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444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脱泡搅拌机,具体涉及一种能将小颗粒搅拌更均匀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
背景技术
脱泡搅拌机是一种基础材料的搅拌混合设备,主要应用在LED、IXD、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纳米粉体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印刷电子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高、尖、精领域产品的材料的混合搅拌领域,如荧光粉、硅胶、银浆、铝浆、粘合剂、油墨、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线、LED/0LED/SMD/C0B导电银胶、绝缘胶等等,从液态到固态、液态与液态、固态与固态物质的搅拌均可。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是脱泡搅拌机中主要的一种,包括真空腔体,电机,电机带动的托盘,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通过轴承套连在电机转轴上的调速耦合轮,调速耦合轮通过皮带与托盘自转轴下端接的自传带轮相连。其中电机转动带动托盘公转,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随托盘公转。在电机转轴转动过程中,通过皮带传动,搅拌容器同时进行自转。其工作原理1.设备采用公转自转分别控制的方式对各种粘度的材料进行搅拌脱泡同时作业,快速完成搅拌和脱泡作业,适用于各种行业的材料搅拌需求。2.动态抽真空,材料通过公转和自转迫使材料进行内部微粒间不停的翻滚,但微粒带着气泡翻滚到表层时,快速将气泡排去。之后微粒不断翻滚到表层,气泡也不断被脱除。其中,上述搅拌容器一般为圆形杯底、圆柱形侧壁,整个搅拌容器是圆柱体结构。当搅拌小颗粒物体时,例如荧光粉,由于荧光粉经常出现团聚,且其粒径分布较广,部分荧光粉粒径较大,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搅拌后大颗粒的荧光粉经常沉积在容器底,造成荧光粉和胶水混合不均匀,而大颗粒的荧光粉在胶水中也更易于沉淀,使得点胶过程中色温发生漂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结合了传统的机械搅拌和现有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的优点,使其在搅拌例如荧光粉等粒径分布较广的颗粒时,搅拌更均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包括真空腔体、电机、由电机带动的托盘、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以及通过轴承套连在电机转轴上的调速耦合轮,调速耦合轮通过皮带与托盘自转轴下端接的自传带轮相连,电机用于带动托盘以及搅拌容器进行公转和自转。其中,所述搅拌容器是多棱柱体结构,其底部为多边形,其侧壁为多棱柱体,增加了小颗粒对容器壁的碰撞次数,从而使得搅拌更均匀。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容器的内表面是正六棱柱体结构,即底部是正六边形,侧壁是正六棱柱。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容器的外表面是圆柱体结构。[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设有搅拌叶片。其中,搅拌叶片包括固接在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的轮毂,以及与该轮毂一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叶片整体为弧形,且叶片表面为弯曲面,形成螺旋叶片。该搅拌叶片是耐酸碱塑料制成,也可以是纤维增强树脂等其他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三个叶片。本实用新型改进了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的搅拌容器,目前的搅拌容器为圆形杯底,圆柱形容器,内部光滑,改进后搅拌容器的特征为,容器外表面为圆柱形,内表面为多棱柱体形状,杯底为多边形,杯子底部中心为多个螺旋状叶片形状的凸起。这样,在搅拌荧光粉和胶水的混合物时,由于容器在搅拌机内不断的进行公转和自转,而荧光粉和胶水的混合物与容器之间存在者相对运动。在搅拌过程中荧光粉颗粒不断的碰撞多棱柱体的容器壁和螺旋状叶片的凸起,使得团聚颗粒相互分开,使得搅拌更均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搅拌容器的立体图(不含搅拌叶片)。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搅拌容器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搅拌容器底部的搅拌叶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的搅拌容器进行改进,以更适用于需要对小颗粒搅拌更均匀的场合。该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包括真空腔体、电机、由电机带动的托盘、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以及通过轴承套连在电机转轴上的调速耦合轮,调速耦合轮通过皮带与托盘自转轴下端接的自传带轮相连。其中电机的转轴转动带动托盘公转,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随托盘公转。在电机转轴转动过程中,通过皮带传动,搅拌容器同时进行自转。所述搅拌容器是多棱柱体结构,其底部为多边形,其侧壁为多棱柱体。所述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设有搅拌叶片。其中,搅拌叶片包括固接在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的轮毂,以及与该轮毂一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上述搅拌容器结构使得在搅拌过程中,增加了颗粒对容器壁的碰撞次数,从而使得搅拌更均匀。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容器I的内表面11是正六棱柱体结构,即底部是正六边形,侧壁是正六棱柱,搅拌容器I的外表面12是圆柱体结构。如图3所示,该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设有搅拌叶片2。其中,搅拌叶片2包括固接在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的轮毂21,以及与该轮毂一体设置的3个叶片22。每个叶片22整体为弧形,且其表面为弯曲面,形成螺旋叶片。该搅拌容器I和搅拌叶片2是耐酸碱塑料制成。具体应用时,例如利用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搅拌荧光粉和胶水,可以实现更均匀搅拌LED荧光粉和胶水。其中在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运转过程中,搅拌容器I在公转的同时自转,而荧光粉和胶水也会碰撞六棱柱的容器侧壁和螺旋状的搅拌叶片2,在不断搅拌和颗粒碰撞过程中可以将团聚的颗粒分散开,使得荧光粉粒径均匀的分散在胶水中。而且容器在脱泡搅拌机内成45度的倾斜角放置,在搅拌过程中,荧光粉不会滞留在搅拌叶片周围。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搅拌容器2形状改变后,减少了 LED荧光粉在杯底中心的吸附和沉淀;减少了高粘度高比重材料在杯底形成的部分结块残留。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头用性。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包括真空腔体、电机、由电机带动的托盘、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以及通过轴承套连在电机转轴上的调速耦合轮,调速耦合轮通过皮带与托盘自转轴下端接的自传带轮相连,电机用于带动托盘以及搅拌容器进行公转和自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容器是多棱柱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内表面是正六棱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的外表面是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设有搅拌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固接在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的轮毂,以及与该轮毂一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所述叶片整体为弧形,且叶片表面为弯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三个叶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脱泡搅拌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包括真空腔体、电机、由电机带动的托盘、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以及通过轴承套连在电机转轴上的调速耦合轮,调速耦合轮通过皮带与托盘自转轴下端接的自传带轮相连。电机用于带动托盘以及搅拌容器进行公转和自转;所述搅拌容器是多棱柱体结构。所述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固接在搅拌容器的杯底的中心处的轮毂,以及与该轮毂一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所述叶片整体为弧形,且叶片表面为弯曲面。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搅拌例如荧光粉和胶水等场合,使得颗粒分布更均匀,搅拌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B01D19/00GK202860457SQ20122054106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苏水源 申请人: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