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64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砂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砂水分离器是沉砂池除砂系统的配套设备,其作用是将从沉砂池排出的砂水混合液进行砂水分离。现有技术中的池体中通常设置有一根沉砂排砂管,该排砂管上端通过管道与砂水分离器的集水槽相连,下端延伸至旋流沉砂池底部。然而,在工作中,排砂管经常出现堵塞现象,需频繁采用人工清堵,增加了人工成本和工作时间,降低了砂水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避免排砂管堵塞,提高分离可靠性的砂水分离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池体、驱动装置、叶轮和排砂管,所述池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上部侧壁的中间设有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为沉砂斗,所述排砂管的上部伸出所述池体、下部位于沉砂斗内;

所述排砂管的底部设有过滤帽,所述过滤帽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过滤帽的底边缘接触所述沉砂斗的内壁;所述过滤帽上均布设有若干过滤孔;

所述过滤帽具有一对,其中位于上方的过滤帽套设在排砂管上,上方过滤帽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下方过滤帽的过滤孔孔径。

上方过滤帽通过支杆连接在下方过滤帽上。

上方过滤帽通过弹簧连接在下方过滤帽上。

本发明在水流进入池体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叶轮旋转动作,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砂和水密度不同,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口排出,密度大的砂粒聚集在沉砂斗内,经过上方过滤帽和下方过滤帽便于将尺寸大的砂粒进行拦截,再经过排砂管进行排砂处理,避免堵塞,提高了排砂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排砂管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中排砂管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是池体,11是进水口,12是出水口,2是驱动装置,3是叶轮,4是排砂管,5是沉砂斗,61是过滤帽一,62是过滤帽二,7是过滤孔,8是支杆,9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4所示,包括池体1、驱动装置2、叶轮3和排砂管4,所述池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1、上部侧壁的中间设有出水口12,所述池体的底部为沉砂斗5,所述排砂管4的上部伸出所述池体、下部位于沉砂斗内;

所述排砂管4的底部设有过滤帽,所述过滤帽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过滤帽的底边缘接触所述沉砂斗的内壁;所述过滤帽上均布设有若干过滤孔7;

所述过滤帽具有一对,其中位于上方的过滤帽(即过滤帽二62)套设在排砂管上,上方过滤帽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下方过滤帽(即过滤帽一61)的过滤孔孔径。工作中,进水口进入水流,驱动装置2(即电机)驱动叶轮3动作,使得池体内发生搅拌动作,经过上方过滤帽和下方过滤帽便于将尺寸大的砂粒进行拦截,再经过排砂管进行排砂处理。

如图3所示,上方过滤帽通过支杆8连接在下方过滤帽上,使得两者之间固定连接,连接可靠。

如图4所示,上方过滤帽通过弹簧9连接在下方过滤帽上,使得两者之间弹性连接,便于上方过滤帽进行抖动,从而可靠过滤尺寸小的砂粒。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砂水分离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答,避免排砂管堵塞的砂水分离器。包括池体、驱动装置、叶轮和排砂管,所述池体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上部侧壁的中间设有出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为沉砂斗,所述排砂管的上部伸出所述池体、下部位于沉砂斗内;所述排砂管的底部设有过滤帽,所述过滤帽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过滤帽的底边缘接触所述沉砂斗的内壁;所述过滤帽上均布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帽具有一对,其中位于上方的过滤帽套设在排砂管上,上方过滤帽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下方过滤帽的过滤孔孔径。本发明经过上方过滤帽和下方过滤帽便于将尺寸大的砂粒进行拦截,再经过排砂管进行排砂处理,避免堵塞,提高了排砂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青青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