也能提供足够的过滤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化方案,所述第一容器包括能够通过压扣型(例如但不限 于,卡扣型)连接件与第一容器可移动地连接的盖子。 所述第二容器与盖子的内部连接,并且也可相对于第一容器移动。 该压扣型连接件使盖子以及与盖子相连的第二容器能够简易和快速从第一容器
上拆卸,从而让使用者在每次使用吸引器后能够轻易地替换第一容器内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的变化方案,第二容器在第二传送件的外部以及周围包括防护件,该
防护件能够防止干式过滤器受到可能来自第一容器的液体的喷溅。 根据本发明的变化方案,所述干式过滤单元包括保险装置,一旦吸引器吸入液体, 该保险装置能够控制安装有过滤装置的吸引器关闭。 在每次使用吸引器后,免受液体喷溅的干式过滤单元不需要清洁和干燥操作。因 此,当过滤单元须被清洁和移走时(在吸引器被使用多次之后才会发生),只需要从第二容 器上移走盖子。所有这些特点相当大地减少吸引器的普通维护操作。


从下面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特征会变得明了,这些优选
实施方式以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式参考附图给出,其中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三维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沿III-ni的截面图 图4是图3沿IV-IV的截面图; 图5是图1中的装置在工作状态下沿图3的IV-IV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l,本发明过滤装置10能够被用于过滤由一种已知类型但在图中未示出的 吸引器吸入的空气。 过滤装置10包括形状大体上是圆柱形的能够容纳液体12 (图4)的第一容器或外 容器11。第一容器11设有圆柱形的管13,管13被设置得大体与中心轴X同轴并且与第一 容器ll的底部17紧固(solid)。 第一容器11还包括L形的并且设置在其上部的侧向进口 14,侧向进口 14能够将吸引器吸入的空气传送到第一容器ll内。特别地,如图3中箭头30所示,由于侧向进口 14 的L形状,它还能使吸入的空气沿逆时针方向在液体12的表面上以漩涡的方式流动。
第一容器11在其上边缘还设有压扣式连接件15,连接件15能够连接盖子16的对 应连接件。 第二容器18(图4)或内容器能够被设置在第一容器ll内(图5),并基本与中心 轴X同轴,且位于液体12的液面之上,从而与第一容器11 一起形成环形腔体20。在这种情 况下,第二容器18能够通过一种已知类型的连接件19被连接到盖子16的内部。
此外,第二容器18在其上部包括能够将存在于环形腔体20内的所吸入的空气传 送到第二容器18内的第二进口 21。 进一步地,第二容器18在其底部还设有能够被管13接入的圆柱形空腔22 (图5), 从而管13作为第二容器18自身的支撑件。管13还能使得吸入的空气从第二容器18向下 排出。 干式过滤单元23包括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或HEPA型的过滤件24以及能够支撑所 述过滤件24的支撑体27。过滤单元23能够基本与中心轴X同轴地被设置在第二容器18 内以从所吸入的空气中过滤出非常小的颗粒。 特别地,干式过滤单元23能够被接入到第二容器18的圆柱形空腔22中,从而被 接入到管13上。 此外,第二容器18在外部包括挡板26,挡板26能够防止干式过滤单元23受到可 能来自第一容器11内液体12的液滴的污染。 此外,干式过滤单元23在其内部包括浮体25,如果吸引器吸入液体,浮体25就能 够控制吸引器关闭。 上述装置10以下述方式运行。 由吸引器吸入的空气通过侧向进口 14被传送到第一容器11内,迫使空气在液体 12的表面上沿逆时针方向在环形腔体20内以漩涡方式流动。 空气将其气旋运动传导给液体12,液体12润湿所吸入空气内存在的灰尘颗粒,并 且捕获灰尘颗粒从而将灰尘颗粒与空气分离。这样,吸入的空气就经过了第一次过滤。
较重的潮湿颗粒朝着环形腔体20的底部沉淀,而其它物质残留在吸入的空气中, 这些物质随后到达第二进口 21。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较重的颗粒被甩到环形腔体20的外壁 上,而不进入第二容器18内。这样,吸入的空气就经过了第二次过滤 第二进口 21将吸入的空气传送到第二容器18内,迫使空气沿第二容器18的内壁 流动。这样,由于离心力作用,灰尘颗粒被甩到第二容器18的内壁上,从这里它们流向第二 容器18的底部,这就产生了第三次过滤。 最后,吸入的空气到达干式过滤单元23,在过滤单元23内过滤件24进一步过滤吸 入的空气,并捕获非常小的灰尘颗粒。此时吸入的空气就被完全过滤,最终从过滤装置10 通过管13向下排出。 显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领域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文所描述的空气过滤装置 10装置作出修改和/或增加部件. 同样很显然,虽然参考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肯定 能够实现具有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其他等同方式,因此这些都属于本
6文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过滤由吸引器吸入的空气的过滤装置,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12)的第一容器(11);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11)内的第二容器(18),所述第二容器(18)与所述第一容器(11)大致同轴且相通;与所述第一容器(11)连接的第一传送件(14),所述第一传送件(14)能够将吸入的空气传送到所述第一容器(11)内所述液体(12)的表面上方,还能使得所述吸入的空气沿第一旋转方向流动;与所述第二容器(18)连接的第二传送件(21),所述第二传送件(21)能够将所述吸入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容器(11)传送至第二容器(18),还能使得所述吸入的空气沿第二旋转方向流动;与所述第二容器(18)连接的能够将所述吸入的空气朝外部传送的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18)在其内部至少包括干式过滤单元(23),所述干式过滤单元(23)设有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过滤件(2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是 一致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是 相反的。
4.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过滤单元(23)包括HEPA 型过滤件(24)。
5.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3)被构建成向下传送从 所述第二容器18内排出的空气。
6.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能够通过压扣式连 接件(15)与所述第一容器(11)可移动地连接的盖子(16)。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18)与所述盖子(16)的内部 连接。
8.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18)能够从所述第 一容器(11)上移走。
9.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能够防止所述干式 过滤单元(23)受到所述液体(12)喷溅的防护件(26)。
10.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过滤单元(23)包括保 险装置(25),在所述吸引器吸入液体时该保险装置(25)能够控制所述吸引器关闭。
11.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18)能够被设置 在所述第一容器(11)内的所述液体(12)的液面之上。
12.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18)大体上为圆 柱形并具有相对于中心轴(X)对称的外部,并且所述干式过滤单元(23)与所述中心轴(X) 基本同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18)包括基本与所述中心 轴(X)同轴的圆柱形空腔(22),并且所述干式过滤单元(23)能被插入到所述圆柱形空腔 (22)内。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3)与所述中心轴(X)基本同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3)与所述第一容器(11)被制造 成一体。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13)能够被接入到所述第二容器 (18)的所述圆柱形空腔(22)内,并且所述干式过滤单元(23)能够被接入所述管上。
全文摘要
一种过滤由吸引器吸入的空气的过滤装置,其包括能够容纳液体(12)的第一容器(11);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11)内的第二容器(18),第二容器(18)与所述第一容器(11)大致同轴且相通;与所述第一容器(11)连接的第一传送件(14),该第一传送件(14)能够将吸入的空气传送到所述第一容器(11)内所述液体(12)的表面上方,还能使得所述吸入的空气沿第一旋转方向流动;与所述第二容器(18)连接的第二传送件(21),该第二传送件(21)能够将所述吸入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容器(11)传送至第二容器(18),还能使得所述吸入的空气沿第二旋转方向流动;与所述第二容器(18)连接并能够将所述吸入的空气向外传送的管(13)。所述第二容器(18)在其内部至少包括干式过滤单元(23),该干式过滤单元(23)设有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过滤件(24)。
文档编号B01D50/00GK101795748SQ200880106051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约瑟佩·德龙 申请人:德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