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220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往往会受到潮湿空气的破坏,引起或加剧金属器件的腐蚀。而海浪撞击粉碎形成的盐雾,在风力作用下进入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缝隙,对机械或电气设备造成腐蚀的同时,还附着在机舱内设备上并长期保持潮湿状态,进一步加剧了潮湿的破坏作用。盐雾对铁构件的腐蚀非常严重,一般半年左右开始生锈,三年后基本已烂掉。电气设备受盐雾腐蚀的情况更为严重,长时间的盐雾侵袭会造成电气设备接头处腐蚀明显, 易氧化膨胀、收缩,从而造成接触不良。由此可见,海上或近海的潮湿和盐雾环境对风力发电机的影响非常之大,如何提高风力发电机的抗潮湿抗盐雾腐蚀能力,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现有的风力发电机基本上不具备抗潮湿性能,抗盐雾方面则主要是通过对零部件喷锌或涂抹防盐雾油漆来实现,但是, 由于运输或安装过程中镀层或漆膜容易破坏,这种方案的长期应用效果并不很理想。如何能创设一种可有效过滤水分和盐雾,保护机舱内电气及机械设备不受侵蚀,从而提高机舱内设备使用寿命的新型结构的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实属当前本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使其可有效过滤水分和盐雾,保护机舱内电气及机械设备不受侵蚀,从而提高机舱内设备使用寿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主要由壳体、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组成,其中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均固定在壳体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自进气口向出气口依次固定。所述的盐雾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层和中效过滤层。所述的初效过滤层为多层铝合金孔网W型冲压折叠结构。所述的中效过滤层为W型折叠箱式结构,并以玻璃纤维为滤料。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由框架和若干组串片组成,每组串片为若干片波纹板,波纹板之间用塑料套间隔,并由不锈钢丝杆栓连。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的框架和串片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的风机为离心式风机。所述的进气口开设在壳体底部,所述的出气口开设在壳体顶部。[0014]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均可拆卸固定于壳体内。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离心式风机将机舱外的潮湿盐雾空气经过水汽和盐雾过滤后引入机舱内部,使得机舱内部充满经过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并且与机舱外部形成微正压,外部潮湿盐雾空气无法进入机舱内部,从而有效保护机舱内设备防止盐雾腐蚀,提高了机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可广泛应用在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内。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1,主要由壳体10以及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10内的汽水分离器11、盐雾过滤器和风机14组成。其中,壳体10底部开设有进气口 15,顶部开设有出气口 16。汽水分离器11优选为百叶窗结构的挡水板,选用玻璃钢材质制作,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整套挡水板由框架和若干组串片组成,每组串片为若干片波纹板,片与片之间用塑料套间隔,不锈钢丝杆栓连。将挡水板按一定的距离组装,迎风放置,气流在通过时,会随档水板的波形形状多次改变气流方向,气流达到一定速度后,即将空气中的微型水滴滤去,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如图所示,汽水分离器11的最佳安装位置在靠近进气口 15处。盐雾过滤器可由初效过滤层12和中效过滤层13组成,依次安装在汽水分离器11 和风机14的进风口之间。初效过滤层12采用高强度的多层铝合金孔网W型冲压折叠结构,冲压折叠设计可改变气流方向,加大有效过滤面积,增加过滤器的容尘量。初效过滤层12主要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或大直径的漂浮杂物。考虑使用寿命及长期维护成本,设计初效过滤层可反复清洗使用,不易堵塞而影响使用效果。中效过滤层13采用玻璃纤维做滤料,W型折叠箱式结构,具有风量大,阻力低,容尘量大特点,主要过滤空气中的细微粉尘和空气中的盐粒。中效过滤层13前端由初效过滤层保护,一般情况下中效过滤层的使用寿命相应延长。风机14的进风口与盐雾过滤器相接,出风口与出气口 16相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延长风机14的使用寿命,使风机14在装置中位于气流通道的末端,通过风机14的空气为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在同等功率运行下,离心式风机的全压大于轴流风机,且常规情况下离心式风机的运行状态要稳于轴流风机,因此出于设备长期运行安全考虑,本实用新型优选离心式风机。[0026]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常见的风力发电机主要包括机舱2、塔架3、轮毂4和叶片5, 其中,机舱2安装在塔架3上面,叶片5安装在轮毂4上,并通过轮毂4与机舱2连接。本实用新型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1即安装在机舱2的尾部,机舱2尾部在机舱罩上开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 15与机舱罩进气开口用不锈钢螺栓固定, 之间加密封减震处理。使用时,该装置从机舱内取电后,持续从机舱外引入空气,经过多层过滤,不但能有效过滤粉尘而且可将气流中的水汽和盐雾进行有效隔离。该装置在机舱内引入新风,形成机舱内微正压,外部盐雾无法进入机舱内部,可提高机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图中箭头所示即为气流走向,如图所示,潮湿盐雾气流首先通过汽水分离器11, 气流会随汽水分离器11内档水板的波形形状多次改变气流方向,气流速度为0. 5 3m/s 范围时,经过挡水板组成的波形通道后,即将空气中的微型水滴滤去,从而达到了除湿的目的。气流继续通过初效过滤层12。初效过滤层12的多层铝合金孔网W型冲压折叠设计可改变通过气流方向,使有效过滤面积加大,增加过滤器纳污能力。初效过滤层12能够过滤直径大于5微米的盐雾粒子,过滤效率达到90%。经过初效过滤的气流继续通过中效过滤层13。该过滤层采用W型折叠箱式结构,采用特种玻璃纤维做滤料,主要过滤直径小于0. 5微米的细微盐雾粒子,过滤效率大于 95%。经过潮湿及盐雾过滤的空气通过离心式风机14引入机舱2内部。离心式风机14 采用380V三相供电,防腐等级达到IS0U944中规定的C4级别。风力发电机正常运行时,本实用新型从机舱2内取电,其内的离心式风机14正常工作,通过机舱罩进气口从机舱外部吸风,经过多级过滤后引入机舱2内部,形成正压。机舱2内洁净空气通过机舱罩与塔筒、机舱罩与轮毂等安装缝隙逸出到机舱外部,而外部的潮湿盐雾空气无法进入机舱内部。这样,由于机舱2内始终存在洁净空气环境,其内的机械电气等设备得到了保护,从而延长了工作寿命。另一方面,引入新风也改善了机舱2内的通风散热状况,对各种设备的正常使用也是有利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壳体、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组成,其中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均固定在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自进气口向出气口依次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雾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层和中效过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效过滤层为多层铝合金孔网W型冲压折叠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效过滤层为W型折叠箱式结构,并以玻璃纤维为滤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由框架和若干组串片组成,每组串片为若干片波纹板,波纹板之间用塑料套间隔,并由不锈钢丝杆栓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的框架和串片为玻璃钢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开设在壳体底部,所述的出气口开设在壳体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均可拆卸固定于壳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盐雾过滤通风装置,主要由壳体、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组成,其中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汽水分离器、盐雾过滤器和风机均固定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式风机将机舱外的潮湿盐雾空气经过水汽和盐雾过滤后引入机舱内部,使得机舱内部充满经过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并且与机舱外部形成微正压,外部潮湿盐雾空气无法进入机舱内部,从而有效保护机舱内设备防止盐雾腐蚀,提高了机舱内设备的使用寿命。该实用新型并可广泛应用在海上或近海风力发电机机舱内。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2096855SQ2011201709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施文江, 林明 申请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