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烘炉及其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572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红外烘炉及其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烘炉及其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MDF(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中密度纤维板)粉末涂装领域,已经在用红外辐射炉对MDF板材加热及固化,红外辐射炉中红外辐射器与工件表面距离参数相当重要,涉及到辐射能量的控制,如果距离太近,工件表面受辐射能量不均匀,如果距离太远,辐射强度不够,所以随着工件厚度的变化,辐射器位置也要随之不断调整,目前的调整机构都是局限于靠操作工人手动调节,调节复杂不方便,而且工人容易忘记或调节错误,同时也不能根据板材精确厚度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影响MDF涂层烘烤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调节不能保证调节精度导致影响MDF涂层烘烤质量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红外烘炉及其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红外烘炉的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所述红外烘炉包括炉体主架和两个模块支架,两个模块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内的两个相对侧边,所述模块支架的顶端滑动吊设于所述炉体主架上,所述模块支架上设置有红外辐射模块,所述红外辐射模块上设置有红外辐射器,所述红外烘炉在两个所述红外辐射模块之间悬挂设置有工件;

所述位置调节系统包括厚度传感器、电机和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厚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均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厚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上,所述厚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工件的厚度;

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正反牙丝杠,所述正反牙丝杠包括丝杠轴、正牙丝杠螺母座及反牙丝杠螺母座,所述丝杠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所述正牙丝杠螺母座套设于所述正牙螺纹上,所述反牙丝杠螺母座套设于所述反牙丝杠螺纹上,两个所述模块支架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正牙丝杠螺母座和所述反牙丝杠螺母座固接,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丝杠轴转动。

在本方案中,所述位置调节系统通过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上的工件进口处的内侧壁上的厚度传感器在所述工件通过所述进口处进入所述红外烘炉时检测所述工件的厚度,PLC根据所述厚度计算最佳辐射距离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电机转动时,电机的转轴带动正反牙丝杠,从而精确调节分别设置于两个红外辐射模块上的红外辐射器与工件的最佳辐射距离,使MDF涂层获得较佳的烘烤质量。

较佳地,所述炉体主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模块支架上设有滑轮,所述模块支架通过所述滑轮滑动吊设于所述滑槽内。

较佳地,所述正反牙丝杠为正反牙梯形丝杠。

较佳地,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较佳地,所述炉体主架的底端部设有定位导轨,两个所述模块支架分别滑接于所述定位导轨上。

在本方案中,两个模块支架可通过滑轮、设置于炉体主架上的滑槽和所述定位导轨实现两个模块支架相对于炉体主架的相对运动。

较佳地,所述厚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的进口处的两相对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工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工件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PLC根据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工件之间的距离、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距离获取工件的厚度。

一种红外烘炉,包括所述的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烘炉及其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可以自动精确调节红外辐射器与工件的最佳辐射距离,减少劳动强度,避免了人为出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烘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烘炉的D部分的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烘炉的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烘炉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烘炉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红外烘炉的C部分的部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红外烘炉,其包括炉体主架1和两个模块支架2,两个模块支架2分别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1内的两个相对侧边。如图2所示,所述模块支架2的顶端滑动吊设于所述炉体主架1上,所述炉体主架1上设有滑槽9,所述模块支架2上设有滑轮8,所述模块支架2通过所述滑轮8吊设于所述滑槽9内。所述模块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红外辐射模块3,所述红外辐射模块3上设有若干红外辐射器4,所述红外烘炉在两个所述红外辐射模块3之间悬挂设置有工件。工件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表面涂有MDF粉末的板材。

如图3所示,红外烘炉的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包括厚度传感器12、PLC 13和电机6,所述厚度传感器12、所述电机6均与PLC 13电连接,所述厚度传感器12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1的进口处的内侧壁上,所述工件5从所述进口处进入炉体内,所述厚度传感器12用于在所述工件5从所述进口处进入炉体内时获取所述工件的厚度。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电机6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1的下端部,所述电机6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正反牙丝杠7,所述正反牙丝杠7包括丝杠轴、正牙丝杠螺母座71、反牙丝杠螺母座72,所述丝杠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正牙螺纹和反牙螺纹,所述正牙丝杠螺母座71套设于所述正牙丝杠螺纹上,所述反牙丝杠螺母座72套设于所述反牙丝杠螺纹上,所述电机6的转轴61与所述正反牙丝杠7的丝杠轴固接,所述电机6用于带动所述丝杠轴转动。所述正反牙丝杠7为正反牙梯形丝杠,正反牙丝杠7的种类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所述炉体主架1的底端设有两个定位导轨10,两个所述定位导轨10分别设置于所述正反牙丝杠7的两侧,两个模块支架2分别滑接与两个所述定位导轨10上。如图6中所示,所述模块支架2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对应滑设于两个所述定位导轨10上,使所述模块支架2可相对所述炉体主架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面滑动。定位导轨10的设置个数以及设置位置和方式并不限于以上所述,比如,也可以在两个模块支架2的底部中间位置只设置一个定位导轨,而靠近该定位导轨10设置正反牙丝杠7,以实现通过电机6带动正反牙丝杠7使两个模块支架2沿着定位导轨10作相向或背向同步运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方案中,所述厚度传感器12包括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炉体主架1的进口处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当所述工件从炉体主架1的进口处慢慢进入炉体内时,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工件5的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1,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工件5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L2。所述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将测得的距离L1和L2发送给PLC 13,由于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与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距离为L,则PLC 13计算得到工件的厚度t=L-L1-L2,所述位置调节系统每次开启时,两个模块支架2处于一初始位置,其中,以工件厚度的中心表示坐标零点,该初始位置的距离为初始距离X0,最佳辐射距离Lf表示工件侧面距离与所述侧面相对的模块支架2中红外辐射器4的距离,当初始距离X0大于最佳辐射距离Lf时,从该初始距离调整到最佳辐射距离的调整距离DX=X0-t/2-Lf,则PLC 13驱动电机6旋转使两个红外辐射模块相向同步运动使其达到最佳辐射距离DX;当初始距离X0小于最佳辐射距离Lf时,从该初始距离调整到最佳辐射距离的调整距离DX=Lf-X0+t/2,则PLC 13驱动电机6旋转使两个红外辐射模块背向同步运动使其达到最佳辐射距离DX。所述电机6可以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下面进行具体说明,当厚度传感器12检测出当前工件厚度t为30mm,最佳辐射距离Lf为150mm,初始距离X0为140mm,则需要两个模块支架2分别调整的距离DX=150mm-140mm+(30/2)mm=25mm,则PLC 13将驱动电机6转动带动正反牙丝杠7,两个模块支架2通过所述正反牙丝杠7背向同步运动25mm,移动完成后PLC 13控制所述电机6停止转动,从而实现根据不同工件的厚度实现红外辐射模块3上的红外辐射器4的最佳辐射距离的自动精确调整。每次在开关机时,所述红外辐射器4均随着模块支架2运动至初始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烘炉及其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可以自动精确调节红外辐射器与工件的最佳辐射距离,减少劳动强度,避免了人为出错,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红外烘炉,包括所述红外辐射器的位置调节系统。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