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558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罐体有承泥底板和集泥室,集泥室连接排泥泵,沉降罐中心管连接中心支座,中心支座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的轴与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电机在罐顶外固定连接套管,从动齿轮的轴四周呈辐射状固定连接四组骨架,骨架底部连接刮泥板。通过罐底污泥清除系统排泥,解决了罐底污泥的淤积,排泥彻底无盲区,节约水资源,设备为机械结构,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沉降罐底机械部分无焊接结构,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方式,通过设置超声波界面传感器,罐底污泥自动清除系统通过编程,对设备启动频率、工作时间等参数进行设定,通过程序定时自动控制集泥、排泥,实现系统全自动化运行。
【专利说明】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水处理装备领域,具体涉及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油田产出液的含水率在较高,这些含有污油、固体悬浮物、盐类、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水,在沉降罐处理过程中,势必产生大量的污油泥,由于污泥不能有效地从排泥管排出,罐的有效容积减少,含油污水在沉降区的停留时间缩短,影响了含油污水的分离效果,同时,由于污泥在沉泥区的堆积不断增高,造成了出水管口带泥,当底部污泥沉积到一定高度后,含油污泥就会随着沉降后的水一起进入过滤系统,就相应增加了过滤罐的处理负荷,造成滤料严重污染,缩短了滤料的使用周期,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恶化了污水处理质量,提高了人工清理周期,这样,不仅影响了正常生产,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发明内容】

:
[0003]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就需要对罐内淤积污泥及管道进行清除,本发明旨在提出能够有效的将污泥排出沉降罐的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包括沉降罐的罐顶和罐体,罐体底部位置沿罐体内壁密闭连接一个承泥底板,承泥底板为一向心方向呈下坡形状的圆形钢板,承泥底板的中心开有圆孔圆孔立面与沉降罐底板之间用钢板焊接成筒状的集泥室,集泥室的桶壁上开有通孔,与排泥管密闭焊接,排泥管伸出罐体与排泥泵进口连接,沉降罐中心管在承泥底板以上部位固定连接中心支座,中心支座上通过尼龙轴承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沉降罐中心管之间通过尼龙轴承配合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通过渐开线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的轴与下轴承座尼龙轴承连接,主动齿轮的轴与挠性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挠性轴置于套管内与套管通过尼龙轴承连接,挠性轴与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电机在罐顶外固定连接套管,套管固定于罐顶和沉降罐中心管的支架上,从动齿轮的轴四周呈辐射状固定连接四组骨架,骨架底部连接刮泥板。
[0005]所述的骨架底部连接刮泥板,每三个刮泥板为一组,每个刮泥板均为呈弧状不锈钢板,三个刮泥板组成的曲线为等角螺线,相邻的刮泥板错开布置,相邻的刮泥板互相有重叠,刮泥板底部与承泥底部之间的间隙b在8?1mm之间。
[0006]所述的骨架与从动齿轮连接,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
[0007]上述的从动齿轮,其转动速度范围为:刮泥板的最大直径的线速度为1.5?2m/min0
[0008]所述的罐体底部位置沿罐体内壁密闭连接一个承泥底板,承泥底板至罐体底部的距离为罐体整体高度的1/20,所述的承泥底板为一向心方向呈下坡形状的圆形钢板,坡度a与水平面呈I?3°角。
[0009]罐体从下至上三分之一的高度的罐壁内侧设有超声波界面传感器B,承泥底板下面设置超声波界面传感器A,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均朝下布置。
[0010]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罐底污泥清除系统排泥,解决了罐底污泥的淤积,排泥彻底无盲区,排泥效率> 95%,无需外加助排液,排泥量控制精准罐内污水无流失,节约水资源,内设备为机械结构,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沉降罐底机械部分无焊接结构,采用可拆卸螺栓紧固连接方式,需要人工清理罐底淤泥时只需拧开紧固螺栓即可快速拆除桨叶总成,罐底无工艺管线等复杂结构人工清理污泥快捷方便,通过设置超声波界面传感器,罐底污泥自动清除系统可以通过时间编程,对设备启动频率、工作时间等参数进行设定,通过程序定时自动控制集泥、排泥,实现系统全自动化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1]附图1是本发明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是刮泥板分别曲线图。
[0013]图中1-罐顶,2-罐体,3-骨架,4-间隙b,5-排泥泵,6-承泥底板,7-排泥管,8-集泥室,9-中心支座,10-刮泥板,11-坡度a,12-主动齿轮,13-下轴承座,14-挠性轴,15-套管,16-减速电机,17-从动齿轮,18-沉降罐中心管,19-超声波界面传感器A,20-超声波界面传感器B。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由图1结合图2所示,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包括沉降罐的罐顶I和罐体2,罐体2底部位置沿罐体2内壁密闭连接一个承泥底板6,承泥底板6为一向心方向呈下坡形状的圆形钢板,承泥底板6的中心开有圆孔圆孔立面与沉降罐底板之间用钢板焊接成筒状的集泥室8,集泥室8的桶壁上开有通孔,与排泥管7密闭焊接,排泥管7伸出罐体2与排泥泵5进口连接,沉降罐中心管18在承泥底板6以上部位固定连接中心支座9,中心支座9上通过尼龙轴承连接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与沉降罐中心管18之间通过尼龙轴承配合连接,从动齿轮17与主动齿轮12通过渐开线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12的轴与下轴承座13尼龙轴承连接,主动齿轮12的轴与挠性轴14通过联轴器连接,挠性轴14置于套管15内与套管15通过尼龙轴承连接,挠性轴14与减速电机16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电机16在罐顶I外固定连接套管15,套管15固定于罐顶I和沉降罐中心管18的支架上,从动齿轮17的轴四周呈辐射状固定连接四组骨架3,骨架3底部连接刮泥板10,通过减速电机16传递给从动齿轮17动力,使得刮泥板在底部将污泥刮进集泥室8内,经排泥泵5排出。
[0016]所述的骨架3底部连接刮泥板10,每三个刮泥板10为一组,每个刮泥板10均为呈弧状不锈钢板,三个刮泥板10组成的曲线为等角螺线,相邻的刮泥板10错开布置,相邻的刮泥板10互相有重叠,刮泥板10底部与承泥底板6之间的间隙b4在8?1mm之间,利用等角螺线的特性,可以匀速的将污泥刮进集泥室8内而最小化的搅动污泥,避免因搅动污泥,降低排泥效果。
[0017]所述的骨架3与从动齿轮17连接,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
[0018]上述的从动齿轮17,其转动速度范围为:刮泥板10的最大直径的线速度为1.5?2m/min,在此范围的转速下,沉降的污泥被刮动但不会产生搅动,降低排出污泥的含水率。
[0019]所述的罐体2底部位置沿罐体2内壁密闭连接一个承泥底板6,承泥底板6至罐体2底部的距离为罐体2整体高度的1/20,所述的承泥底板6为一向心方向呈下坡形状的圆形钢板,坡度alI与水平面呈I?3°角,此角度时,污泥不会自然滑动而破坏正常的污泥沉降。
[0020]罐体2从下至上三分之一的高度的罐壁内侧设有超声波界面传感器B20,承泥底板6下面设置超声波界面传感器A19,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均朝下布置。
[0021]控制系统采用PLC编程自动控制,沉降罐内安装超生波界面传感器B20,位于沉降罐油面以下的污水层中,用于测量罐底沉降污泥高度的,当罐底污泥沉淀到自控系统设定污泥高度上限时,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系统开启驱动装置,开始刮除罐底污泥至罐底中心的集泥槽,传感器测量到罐底污泥低于系统设定的污泥高度下限时,传感器发出信号,罐底污泥自动清除系统停止工作;集泥槽内装有超声波界面传感器A,测量集泥室内污泥的高度,当污泥高度达到系统设定值时,系统提供声光报警指示,也可以安装排泥管线自控阀实现自动控制,排泥管线将污泥排除沉降罐外,当集泥槽内污泥排放净,传感器测量污泥界面低于设定值下限时,控制器关闭排泥管线自控阀。
[0022]系统控制器如果接入流程内的相关控制点,根据现场情况对泥浆泵的启、停,相关阀门的开、关做出适当的指令,则可以实现全自动控制。
[0023]通过罐底污泥清除系统排泥,解决了罐底污泥的淤积,排泥彻底无盲区,排泥效率> 95%,无需外加助排液,排泥量控制精准罐内污水无流失,节约水资源,内设备为机械结构,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沉降罐底机械部分无焊接结构,采用可拆卸螺栓紧固连接方式,需要人工清理罐底淤泥时只需拧开紧固螺栓即可快速拆除桨叶总成,罐底无工艺管线等复杂结构人工清理污泥快捷方便,通过设置超声波界面传感器,罐底污泥自动清除系统可以通过时间编程,对设备启动频率、工作时间等参数进行设定,通过程序定时自动控制集泥、排泥,实现系统全自动化运行。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包括沉降罐的罐顶(I)和罐体(2),其特征在于:罐体⑵底部位置沿罐体⑵内壁密闭连接一个承泥底板(6),承泥底板(6)为一向心方向呈下坡形状的圆形钢板,承泥底板(6)的中心开有圆孔圆孔立面与沉降罐底板之间用钢板焊接成筒状的集泥室(8),集泥室⑶的桶壁上开有通孔,与排泥管(7)密闭焊接,排泥管(7)伸出罐体(2)与排泥泵(5)进口连接,沉降罐中心管(18)在承泥底板(6)以上部位固定连接中心支座(9),中心支座(9)上通过尼龙轴承连接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与沉降罐中心管(18)之间通过尼龙轴承配合连接,从动齿轮(17)与主动齿轮(12)通过渐开线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12)的轴与下轴承座(13)尼龙轴承连接,主动齿轮(12)的轴与挠性轴(14)通过联轴器连接,挠性轴(14)置于套管(15)内与套管(15)通过尼龙轴承连接,挠性轴(14)与减速电机(16)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电机(16)在罐顶(I)外固定连接套管(15),套管(15)固定于罐顶(I)和沉降罐中心管(18)的支架上,从动齿轮(17)的轴四周呈辐射状固定连接四组骨架(3),骨架(3)底部连接刮泥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3)底部连接刮泥板(10),每三个刮泥板(10)为一组,每个刮泥板(10)均为呈弧状不锈钢板,三个刮泥板(10)组成的曲线为等角螺线,相邻的刮泥板(10)错开布置,相邻的刮泥板(10)互相有重叠,刮泥板(10)底部与承泥底板(6)之间的间隙b(4)在8?1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3)与从动齿轮(17)连接,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从动齿轮(17),其转动速度范围为:刮泥板(10)的最大直径的线速度为1.5?2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2)底部位置沿罐体(2)内壁密闭连接一个承泥底板¢),承泥底板(6)至罐体(2)底部的距离为罐体(2)整体高度的1/20,所述的承泥底板(6)为一向心方向呈下坡形状的圆形钢板,坡度a(ll)与水平面呈I?3°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2)从下至上三分之一的高度的罐壁内侧设有超声波界面传感器B(20),承泥底板(6)下面设置超声波界面传感器A (19),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均朝下布置。
【文档编号】B01D21/24GK104225980SQ20141047813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高城, 丁志国 申请人:高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