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型澄清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4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型澄清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脂生产用设备,具体是一种对松脂的溶解液进行除渣的澄清槽。
背景技术
传统的澄清槽,没有在筒形槽体的锥形底面上设有渣液收集槽,故对渣液的分离效果不太理想,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对澄清槽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渣液效果好的高效型澄清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型澄清槽,包括圆筒形槽体、视镜、脂液入口、脂液出口和杂质排出口,视镜设在筒形槽体的侧壁上,脂液入口和脂液出口设在圆筒形槽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槽体的锥形底面上设有渣液收集槽,所述杂质排出口设在渣液收集槽的底部。所述视镜设有三个,两个视镜设在圆筒形槽体的侧壁上,另外一个视镜设在渣液收集槽的侧壁上。所述渣液收集槽为圆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圆筒形槽体的锥形底面上增设一个渣液收集槽,在对松脂的溶解液进行澄清的过程中,可将其内的更多的渣液以及中层脂液沉在底部,大大提高了分离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形槽体;2、视镜;3、脂液入口;4、脂液出口;5、杂质排出口;6、锥形底面;7、渣液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高效型澄清槽,包括圆筒形槽体1、视镜2、脂液入口 3、脂液出口 4和杂质排出口 5,脂液入口 3和脂液出口 4设在圆筒形槽体1的上部,所述圆筒形槽体1的锥形底面6上设有圆筒形渣液收集槽7,所述杂质排出口 5设在渣液收集槽7的底部。所述视镜2设有三个,两个视镜2设在圆筒形槽体1的侧壁上,另外一个视镜2设在渣液收集槽7 的侧壁上。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型澄清槽,包括圆筒形槽体、视镜、脂液入口、脂液出口和杂质排出口,视镜设在筒形槽体的侧壁上,脂液入口和脂液出口设在圆筒形槽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槽体的锥形底面上设有渣液收集槽,所述杂质排出口设在渣液收集槽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型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设有三个,两个视镜设在圆筒形槽体的侧壁上,另外一个视镜设在渣液收集槽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型澄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液收集槽为圆筒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型澄清槽,包括圆筒形槽体、视镜、脂液入口、脂液出口和杂质排出口,视镜设在筒形槽体的侧壁上,脂液入口和脂液出口设在圆筒形槽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槽体的锥形底面上设有渣液收集槽,所述杂质排出口设在渣液收集槽的底部。所述视镜设有三个,两个视镜设在圆筒形槽体的侧壁上,另外一个视镜设在渣液收集槽的侧壁上。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圆筒形槽体的锥形底面上增设一个渣液收集槽,在对松脂的溶解液进行澄清的过程中,可将其内的更多的渣液以及中层脂液沉在底部,大大提高了分离的效果。
文档编号B01D21/24GK202237401SQ20112028268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何祖群, 张陆春, 陈坤华, 黎月清 申请人:广东华林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