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093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冲除尘器,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脉冲除尘器需要频繁的对布袋进行更换清洁,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本脉冲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出风口,下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灰口,出风口与风机相连接,壳体内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布袋,布袋的上端与上过滤孔相连通,下端与下过滤板上侧面相固连,上隔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机壳上还设有驱动件。本脉冲除尘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使布袋上的灰尘自动脱离,无需频繁更换布袋,使用更加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脉冲除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脉冲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除尘器种类多样,而布袋除尘器是在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而脉冲除尘器则是在袋式除尘器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高效脉冲除尘器,综合了分室反吹各种脉冲喷吹除尘器的优点,克服了分室清灰强度不够,进出风分布不均等缺点,扩大了应用范围。
[0003]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0138815.7)公开了一种脉冲袋式除尘器,包括过滤室,过滤室内设有滤袋装置,滤袋装置包括固定板、气缸、滤袋连接管和滤袋;过滤室的上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内设有多个气缸;每个气缸伸缩杆的外设有滤袋连接管;滤袋连接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滤袋连接管长度小于气缸伸缩杆伸出时的长度;滤袋连接管为中空弹性管;滤袋连接管的下端设有第一凸楞;滤袋连接管外套有滤袋;滤袋的上端设有第二凸楞;第一凸楞和第二凸楞相互配合,防止滤袋从滤袋连接管外脱落,但是由于灰尘是通过布袋进行过滤的,即在使用过程中,布袋上会积累大量灰尘,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内,灰尘会粘附凝固在布袋上,不易脱落,此时会严重影响布袋的过滤效果,通常需要频繁的对布袋进行更换清洁,使用较为麻烦,也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脉冲除尘器,该脉冲除尘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使布袋上的灰尘自动脱离,无需频繁更换布袋,使用更加方便。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脉冲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出风口,下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灰口,所述出风口与一风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水平设置,且在上隔板开设有若干上过滤孔,下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下过滤孔,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布袋,所述布袋的上端与上过滤孔相连通,下端与下过滤板上侧面相固连,所述上隔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能够对上隔板进行支撑的弹性件,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能够驱动下隔板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0006]风机工作后对壳体内进行吸气,壳体的进风口能够将含有灰尘的空气吸入壳体内,当空气位于下隔板下方时,空气中体积较大的灰尘颗粒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沉降,同时空气会碰撞到下隔板下侧面进而产生涡旋,即能够将灰尘带到出灰口位置,灰尘能够与出灰口侧壁相粘附;空气在涡旋后通过下隔板的下过滤孔进入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并在吸力作用下穿过布袋和上过滤孔,进而从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能够被布袋过滤,在使用设定时间后,驱动件能够驱动下隔板向下移动,下隔板通过布袋拉动上隔板向下移动,而当驱动件释放或者回复移动时,上隔板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移动,该回复移动速度较快,即对布袋起到瞬时的拉动和释放效果,使得布袋在震荡中将表面的灰尘脱落,即对布袋起到清洁作用,使用较为方便。
[0007]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上导向槽,所述上隔板边沿固连有若干上滑块,所述上滑块滑动连接在上导向槽内,所述弹簧设置在上导向槽内,且弹簧的上端抵压在上滑块的下侧面上,下端固连在上导向槽下端壁上。上滑块与上导向槽配合为上隔板移动提供导向性,避免上隔板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者卡滞,而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能够在驱动件释放或者回复移动时将上隔板弹回。当然弹性件也可以是拉簧,拉簧的上端固连在上导向槽上端端壁上,下端固连在上滑块上侧面上。
[0008]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布袋卷绕成卷筒状,在布袋的两端均固连有固定环,上端的固定环卡接固定在上过滤孔内,下端的固定环通过螺栓固连在下隔板上。布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同时布袋的两端通过固定环固定。
[0009]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壳体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下导向槽,所述下隔板边沿固连有若干下滑块,所述下滑块滑动连接在下导向槽内。同理下滑块与下导向槽配合为下隔板移动提供导向性。
[0010]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固连在壳体外侧壁上的驱动气缸,所述壳体上竖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隔板的下侧面上竖直固连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伸出通孔并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固连。驱动气缸具有较好的行程控制能力,通过推杆驱动下隔板移动,自动化程度高。
[0011]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呈矩形筒状,下端呈漏斗状,上述出风口位于上端侧壁上,进风口位于下端侧壁上,出灰口位于下端端部。漏斗状能够具有聚灰作用,使得灰尘能够自动进入出灰口。
[0012]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操纵杆,所述操纵杆铰接在壳体外侧壁上,所述壳体上竖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隔板的下侧壁上竖直固连有拉杆,该拉杆的下端伸出通孔,且在拉杆的伸出端端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与操纵杆相铰接,所述操纵杆上固连有手柄。该驱动件需要手动操作,通过手动推拉操作杆,能够通过连杆拉动拉杆,进而使得下隔板向下移动,而在释放掉操作杆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下隔板自动复位。
[0013]在上述的脉冲除尘器中,所述出风口连接有通风管,该通风管与风机相连接。风机可以固连在壳体外侧壁上,也能够直接固定在地面或者工作台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脉冲除尘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5]1、由于驱动件能够通过驱动下隔板移动使得布袋具有震荡效果,布袋在震荡中将表面的灰尘脱落,即对布袋起到清洁作用,使用较为方便;
[0016]2、由于本除尘器还能够通过操纵杆来手动控制下隔板,无需其他辅助部件,使用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脉冲除尘器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3是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4是实施例二中脉冲除尘器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中,1、壳体;11、出风口 ;12、进风口 ;13、出灰口 ;14、上导向槽;15、下导向槽;2、上隔板;21、上过滤孔;22、上滑块;3、下隔板;31、下过滤孔;32、下滑块;4、布袋;41、固定环;42、螺栓;5、弹簧;6、驱动气缸;61、推杆;7、操纵杆;71、拉杆;72、连杆;73、手柄;8、风机;81、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一种脉冲除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I的上端开设有出风口 11,下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 12和出灰口 13,出风口 11与一风机8相连接,壳体I内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上隔板2和下隔板3均水平设置,且在上隔板2开设有若干上过滤孔21,下隔板3上开设有若干下过滤孔31,上隔板2与下隔板3之间连接有若干布袋4,布袋4的上端与上过滤孔21相连通,下端与下过滤板上侧面相固连,上隔板2与壳体I之间设有能够对上隔板2进行支撑的弹性件,壳体I上还设有能够驱动下隔板3上下移动的驱动件。风机8工作后对壳体I内进行吸气,壳体I的进风口 12能够将含有灰尘的空气吸入壳体I内,当空气位于下隔板3下方时,空气中体积较大的灰尘颗粒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沉降,同时空气会碰撞到下隔板3下侧面进而产生涡旋,即能够将灰尘带到出灰口 13位置,灰尘能够与出灰口 13侧壁相粘附;空气在涡旋后通过下隔板3的下过滤孔31进入到上隔板2与下隔板3之间,并在吸力作用下穿过布袋4和上过滤孔21,进而从出风口 11排出,在此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能够被布袋4过滤,在使用设定时间后,驱动件能够驱动下隔板3向下移动,下隔板3通过布袋4拉动上隔板2向下移动,而当驱动件释放或者回复移动时,上隔板2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移动,该回复移动速度较快,即对布袋4起到瞬时的拉动和释放效果,使得布袋4在震荡中将表面的灰尘脱落,即对布袋4起到清洁作用,使用较为方便。
[0025]具体来说,结合图2、图3所示,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5,壳体I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上导向槽14,上隔板2边沿固连有若干上滑块22,上滑块22滑动连接在上导向槽14内,弹簧5设置在上导向槽14内,且弹簧5的上端抵压在上滑块22的下侧面上,下端固连在上导向槽14下端壁上,上滑块22与上导向槽14配合为上隔板2移动提供导向性,避免上隔板2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或者卡滞,而弹簧5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能够在驱动件释放或者回复移动时将上隔板2弹回。当然弹性件也可以是拉簧,拉簧的上端固连在上导向槽14上端端壁上,下端固连在上滑块22上侧面上。布袋4卷绕成卷筒状,在布袋4的两端均固连有固定环41,上端的固定环41卡接固定在上过滤孔21内,下端的固定环41通过螺栓42固连在下隔板3上,布袋4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同时布袋4的两端通过固定环41固定。壳体I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下导向槽15,下隔板3边沿固连有若干下滑块32,下滑块32滑动连接在下导向槽15内,同理下滑块32与下导向槽15配合为下隔板3移动提供导向性。
[0026]驱动件包括固连在壳体I外侧壁上的驱动气缸6,壳体I上竖直开设有通孔,下隔板3的下侧面上竖直固连有推杆61,推杆61下端伸出通孔并与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相固连,驱动气缸6具有较好的行程控制能力,通过推杆61驱动下隔板3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壳体I的上端呈矩形筒状,下端呈漏斗状,出风口 11位于上端侧壁上,进风口 12位于下端侧壁上,出灰口 13位于下端端部,漏斗状能够具有聚灰作用,使得灰尘能够自动进入出灰口 13。出风口 11连接有通风管81,该通风管81与风机8相连接,风机8可以固连在壳体I外侧壁上,也能够直接固定在地面或者工作台上。
[0027]实施例二:
[0028]该脉冲除尘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4所示,驱动件包括一操纵杆7,操纵杆7铰接在壳体I外侧壁上,所述壳体I上竖直开设有通孔,下隔板3的下侧壁上竖直固连有拉杆71,该拉杆71的下端伸出通孔,且在拉杆71的伸出端端部铰接有连杆72,连杆72的自由端与操纵杆7相铰接,操纵杆7上固连有手柄73,该驱动件需要手动操作,通过手动推拉操作杆,能够通过连杆72拉动拉杆71,进而使得下隔板3向下移动,而在释放掉操作杆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下隔板3自动复位。
[00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脉冲除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的上端开设有出风口(11),下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2)和出灰口(13),所述出风口(11)与一风机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所述上隔板(2)和下隔板(3)均水平设置,且在上隔板(2)开设有若干上过滤孔(21),下隔板(3)上开设有若干下过滤孔(31),所述上隔板(2)与下隔板(3)之间连接有若干布袋(4),所述布袋(4)的上端与上过滤孔(21)相连通,下端与下过滤板上侧面相固连,所述上隔板(2)与壳体(I)之间设有能够对上隔板(2)进行支撑的弹性件,所述壳体(I)上还设有能够驱动下隔板(3)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5),所述壳体(I)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上导向槽(14),所述上隔板(2)边沿固连有若干上滑块(22),所述上滑块(22)滑动连接在上导向槽(14)内,所述弹簧(5)设置在上导向槽(14)内,且弹簧(5)的上端抵压在上滑块(22)的下侧面上,下端固连在上导向槽(14)下端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4)卷绕成卷筒状,在布袋(4)的两端均固连有固定环(41),上端的固定环(41)卡接固定在上过滤孔(21)内,下端的固定环(41)通过螺栓(42)固连在下隔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下导向槽(15),所述下隔板(3)边沿固连有若干下滑块(32),所述下滑块(32)滑动连接在下导向槽(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连在壳体(I)外侧壁上的驱动气缸¢),所述壳体(I)上竖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隔板(3)的下侧面上竖直固连有推杆(61),所述推杆¢1)下端伸出通孔并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上端呈矩形筒状,下端呈漏斗状,上述出风口(11)位于上端侧壁上,进风口(12)位于下端侧壁上,出灰口(13)位于下端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一操纵杆(7),所述操纵杆(7)铰接在壳体(I)外侧壁上,所述壳体(I)上竖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隔板(3)的下侧壁上竖直固连有拉杆(71),该拉杆(71)的下端伸出通孔,且在拉杆(71)的伸出端端部铰接有连杆(72),所述连杆(72)的自由端与操纵杆(7)相铰接,所述操纵杆(7)上固连有手柄(73) 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连接有通风管(81),该通风管(81)与风机(8)相连接。
【文档编号】B01D46/04GK204261519SQ20142046055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庆达, 崔清泉, 杨益, 蔡尘蒂 申请人:浙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