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539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搅拌机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搅拌机通常由搅拌机构和搅拌罐体组成,其中搅拌机构一般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搅拌器。在工作状态下,搅拌器伸入搅拌罐体内对多种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过程中搅拌器上的零部件会有磨损或脱落,需要定期检修和更换。为了方便搅拌器的安装和维修,需要有一个升降机构使得搅拌器脱离搅拌罐体。在进行安装、维修操作时,升降机构使搅拌器上升,并使搅拌器离开搅拌罐体,以方便操作者操作。正常工作时,搅拌器下降至工作位置,搅拌器伸入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操作。这种带升降功能的升降式搅拌机由于具有安装、维修便捷的优点,在搅拌混合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实现升降功能,搅拌机通常需要配备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在各个行业中都有被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升降要求有各种各样的升降机构。目前用于搅拌机的升降机构主要是液压升降机构,液压升降机构通过液压驱动带动液压机架升降,液压机架带动整个传动机构和工作组升降,从而实现升降功能。液压升降机构由于采用液压驱动,相应地需要配置液压站和液压控制系统,造成设备成本高、使用维护要求严格、故障率高、且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基此,如何降低搅拌机升降机构的制造成本,并提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且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维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底部支撑架、顶座、升降架、升降螺母、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螺杆。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与底部支撑架相连,另一端与顶座相连。所述升降架设置于底部支撑架与顶座之间,升降架沿着直线导轨上下升降;所述升降螺母固定在升降架上; 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顶座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架上的升降螺母相连。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中,所述螺杆与升降螺母通过螺纹联接,螺杆的外螺纹与升降螺母的内螺纹之间啮合;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中,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座安装在顶座上。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中,所述直线导轨与升降架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中,所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底部横杆。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中,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带有电机。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行程开关安装架、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安装架一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底部支撑架上。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中,所述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分别固定在行程开关安装架的上端和下端,具体位置根据升降机构的最高允许行程和最低允许行程确定。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搅拌机升降机构是一种机械式搅拌机升降机构,改变了传统的液压驱动方式,采用机械驱动方式,无需配置液压站和液压控制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故障发生率,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检测和维修。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机升降机构包括直线导轨1、底部支撑架3、顶座5、升降架6、升降螺母9、蜗轮蜗杆减速器10和螺杆13 ;所述直线导轨I的一端与底部支撑架3连接,另一端与顶座5连接;所述升降架6设置于底部支撑架3与顶座5之间,升降架6能够沿着直线导轨I上下升降;所述升降螺母9固定在升降架6上; 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10安装在顶座5上;所述螺杆13的一端与蜗轮蜗杆减速器10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架6上的升降螺母9相连。具体的,直线导轨I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2与底部支撑架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4与顶座5连接。为增强所述搅拌机升降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在底部支撑架3上设置了底部横杆7。升降架6设置在底部支撑架3和顶座5之间,升降架6可沿着直线导轨I上下移动,搅拌机构(包括驱动搅拌器转动的电机、传动机构及搅拌器)通过螺钉安装在升降架6上。为确保升降架6平稳运动,在升降架6与直线导轨I之间设置直线轴承8。蜗轮蜗杆减速器10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座12安装在顶座5上,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座12使得蜗轮蜗杆减速器10安装得更加牢固,并在蜗轮蜗杆减速器10安装和运转过程中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蜗轮蜗杆减速器10的部件受到外力损伤。螺杆1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图1中未示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10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升降螺母9相连。升降螺母9通过螺钉固定在升降架6上。具体的,请同时参考图3,其为图2中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升降架6上通过螺钉固定升降螺母9,螺杆13的一端与升降螺母9通过螺纹联接,螺杆13的外螺纹与升降螺母9的内螺纹之间啮合。本实施例中蜗轮蜗杆减速器10带有电机11。蜗轮蜗杆减速器10也可以不带电机11,其原理不变,只是改变了电机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具体的,蜗轮蜗杆减速器10自身不带电机的情况下,电机11可以通过安装座安装在顶座5上,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轮蜗杆减速器10的输入轴联接。工作时,启动电机11,则蜗轮蜗杆减速器10的输出轴带动螺杆13转动,螺杆13的外螺纹与升降螺母9的内螺纹之间啮合,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升降螺母9固定在升降架6上,不能发生转动,因此升降螺母9带动升降架6沿着直线导轨I上下运动,安装在升降架6上的搅拌机构随之产生升降运动。为了避免在升降过程中安装在升降架6上的搅拌机构和顶座5,或者搅拌器和搅拌罐体之间发生碰撞,所述搅拌机升降机构设置了限位机构。请参考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的左视图。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行程开关安装架14、上行程开关15、下行程开关16,行程开关安装架14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座5上(可相应参考图1),下端固定在底部支撑架3上(可相应参考图1)。上行程开关15和下行程开关16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行程开关安装架14的上下两端,它们的位置决定了搅拌机升降机构上下移动的范围,升降架6上升到上行程开关15设定的位置时搅拌机升降机构停止运行,升降架6下降到下行程开关16设定的位置时搅拌机升降机构停止运行,升降架6的移动范围就在上行程开关15和下行程开关16之间,在升降过程中确保升降架6上的搅拌机构和顶座5,或者搅拌器和搅拌罐体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搅拌机升降机构通过机械驱动,带动安装在升降架上的搅拌机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搅拌机构的升降功能。所述搅拌机升降机构无需配置液压站和液压控制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故障发生率,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修,所述搅拌机升降机构还设置了限位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导轨、底部支撑架、顶座、升降架、升降螺母、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螺杆;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与底部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顶座连接;所述升降架设置于底部支撑架与顶座之间,升降架能够沿着直线导轨上下升降;所述升降螺母固定在升降架上;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顶座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架上的升降螺母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通过螺纹联接,其中,螺杆的外螺纹与升降螺母的内螺纹之间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座安装在顶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与升降架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底部横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带有电机。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机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行程开关安装架、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安装架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底部支撑架上; 所述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分别固定在行程开关安装架的上下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升降机构,可带动搅拌机构进行升降。所述搅拌机升降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底部支撑架、顶座、升降架、升降螺母、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螺杆。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与底部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顶座连接。所述升降架设置于底部支撑架与顶座之间,升降架能够沿着直线导轨上下升降。所述升降螺母固定在升降架上。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顶座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架上的升降螺母相连。本实用新型搅拌机升降机构是一种机械式搅拌机升降机构,改变了传统的液压驱动方式,采用机械驱动方式,无需配置液压站和液压控制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和故障发生率,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检测和维修。
文档编号B01F7/16GK202876703SQ2012206110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郭石磊, 孙会, 张晓青 申请人:上海电机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