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01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诸如水或化学液体等液体的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当保持振动板与吸收液体的吸液芯的上端表面面接触时,通过使振动板振动、利用形成在振动板中的大量的孔来雾化水或化学液体等液体。在该雾化装置中,当吸液芯(液体吸收材料)的下端部分淹没于液体储存腔的液体中时,弹簧的推力促使吸液芯的上端部分与振动板面接触,而且从吸液芯的下端部分吸收的液体从吸液芯的上端部分的表面供给到振动板。然而,在专利文献1描述的雾化装置中,弹簧的推力施加于远离吸液芯的中心的一点,并且因此调整振动板与吸液芯之间的压力至一个合适的状态实际上是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雾化装置保持振动板和吸液芯于稳定的接触状态是困难的,进而由此需要改进。因此,如专利文献2中所示,在雾化装置中,振动板通过安装在液体储存器上部的导向部件支撑,由此振动板可以上下移动,并且借助振动板的重量,促使振动板和吸液芯相互面接触。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开号6-320083[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开号2008-188515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2描述的雾化装置中,在用液体重新充满液体储存器时,需要从液体储存器拆下并分离导向部件。因此,在液体重新充满后,再次将液体储存器安装在导向部件上时,由于导向部件相对于液体储存器是倾斜的,因此导向部件可能不会被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板与吸液芯之间的接触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且因此存在雾化液体的效率下降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即使在用液体重新充满的操作之后,该雾化装置仍允许振动板和吸液芯之间保持在稳定的接触状态。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雾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液体储存器,所述液体储存器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并且配置为在所述液体储存器中储存液体;吸液芯,所述吸液芯的下端部分淹没在储存于所述液体储存器的液体中;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具有大量的孔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吸液芯的上端表面面接触,所述雾化装置被配置为:在保持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吸液芯的上端表面面接触时,通过使所述振动板振动,利用所述振动板的孔雾化被向上吸引至所述吸液芯的上端表面的液体;其中所述雾化装置进一步包括枢轴部件,该枢轴部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以便上下地枢转,所述枢轴部件具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振动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枢轴部件上下移动,以便当所述枢轴部件向下枢转时,促使所述振动板依靠它自身的重量与所述吸液芯的上端表面面接触,并且所述装置主体具有限制部,当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吸液芯的上端表面面接触时,该限制部与所述枢轴部件接触以限制所述枢轴部件向下枢转。根据本发明,由于保持所述振动板的所述枢轴部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上部以便上下地枢转,因此所述枢轴部件与所述振动板一起向上枢转然后用液体重新充满所述液体储存器是可能的。然后,液体重新充满之后,所述枢轴部件与所述振动板一起向下枢转以使所述枢轴部件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限制部接触,从而可以使得所述振动板依靠它自身的重量与所述吸液芯的上端表面面接触。因此,即使在用液体重新充满的操作之后,仍可能保持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吸液芯在稳定的接触状态。此外,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凹入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能够容纳电池,所述电池为使所述振动板振动的驱动源,并且所述枢轴部件具有盖部,当所述枢轴部件向下枢转时,该盖部覆盖容纳在所述容纳部的电池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将所述枢轴部件也作为覆盖容纳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容纳部中的电池的盖部是可能的,并且因此可能简化所述雾化装置的构造。技术效果根据本发明的雾化装置,即使在用液体重新充满的操作之后,仍可能保持所述振动板与所述吸液芯在稳定的接触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雾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装置主体的透视图;图3是雾化装置的俯视图,显示盖已经从雾化装置上拆开时的状态;图4是显示枢轴部件的透视图;图5是雾化装置的剖视图,显示枢轴部件已经向上枢转时的状态;图6是显示振动单元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雾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在图1中,雾化装置1雾化,例如,避免虫害的化学液体(液体)。雾化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2;盖3,所述盖3盖住装置主体2的上部;液体储存器7,所述液体储存器7设置在装置主体2中并且存储所述化学液体;吸液芯4,所述吸液芯4被液体储存器7保持;枢轴部件5,所述枢轴部件5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以便上下地枢转;以及振动单元6,所述振动单元6被枢轴部件5保持。开口3a形成在盖3的中心部分且在所述盖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穿过盖。图2是显示装置主体2的透视图。在图1和2中,装置主体2形成为外部形状为带底的圆柱形状,并且包括分隔部22,该分隔部22在装置主体2中形成多个容纳部22a-22d。在装置主体2的底部,形成有水平部21,使得装置主体2可以稳定状态放置在预定的位置。液体储存器7包括圆柱形的开口部7a,该开口部7a在液体储存器7上部的中心向上突出,以及吸液芯保持器24,该吸液芯保持器24保持吸液芯4于如下状态:插入液体储存器7中的吸液芯4与开口部7a配合。分隔部22包括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板部件。如图2所示,分隔部22包括形成为凹形的第一容纳部22a和在第一容纳部22a的左右两侧形成为凹形的一对第二容纳部22b。液体储存器7可拆卸地容纳在第一容纳部22a中。作为驱动后文描述的振动板的驱动源的两个AA尺寸的电池B分别容纳在第二容纳部22b中(参见图3)。如图1所示,容纳控制电池B等的驱动的控制板(未示出)的第三容纳部22c和第四容纳部22d在第一容纳部22a的前后两侧形成在分隔部22的下表面与装置主体2的底部之间。支撑架部22e整体地形成在分隔部22的第一容纳部22a的后部,支撑架部22e支撑枢轴部件5以便枢轴部件5可以向上枢转地运动。此外,向上突出的限制部22f整体地形成在分隔部22的第一容纳部22a的前部(也参见图2)。通过使枢轴部件5的接触部52(稍后描述)与限制部22f接触,限制部22f限制枢轴部件5向下的枢转。在图1中,吸液芯4通过毛细现象吸收液体储存器7中的化学液体,并且,例如,吸液芯4形成为包括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圆柱形状。吸液芯保持器24在其中心部分将吸液芯4保持在如下状态:吸液芯4的下端部分淹没在液体储存器7的化学液体中,并且吸液芯4的上端部分突出于液体储存器7的开口部7a上方,因此,吸液芯4的上端表面4a一直保持在水平状态。图3是雾化装置1的俯视图,显示盖3已经从雾化装置1上拆开时的状态。图4是显示枢轴部件5的透视图。在图3和4中,枢轴部件5包括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板部件,并且包括:一对铰链部51,该一对铰链部51整体地形成在枢轴部件5的后部以从枢轴部件5突出;接触部52,该接触部52整体地形成在枢轴部件5的前部;一对盖部53,该一对盖部53整体地形成在左右两侧;以及保持部54,该保持部54形成在枢轴部件5的中心部分。铰链部51的外部形状与分隔部22的支撑架部22e的形状一样(参见图1)。如图4所示,支撑架部22e通过支撑销9(参见图2)枢转地支撑铰链部51于如下状态:铰链部51接近地设置在支撑架部22e的左右两侧。因此,如图5所示,枢轴部件5可以从图1所示的枢轴部件5已经向下枢转的状态相对于装置主体2向上枢转。如图1所示,枢轴部件5的向下枢转使得振动板62与吸液芯4的上端表面4a面接触,并且接触部52被配置为使得在保持位置时接触部52与分隔部22的限制部22f接触。永磁磁铁10固定在接触部52的下表面。当使接触部52与限制部22f接触时,永磁磁铁10通过其磁力吸引固定于限制部22f的金属板11。因此,可以将枢轴部件5保持在已经向下枢转的状态。如图4所示,每一个盖部53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盖部53的整个长度上形成为凹入的弧形形状。因此,如图3所示,在枢轴部件5已经向下枢转的状态下,盖部53覆盖容纳在分隔部22的第二容纳部22b中的电池B的纵向中心部分。应该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枢轴部件5的中心部分也作为一种覆盖液体储存器7的盖部件。如图1和4所示,保持部54保持振动单元6以便振动单元6可以相对于枢轴部件5上下移动。本实施例的保持部54包括:保持部主体55,该保持部主体55整体地形成在枢轴部件5的中心部分,以从枢轴部件5的中心部分向上突出;和接合部56,该接合部56可脱离地与保持部主体55接合。保持部主体55包括圆柱形部55a和盘形部55b,该盘形部55b整体地形成在圆柱形部55a的上端,开口55c形成在盘形部55b的中心部分以大体上与盖3的开口3a同轴。预定的间距S以向上方向形成在圆柱形部55a中,并且振动单元6的支撑部件61(稍后描述)设置在所述间距S中以便能够上下移动。设置该间距S的尺寸以允许振动单元6以±1mm上下移动。在图1中,保持部54的接合部56包括形成为环形的板部件,并且在枢轴部件5已经向下枢转的状态下,液体储存器7的开口部7a插入接合部56的内圆周。如图1中交替的长短虚线部分的放大图所示,每一个都具有T形横截面形状的塞子56a在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形成在接合部56的上表面的内周侧,且从接合部56的上表面突出。每一个塞子56a包括可分离地与接合槽55d接合的爪部56a1,该接合槽55d形成在保持部主体55的圆柱形部55a的内周表面。因此,接合部56可分离地与保持部主体55接合。此外,每一个塞子56a都包括接触部56a2,当振动单元6向下移动时,该接触部56a2与支撑部61的下表面接触。因此,可以将振动单元6限定容纳在保持部主体55之中以避免从保持部主体55中脱落。在图1中,振动单元6包括:支撑部件61,该支撑部件61设置在保持部54的圆柱形部55a中;振动板62,该振动板62设置在支撑部件61中;和固定部件63,该固定部件63可脱离地与支撑部件61的下部接合。图6是显示振动单元6的剖视图。在图6中,支撑部件61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设置在保持部54的圆柱形部55a中以便能够上下移动。圆柱形开口部61a形成在支撑部件61的中心部分以从支撑部件61向上突出。开口部61a的外径被设置为比保持部54的开口55c的直径小,以使得当支撑部件61向上移动时,开口部61a插入到开口55c中。振动板62形成为盘形形状,并且大量的孔(未示出)形成在振动板62的中心部分并在其厚度方向上延伸穿过振动板62。振动板62通过O形环64设置在支撑部件61中,该O形环64是弹性部件。薄板状压电陶瓷(未示出)粘附到振动板62的上表面,该压电陶瓷由超声波压电材料形成。通过施加驱动电压给压电陶瓷,振动板62随着压电陶瓷振动。固定部件63包括环形板,并且设置在支撑部件61中以及通过O形环65设置在振动板62之下,该O形环65是弹性部件。多个爪部61b与固定部件63的下表面接合,该爪部61b设置在支撑部件61的下端的外圆周上以从支撑部件61突出。因此,振动板62通过O形环64和65以水平状态保持在支撑部件61与固定部件63之间。固定部件63的内径被设置得比吸液芯4的外径大,以允许吸液芯4的上端部分插入到固定部件63中。利用如上所述的构造,通过如图5所示的在枢轴部件5与振动单元6已经一起向上枢转的状态下将吸液芯4从液体储存器7的开口部7a取出,可以通过开口部7a用化学液体重新充满液体储存器7。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器7是可拆卸地容纳在第一容纳部22a中,因此可以取出容纳在第一容纳部22a中的液体储存器7并且使用一个新的充满化学液体的液体储存器7替换。在用化学液体重新充满液体储存器7之后,如图1所示,枢轴部件5与振动单元6一起向下枢转,以使得枢轴部件5的接触部52与装置主体2的限制部22f接触,藉此,整个振动单元6依靠振动单元自身的重量向下运动,进而可以使振动板62的下表面与吸液芯4的上端表面4a面接触。在那时,振动板62的下表面被定位以与水平平面A平齐,该水平平面A包括枢轴部件5的枢轴支点(支撑销9的轴线)。在此状态下,当振动板62振动时,可以雾化已经被向上吸收到吸液芯4的上端表面4a且通过振动板62的孔向上的化学液体。向上雾化的化学液体通过支撑部件61的开口部61a、保持部54的开口55c和盖3的开口3a排放到外面。如上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雾化装置1,由于保持振动板62的枢轴部件5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以便上下地枢转,并且枢轴部件5与振动板62一起向下枢转,可以用化学液体重新充满液体储存器7。在用化学液体重新充满之后,枢轴部件5与振动单元6一起向下枢转,以使得枢轴部件5与装置主体2的限制部22f接触,藉此,可以使振动板62依靠它自身的重量与吸液芯4的上端表面4a面接触。因此,即使在用化学液体重新充满的操作之后,仍可保持振动板62与吸液芯4在稳定的接触状态。此外,由于枢轴部件5包括盖部53,通过向下枢转枢轴部件5,该盖部53覆盖容纳在分隔部22的第二容纳部22b的电池B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将枢轴部件5也作为覆盖电池B的盖部件使用,因此可能简化雾化装置1的构造。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所述实施例来实施。例如,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器7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2中,但是液体储存器7也可以固定于装置主体2。本实施例的枢轴部件5的盖部53覆盖电池B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覆盖整个电池B。本实施例中的限制部22f与分隔部22整体形成,但是限制部22f也可以与装置主体2整体形成而不是分隔部22整体形成,也可以将限制部22f设置成与装置主体2分离的部件。本发明的雾化装置1不局限于雾化避免虫害的化学液体,也可以用于其它用途,诸如为了加湿而雾化水的情形。附图标记表1雾化装置2装置主体4吸液芯4a上端表面5枢轴部件7液体储存器22b第二容纳部(容纳部)22f限制部53盖部54保持部62振动板B电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