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形刮板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428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圆弧形刮板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刮泥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周边传动刮泥机由驱动减速机直接驱动行走轮,并带动工作桥及连接的刮泥桁架刮板,将沉淀池污泥由池边逐渐刮至中心集泥坑,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将污泥排出池外。浮渣刮板将池边与中心导流筒之间水面上浮渣全部刮向池边,依靠刮渣耙和管式排渣斗的配合,浮渣刮至管式排渣斗内,由上清液自动冲洗排出池外。其中心导流筒为直筒状,稳流性能较差,刮板多采用垂直于沉淀池底面的形式,刮泥旋转时产生的应力较大,造成较大的能耗,并且由于刮板为直板,插入污泥的难度较大,容易造成弯折或者损坏,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稳定性,刮板产生应力较小,能耗较低,刮板使用寿命长,刮泥效率高的圆弧形刮板周边传动刮泥机。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圆弧形刮板周边传动刮泥机,设置于圆形沉淀池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回转支座、围绕回转支座圆心并与其固接的若干座工作桥、设置于工作桥末端的行走轮、驱动行走轮的驱动电机、中心回转支座下方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连接底端进水管,所述工作桥底端设置有桁架,桁架上设置有上下两层刮板,上刮板为撇渣板,上刮板设置于靠近于水面处,上刮板上方另设有浮渣杷板,池体对应浮渣杷板侧设置有管式排渣斗,管式排渣斗上方设置有冲洗装置;所述下刮板设置于池底,池底设置有小泥斗,所述下刮板包括长条形板体,板体截面为圆弧状,板体上端面与桁架连接,下端面设置为锯齿状。

作为优选,下刮板表面涂覆有耐酸防腐涂层。

作为优选,下刮板圆弧状曲面内设置有加强筋板。

作为优选,中心导流筒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筒体,筒体近上端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孔径为10~50mm,筒壁上围绕圆心设置有若干个稳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桥设置为3座。

本发明有益效果:传统的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刮板多采用垂直于沉淀池底面的形式,而我公司采用圆弧形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由于板面的流线型设计,更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刮板板面上因刮臂走动所受的应力大为减少,使得刮臂因扭矩过大而扭曲的风险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刮板沿切线方向进入泥层,能够最大限度地铲动污泥,使污泥顺着刮板曲线向下流动,快速进入小泥斗被排泥阀排走,从而使得沉淀池的澄清更显快捷高效,传统的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刮板底部多为平整的直线型,我公司则采用锯齿形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刮板更易进入泥层,刮泥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下刮板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下刮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圆弧形刮板周边传动刮泥机,设置于圆形沉淀池体1内,包括中心回转支座2、围绕回转支座2圆心并与其固接的3座工作桥3、设置于工作桥3末端的行走轮4、驱动行走轮4的驱动电机5、中心回转支座3下方设置有导流筒6,导流筒6连接底端进水管7,所述工作桥3底端设置有桁架8,桁架8上设置有上下两层刮板(9、10),上刮板9为撇渣板,上刮板9设置于靠近于水面处,上刮板9上方另设有浮渣杷板11,池体1对应浮渣杷板11侧设置有管式排渣斗12,管式排渣斗12上方设置有冲洗装置13;所述下刮板10设置于池底,池底设置有小泥斗14,所述下刮板10包括长条形板体,板体截面为圆弧状,板体上端面与桁架8连接,下端面设置为锯齿状。下刮板10表面涂覆有耐酸防腐涂层。

下刮板10圆弧状曲面内设置有加强筋板10.1。中心导流筒6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筒体,筒体近上端开设有导流孔6.1,导流孔6.1孔径为10~50mm,筒壁上围绕圆心设置有3个稳流板6.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