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54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受设备,尤其是涉及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
背景技术
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一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制药是多学科理论及先进技术的相互结合,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模式,研究、开发、生产药品的过程。除了生物制药外,化学药和中药在制药产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 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在人体的治疗需要进行药物的使用,在医药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制剂类药品,需要进行恒温培养,由于传统的设备在无菌环境或者培养环境无法达到条件,造成培养出来的制剂质量不稳定,无法进行成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该滤液接受设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固定效果好,能够有效将滤液进行密封生产,保证制剂的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稳定,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包括接受筒体以及设置在接受筒体上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相通的进液口,所述接受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筒体安装环,筒体安装环顶端与接受筒体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上设置有盖体安装环,盖体安装环的底端与密封盖的底端在同一平面内,且筒体安装环和盖体安装环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安装环和盖体安装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同时穿过筒体安装环和盖体安装环,且螺栓均匀分布在盖体安装环上。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相通的出液口,且出液口内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底端设置在接受筒体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相通的若干个呼吸口。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滤液接受设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固定效果好,能够有效将滤液进行密封生产,保证制剂的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稳定,能够实现批量生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一接受:筒体;2—筒体安装环;3—螺栓;4一呼吸口 ;5—出液口 ;6—密封盖;7—进液口 ;8—盖体安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 如图I所示,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包括接受筒体I以及设置在接受筒体I上的密封盖6,密封盖6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I相通的进液口 7,所述接受筒体I的外壁上设置有筒体安装环2,筒体安装环2顶端与接受筒体I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密封盖6的外壁上设置有盖体安装环8,盖体安装环8的底端与密封盖6的底端在同一平面内,且筒体安装环2和盖体安装环8相接触。筒体安装环2和盖体安装环8的贴合实现了整个滤液接受设备的密封状态,通过设置筒体安装环2和盖体安装环8,增大了接触面积,方便进行固定,使得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筒体安装环2和盖体安装环8通过螺栓3连接,所述螺栓3同时穿过筒体安装环2和盖体安装环8,且螺栓3均匀分布在盖体安装环8上。螺栓3的顶部设备设置扭动把手,通过扭动把手的旋转角度来更改螺栓3的松紧状态,减少了传统拧松螺帽的难度,避免出现滑丝的现象,螺栓3的均匀设置,使得密封效果和受力情况均能达到最佳。所述密封盖6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I相通的出液口 5,且出液口 5内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底端设置在接受筒体I的底端。培养好的制剂通过出液口 5排出接受筒体I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出液口 5也是作为更换和添加培养液的通道,出液管设置在接受筒体I的底端,方便其排出的彻底性。所述密封盖6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I相通的若干个呼吸口 4。在接受筒体I内培养的制剂根据其生存特性选择是否开启呼吸口 4,若是需要在厌氧环境下,则关闭呼吸口4 ;需要在有氧环境下,则开启呼吸口 4。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受筒体(I)以及设置在接受筒体(I)上的密封盖(6 ),密封盖(6 )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I)相通的进液口( 7 ),所述接受筒体(I)的外壁上设置有筒体安装环(2),筒体安装环(2)顶端与接受筒体(I)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密封盖(6)的外壁上设置有盖体安装环(8),盖体安装环(8)的底端与密封盖(6 )的底端在同一平面内,且筒体安装环(2 )和盖体安装环(8 )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安装环(2 )和盖体安装环(8 )通过螺栓(3 )连接,所述螺栓(3 )同时穿过筒体安装环(2 )和盖体安装环(8 ),且螺栓(3 )均匀分布在盖体安装环(8 )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I)相通的出液口(5),且出液口(5)内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底端设置在接受筒体(I)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I)相通的若干个呼吸口(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于医药无菌室的滤液接受设备,包括接受筒体以及设置在接受筒体上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接受筒体相通的进液口,所述接受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筒体安装环,筒体安装环顶端与接受筒体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上设置有盖体安装环,盖体安装环的底端与密封盖的底端在同一平面内,且筒体安装环和盖体安装环相接触。该滤液接受设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固定效果好,能够有效将滤液进行密封生产,保证制剂的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稳定,能够实现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B01D35/00GK202555064SQ2012202487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继源 申请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