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40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滤芯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滤芯的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中心管、沿中心管周向缠绕在中心管的的反渗透膜,以及缠绕在反渗透膜外周的密封膜。工作时,原水自反渗透膜的一端进入,在沿轴向流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水经反渗透膜过滤后沿径向进入中心管,另一部分沿轴向从反渗透膜的另一端流入废水水路。由于反渗透膜中水流沿径向流动的分量较少,且较多已经净化后的水也会与废水混合并沿轴向流出,导致过滤效率和回收率均偏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反渗透膜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反渗透膜组件的过滤效率和回收率偏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中心管、反渗透膜、上端盖及下端盖;其中,所述中心管上设有多个供净水流入的集水孔,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形成有供净水流出的管口,所述中心管的下部封闭设置;所述反渗透膜套设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围,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为供原水渗入的原水渗入面;所述上端盖套设在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所述下端盖扣合在所述反渗透膜的下端,所述上端盖及下端盖均与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上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适配的通孔,以及位于所述中心管外围供废水流出的通槽。优选地,所述下端盖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外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套设在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围,所述底壁的中部向上凸设有定位柱;所述中心管下端呈敞口设置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中心管的内腔邻近所述敞口处设有隔板。优选地,所述侧壁的外壁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的开口朝上设置。优选地,所述上端盖及下端盖均通过胶水与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粘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滤芯,包括滤帽、与所述滤帽的下端密封套接的滤筒,以及反渗透膜组件;其中,该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中心管、反渗透膜、上端盖及下端盖;其中,所述中心管上设有多个供净水流入的集水孔,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形成有供净水流出的管口,所述中心管的下部封闭设置;所述反渗透膜套设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围,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为供原水渗入的原水渗入面;所述上端盖套设在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所述下端盖扣合在所述反渗透膜的下端,所述上端盖及下端盖均与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上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适配的通孔,以及位于所述中心管外围供废水流出的通槽;所述滤帽设有原水腔及与所述原水腔连通的原水管、净水腔及与所述净水腔连通的净水管、废水腔及与所述废水腔连通的废水管;所述滤筒的内壁面与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原水腔连通的原水通道;所述净水腔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口对接,所述废水腔与所述通槽对接。优选地,所述滤帽包括顶盖、凸设于所述顶盖下表面、并由内至外依次间隔嵌套设置的内管壁、中管壁及外管壁;其中,所述内管壁的内腔为净水腔,所述内管壁与中管壁之间的空腔为废水腔,所述中管壁与外管壁之间的空腔为原水腔。优选地,该滤芯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与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面间隔设置的盖板、自所述盖板向上延伸的上管段,以及自所述盖板的外缘向下延伸的下管段;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供所述中心管穿设、并连通所述通槽及上管段内腔的过孔,所述上管段密封嵌接在所述中管壁内,所述下管段密封套接在所述反渗透膜上端。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凸设有与所述反渗透膜上端抵接的支撑板。优选地,所述下管段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凸起。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滤芯,该滤芯包括滤帽、与所述滤帽的下端密封套接的滤筒,以及反渗透膜组件;其中,该反渗透膜组件包括滤帽、与所述滤帽的下端密封套接的滤筒,以及反渗透膜组件;其中,该反渗透膜组件包括中心管、反渗透膜、上端盖及下端盖;其中,所述中心管上设有多个供净水流入的集水孔,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形成有供净水流出的管口,所述中心管的下部封闭设置;所述反渗透膜套设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围,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为供原水渗入的原水渗入面;所述上端盖套设在所述反渗透膜的上端,所述下端盖扣合在所述反渗透膜的下端,所述上端盖及下端盖均与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上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适配的通孔,以及位于所述中心管外围供废水流出的通槽;所述滤帽设有原水腔及与所述原水腔连通的原水管、净水腔及与所述净水腔连通的净水管、废水腔及与所述废水腔连通的废水管;所述滤筒的内壁面与所述反渗透膜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与所述原水腔连通的原水通道;所述净水腔与所述中心管的管口对接,所述废水腔与所述通槽对接。本发明反渗透膜组件在应用于滤芯过滤时,原水由反渗透膜的原水渗入面流入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内部的水主要沿反渗透膜的径向方向流动,相同流量的水过滤时间短、流速快,沿反渗透膜轴向方向浓差极化小,减少了反渗透膜膜通量的衰减速度,因此,本使用新型的反渗透膜组件的过滤效率及回收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滤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滤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滤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转接头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滤帽21原水通道342侧壁11顶盖31中心管343定位柱111原水腔311集水孔344弹性卡扣112净水腔312管口4转接头113废水腔313隔板41盖板114原水管32反渗透膜411过孔115净水管321原水渗入面412支撑板116废水管33上端盖42上管段12内管壁331通孔43下管段13中管壁332通槽431凸起14外管壁34下端盖2滤筒341底壁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反渗透膜32组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反渗透膜32组件包括中心管31、反渗透膜32、上端盖33及下端盖34;其中,中心管31上设有多个供净水流入的集水孔311,中心管31的上端形成有供净水流出的管口312,中心管31的下部封闭设置;反渗透膜32套设在中心管31的外围,反渗透膜32的外周面为供原水渗入的原水渗入面321;上端盖33套设在反渗透膜32的上端,下端盖34扣合在反渗透膜32的下端,上端盖33及下端盖34均与反渗透膜32的外周面密封配合;请一并参照图4,上端盖33设有与中心管31适配的通孔331,以及位于中心管31外围供废水流出的通槽332。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31既起到收集过滤后净水的作用,也起到支撑反渗透膜32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废水与净水不能混合,需要保证中心管31与上端盖33的通孔331密封配合。为了便于与滤芯的其他部件装配,中心管31一般露出上端盖33的上端面。反渗透膜32的膜片沿中心管31的周向绕制在中心管31的外周面上,上端盖33与下端盖34配合以使废水沿反渗透膜32的轴向流至上端盖33,并从通槽332流出。本发明反渗透膜32组件在应用于滤芯过滤时,原水由反渗透膜32的原水渗入面321流入反渗透膜32,反渗透膜32内部的水主要沿反渗透膜32的径向方向流动,相同流量的水过滤时间短、流速快,沿反渗透膜32轴向方向浓差极化小,减少了反渗透膜32膜通量的衰减速度,因此,本使用新型的反渗透膜32组件的过滤效率及回收率较高。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下端盖34包括底壁341及自底壁341外缘向上延伸的侧壁342,侧壁342套设在反渗透膜32的外围,底壁341的中部向上凸设有定位柱343;中心管31下端呈敞口设置并套设在定位柱343上,中心管31的内腔邻近敞口处设有隔板313。在本实施例中,侧壁342呈圆筒状,其轴向与底壁341垂直,定位柱343与中心管31的内壁面紧配合,中心管31与下端盖34的配合可以较好地支撑反渗透膜32,防止其相对倾斜。中心管31内的隔板313可以是流入中心管31的净水单向向上端的管口312流动。装配时,先将中心管31的下端套设在定位柱343上,然后再将反渗透膜32套设在中心管31上,并使反渗透膜32的下端嵌设在下端盖34内,最后再将上端盖33套设在反渗透膜32的上端。进一步地,侧壁342的外壁面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弹性卡扣344,弹性卡扣344的开口朝上设置,如此,在将反渗透膜32组件装入滤芯的滤筒2中时,弹性卡扣344可以与滤筒2的内壁面抵接,从而防止反渗透膜32组件整体晃动。进一步地,上端盖33及下端盖34均通过胶水与反渗透膜32的外周面粘接。在本实施例中,相比采用密封圈密封,胶水所需的填装空间较少,有利于减少上端盖33及下端盖34的外径。同时,采用胶水密封,反渗透膜32与上端盖33及下端盖34之间均可以采用间隙配合,因此,装配阻力较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滤芯,请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滤芯包括滤帽1、与滤帽1的下端密封套接的滤筒2,以及反渗透膜32组件;其中,该反渗透膜32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滤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滤帽1设有原水腔111及与原水腔111连通的原水管114、净水腔112及与净水腔112连通的净水管115、废水腔113及与废水腔113连通的废水管116;滤筒2的内壁面与反渗透膜3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与原水腔111连通的原水通道21;净水腔112与中心管31的管口312对接,废水腔113与通槽332对接。在本实施例中,装配时,滤帽1与滤筒2之间可以采用旋焊的方式密封。由于原水腔111、净水腔112及废水腔113两两之间相互隔离,因此可不限定具体的形状,只要能连通相应的管口312或通道即可。通常,为了与滤筒2及反渗透膜32的形状适配,原水腔111、净水腔112及废水腔113为圆环形空间。为了方便与外接水路部件连接,原水管114、净水管115及废水管116两两邻近并外露滤帽1本体设置。进一步地,滤帽1包括顶盖11、凸设于顶盖11下表面、并由内至外依次间隔嵌套设置的内管壁12、中管壁13及外管壁14;其中,内管壁12的内腔为净水腔112,内管壁12与中管壁13之间的空腔为废水腔113,中管壁13与外管壁14之间的空腔为原水腔111。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中心管31与内管壁12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管31上端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凹槽,废水腔113与上端盖33的槽口对接。利用管壁对空间进行分隔,以形成所需的原水腔111、净水腔112及废水腔113,两两之间可以共用一个管壁,因此,空间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及图8,在一实施例中,该滤芯还包括转接头4,转接头4包括与反渗透膜32的上端面间隔设置的盖板41、自盖板41向上延伸的上管段42,以及自盖板41的外缘向下延伸的下管段43;盖板41的中部设有供中心管31穿设、并连通通槽332及上管段42内腔的过孔411,上管段42密封嵌接在中管壁13内,下管段43密封套接在反渗透膜32上端。在本实施例中,转接头4很好地连接了上端盖33与中管壁13,降低了废水腔113与上端盖33的槽口对接的成本。在下端盖34具有定位柱343的实施例中,定位柱343与上管段42的配合,以及中心管31与内管段的配合,可以有效地保证反渗透膜32的对中性,并牢靠地支撑反渗透膜32。转接头4与滤帽1连接时,具体地,转接头4的上管段42与中管壁13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上管段42的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凹槽。进一步地,盖板41的下表面凸设有与反渗透膜32上端抵接的支撑板41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废水能顺利地从反渗透膜32从过孔411流出,盖板41与上端盖33在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如此,装配时,难以仅利用下管段43与反渗透膜32的外周面之间的结合力来保证转接头4的轴向定位。通过设置支撑板412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优选地,支撑板412呈辐射状间隔设置,盖板41由下至上呈渐缩设置,如此,更有利于废水汇集至过孔411处。进一步地,下管段43的外周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凸起,如此,可以在保证原水通道21畅通的同时,还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反渗透膜32,防止反渗透膜32的上端晃动。在下端盖34具有弹性卡扣344的实施例中,凸起与弹性卡扣344一起,可以在反渗透膜32的上下两端均定位反渗透膜32,防止反渗透与滤筒2的内壁面碰撞而磨损,同时,也可以原水通道21的保持设计的宽度。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滤芯,该滤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滤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