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197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体流入管道、主流流体收缩段、主流流体喉部管道、主流流体扩散段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以及设置在主流流体喉部管道上端并与其连通的侧面引入流体引入管道,主流流体流入管道、主流流体喉部管道、主流流体流出管道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均为方形管道,主流流体收缩段和主流流体扩散段为类四角锥结构;主流流体流入管道、主流流体收缩段、主流流体喉部管道、主流流体扩散段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均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上部分竖直壁面上带有凹槽,下部分竖直壁面上带有和凹槽形状相适配的凸棱;本发明适用于更广范围的主流流体与引入流体的流量配比,并有效提高连续相流体和分散相流体的混合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丘里混合器,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
【背景技术】
[0002]文丘里混合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气液或液液混合混合装置,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气液文丘里混合器为一个喉部开孔的经典文丘里管,主流流体由经典文丘里管内流过,引入气体经开孔流入,利用两种流体的压力变化将引入气体引入并与主流流体进行掺混。现有的文丘里混合器由尺寸固定的主文丘里管和引入管组成,无法根据主流流体与引入流体的流量配比进行尺寸调节,因此容易存在混合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现有的文丘里混合器管道普遍为回转体,时常出现靠近轴线处流体流速较快,而靠近管壁处流体流速较慢的情况,对流体的混合不利。而且回转体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用于连续式气液或液液的混合与配制,能够使文丘里混合器适用于更广范围的主流流体与引入流体的流量配比,并有效提高连续相流体和分散相流体的混合效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收缩段2、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扩散段4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以及设置在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上端并与其连通的侧面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均为方形管道,主流流体收缩段2和主流流体扩散段4为类四角锥结构;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收缩段2、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扩散段4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均包括上部分A和下部分B,所述上部分A的竖直壁面上带有凹槽7,所述下部分B的竖直壁面上带有和凹槽7形状相适配的凸棱8,使上部分A和下部分B配合深度可调并能镶嵌成封闭的文丘里混合器主流管道。
[0006]所述上部分A的高度LI小于下部分B的高度L2。
[0007]所述上部分A和下部分B均设有拉手9。
[0008]所述凹槽7与凸棱8的表面装有保证密闭性的橡胶层。
[0009]构成文丘里混合器主流管道的上部分A具有锯齿形边缘10。
[0010]在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的上游、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的下游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的上游均接有方便与普通圆形管道对接的转换接头。
[0011]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发明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突破了以往圆形管道的设计方式,将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设计为方形管道,便于加工组装。
[0013]2、本发明文丘里混合器的由上部分A和下部分B组成,相互配合的凹槽7和凸棱8推拉结构能使主流流体的流通面积根据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的流量配比进行调节,使文丘里混合器在较广范围的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比下均有较高的混合效率。当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比较小时,可将文丘里混合器的主流流体流通面积调小,此时主流流体仍具有较高的流速,保证与引入流体进行高效掺混;反之,当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比较大时,可调大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的流通面积。这样,文丘里混合器能在较广范围的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比下均有较高的混合效率。
[0014]3、本发明文丘里混合器上部分A的高度LI小于下部分B的高度L2,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流通横截面高度可由最大L1+L2减小至LI,使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管道的流通面积变化范围广,能适用于更广范围的主流流体和弓I入流体流量配比。
[0015]4、本发明文丘里混合器能实现对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流通面积的在线调整,在文丘里混合器的使用过程中可随时根据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比的变化,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调整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流通面积,以实现混合流体的连续生产。
[0016]5、当文丘里混合器的主流流体流通面积非最小时,位于文丘里混合器竖直内壁的凸棱8和上部分A的锯齿形边缘10能够增强文丘里混合器内的扰流,破坏流体的边界层,提高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效率,避免出现混合不均的现象。
[0017]6、本发明文丘里混合器的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的上游、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的下游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的上游均接有方便与普通圆形管道对接的转换接头,便于将本发明的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应用于圆管道混合器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收缩段2、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扩散段4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以及设置在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上端并与其连通的侧面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均为方形管道,主流流体收缩段2和主流流体扩散段4为类四角锥结构;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1、主流流体收缩段2、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扩散段4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均包括上部分A和下部分B,所述上部分A的竖直壁面上带有凹槽7,所述下部分B的竖直壁面上带有和凹槽7形状相适配的凸棱8,使上部分A和下部分B配合深度可调并能镶嵌成封闭的文丘里混合器主流管道。[002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部分A的高度LI小于下部分B的高度L2,使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流通横截面高度可由最大L1+L2减小至LI,使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管道的流通面积变化范围广,能适用于更广范围的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配比。
[002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部分A和下部分B均设有拉手9,方便对文丘里混合器进行套装和在线调整。在文丘里混合器的使用过程中可随时根据主流流体和引入流体流量比的变化,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调整文丘里混合器主流流体流通面积,以实现混合流体的连续生产。
[0026]当文丘里混合器的主流流体流通面积非最小时,位于其竖直内壁面上的凸棱8能够增强文丘里混合器内的扰流,破坏流体的边界层,提高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效率,避免出现混合不均的现象。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凹槽7与凸棱8的表面装有橡胶层,既保证了文丘里混合器的密闭性,又进一步增强了凸棱8对混合流体的扰流作用,提高文丘里混合器的混合效率。
[002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构成文丘里混合器主流管道的上部分A具有锯齿形边缘,能够增强文丘里混合器内的扰流,增强混合,进一步避免混合不均的现象。
[002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的上游、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的下游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的上游均接有方便与普通圆形管道对接的转换接头,方便将本发明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与普通圆形管道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主流流体收缩段(2)、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扩散段(4)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以及设置在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上端并与其连通的侧面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均为方形管道,主流流体收缩段(2)和主流流体扩散段(4)为类四角锥结构;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主流流体收缩段(2)、主流流体喉部管道(3)、主流流体扩散段(4)和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均包括上部分(A)和下部分(B),所述上部分(A)的竖直壁面上带有凹槽(7),所述下部分(B)的竖直壁面上带有和凹槽(7)形状相适配的凸棱(8),使上部分(A)和下部分(B)配合深度可调并能镶嵌成封闭的文丘里混合器主流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A)的高度LI小于下部分(B)的高度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分(A)和下部分(B)均设有拉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与凸棱⑶的表面装有保证密闭性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构成文丘里混合器主流管道的上部分(A)具有锯齿形边缘(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推拉结构的方形文丘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流流体流入管道(I)的上游、主流流体流出管道(5)的下游和引入流体引入管道(6)的上游均接有方便与普通 圆形管道对接的转换接头。
【文档编号】B01F5/06GK104028135SQ20141021952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吴东垠, 马瑞, 朱毅莹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