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02479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β-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废气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氟磺内酯废气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 -氟磺内酯是一种特殊含氟精细化学品,因其具有特殊的杂环结构,可与各种烯烃、环烷烃、亲核试剂等发生反应,合成各种结构的含氟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氟中间体。在¢-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小部分¢-氟磺内酯气体存在于废气当中,如果不经过治理直接排放,势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3 -氟磺内酯气体对周围环境植物的生存造成危害,对人体呼吸系统亦会造成损伤。因此,研究¢-氟磺内酯废气的脱除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脱除含¢-氟磺内酯废气的方法国内外尚没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生产企业通常采用深冷技术对3-氟磺内酯气体进行冷凝脱除,但是该方法需要-15 -40°C的冷冻盐水才能将P -氟磺内酯气体脱除,冰机运转负荷大,损耗大、能耗高。另外,当废气流速比较大时,无法全部冷凝含¢-氟磺内酯废气,而且废气当中存在的不凝气体也使冷凝效果不理想,导致处理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耗低、处理彻底的含^-氟磺内酯废气的处理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间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将含P -氟磺内酯的废气以空速5 7m/s依次通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0% 30%的金属氟化物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 50%的碱性氢氧化物溶液吸收后,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氟化物溶液和碱性氢氧化物溶液可装入喷淋塔中,以喷淋液的方式存在。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氟化物为KF,CaF2, NaF,CsF,AgF中的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碱性氢氧化物为NaOH、LiOH, K0H、Ca(OH)2, Ba(OH)2中的一种。本发明采用金属氟化物水溶液吸收含P -氟磺内酯的废气,金属氟化物与P -氟磺内酯气体发生反应,使0 -氟磺内酯气体转换为FS02ZCXCF20M (Z = F,Cl,H,CF3 ;X =F,H,CF3 ;M = K,Ca,Na, Cs, Ag),部分P -氟磺内酯水解,反应生成的HF气体进入碱性氢氧
化物水溶液中和吸收,从而实现¢-氟磺内酯气体的脱除。反应方程式如下
ZCXCf2OSO2 十 MF- FsO2ZCXCF2OM (Z = F,Cl,H,CF3 ;X = F,H,CF3 ;M = K,Ca, Na, Cs, Ag)
ZCXCf2OSO2 十Hi O- FSO2 ZCXCtO) OH +HF(Z = F,Cl,H,CF3 ;X = F,H,CF3)HF+Y (OH) x — YF+H20(Y = Na, Li, K, Ca, Ba)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能够彻底脱除¢-氟磺内酯气体,降低能耗,且无二次污染,能够避免含3 -氟磺内酯废气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I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20 %的K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40 %的NaOH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 900X 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f6fcf£O^D2 400ppm的废气以空速5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KF水溶液和NaOH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F5i^so2气体。实施例2:将质量百分浓度为10%的CaF2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50%的LiOH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 900X 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FdFCF2C^O2 600ppm的废气以空速7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CaF2水溶液和LiOH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F5i^so2气体。实施例3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0 %的Na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 %的NaOH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 900 X 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FCFCF2OsO2 500ppm的废气以空速6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NaF水溶液和NaOH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F5i^so2气体。实施例4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0 %的Cs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20 %的KOH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 900X 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FiiTCF2C^O2 400ppm的废气以空速5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CsF水溶液和KOH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FdFCF2O会O2气体。实施例5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20%的K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Ca (OH)2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900X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CF3CTCF2C^O2 400ppm的废气以空速5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KF水溶液和Ca(OH)2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CF3CTCF2C^O2 气体。实施例6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K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的Ba (OH)2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900X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Cl6FCF£C)ro£ 500ppm的废气以空速6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KF水溶液和Ba(OH)2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CldFCF2OSO2 气体。实施例7:将质量百分浓度为20 %的Ag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50 %的KOH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 900X 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
淋,同时将含HCTCF2C^O2 600ppm的废气以空速7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
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AgF水溶液和KOH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
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HCTCF2C^O2气体。实施例8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10%的K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Ca (OH)2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900X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CFjCF3CF2C^O2 400ppm的废气以空速5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KF水溶液和Ca(OH)2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CF3 CCF3CF2OSO £气体。实施例9 将质量百分浓度为30 %的KF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20 %的NaOH水溶液各900L,分别装入两个喷淋塔内(V = 3. 5m3塔釜0 900X 1500,塔体=0 900X5000)进行喷淋,同时将含HdFCF£C^0£ 400ppm的废气以空速5m/s依次通过两个喷淋塔进行喷淋吸收 ,在喷淋吸收过程中连续补加KF水溶液和NaOH水溶液,以维持喷淋液的总量和浓度变化在10%以内,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在废气出口取样检测、分析,没有检测到HdFCF£C^0£气体
权利要求
1.一种¢-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氟磺内酯的废气以空速5 7m/s依次通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0 % 30 %的金属氟化物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 50%的碱性氢氧化物溶液吸收后,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金属氟化物溶液和碱性氢氧化物溶液装入喷淋塔中,以喷淋液的方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氟化物为KF,CaF2, NaF,CsF,AgF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碱性氢氧化物为NaOH、LiOH, K0H、Ca (OH)2, Ba (OH) 2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氟磺内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将含β-氟磺内酯的废气以空速5~7m/s依次通入质量百分浓度为10%~30%的金属氟化物溶液和质量百分浓度为10%~50%的碱性氢氧化物溶液吸收后,将处理后的废气达标排放。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能够彻底脱除β-氟磺内酯气体,降低能耗,且无二次污染,能够避免含β-氟磺内酯废气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文档编号B01D53/18GK102614746SQ2012100828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付铁柱, 张士林, 张庆华, 成佳辉 申请人:巨化集团技术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