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收集处理桌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65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空气收集处理桌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治理有机废气污染的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收集处理桌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装备系统。



背景技术:

VOC物质是指常温下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常见的有甲醛、甲苯、二甲苯、丙酮及丁酮等。在石油化工、制药、油漆、涂料、电子制造、表面防腐、制鞋、印刷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对空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VOC对人体有刺激作用且对人体内脏有毒害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并且VOC易燃造成安全隐患,VOC因排放量大、种类多、难降解、毒性强、安全隐患大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各国对空气处理问题的焦点。例如,在鞋底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多底层通过胶水粘接,在粘接时,胶水会挥发大量的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VOC气体,工作人员长期闻到或吸入这种气体,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快速并且充分地消除胶水挥发产生的气体成为本行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结合生产现场,同时所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也需要适合流水线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充分地吸收并处理挥发的VOC气体,且适用于流水生产线的空气收集处理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收集处理桌,包括桌体、集 气罩以及吸气处理装置,桌体包括桌板及连接在桌板底部的导气斗,桌板顶面上相对地形成有加工区,桌板顶面开设有若干收气孔且与底部的导气斗连通,所述集气罩罩设在桌板上,集气罩开设有相对的且与所述加工区位置对应的操作口,吸气处理装置安装在导气斗底部出口端,使得桌板上方位于集气罩内的空气从收气孔吸入并经吸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出。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收气孔避开并围绕所述加工区开设,在桌板的板面上呈“工”字形分布,收气孔尺寸从两加工区相隔离的中心线位置至邻近对应的加工区边缘逐渐变小,收气孔尺寸从远离的加工区两端至邻近对应的加工区尺寸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桌体包括用于支撑桌板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以及连接在两两支撑杆顶端的横梁,桌板为两个相对设置板体组成,每一板体通过活页铰接在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斗的顶端固接在横梁围成的边框内,导气斗的顶端相对横梁凸伸有预设长度的凸伸缘,所述板体上对应地形成有与凸伸缘相密封配合的卡合缘。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斗的顶端中部形成有二支撑梁,导气斗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块,以供支撑盖合后的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处理装置包括多级过滤组件以及吸气风机,多级过滤组件包括防尘层、吸附层以及裂化层结构,吸气风机安装在多级过滤组件的底端以提供吸气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裂化层结构包括催化灯及安装在催化灯两侧的催化网层,催化网层上形成有裂解催化酶。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罩为透明罩,桌板上的角处设置有定位块,以供 与集气罩的底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收集处理桌包括智能检测系统,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显示器以及空气检测仪,显示器安装在桌板表面,空气检测仪安装在吸气处理装置的出口端。

此外,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线的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包括若干所述的空气收集处理桌、若干空气处理管以及空气处理箱,若干空气收集处理桌收集VOC空气并对收集的VOC空气进行第一级处理,空气处理管连接空气收集处理桌,导入空气收集处理桌处理后的空气进行第二级处理,并将二级处理后的空气导送至空气处理箱,进行第三级处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的空气收集处理桌,适用于流水线车间内,可快速充分地将挥发的VOC气体收集并处理,同时,做功功率低,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利用,采用所述空气收集处理桌的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结合了化学光催化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可充分吸除VOC气体。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线的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空气收集处理桌的整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空气收集处理桌的分解图;

图4图2所示的空气收集处理桌的桌面的俯视图;

图5图2所示的空气收集处理桌的桌面展开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2所示的空气收集处理桌的桌体的截面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桌面底部的吸气处理装置的截面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空气处理管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空气处理箱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空气处理箱结构内的层结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空气处理箱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空气处理箱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空气处理箱结构沿A-A方向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1所示的空气处理箱结构沿B-B方向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1所示的空气处理箱结构容置有营养液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空气处理箱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空气处理箱结构沿C-C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而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生产线的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位于流水传送带200的一侧。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包括若干空气收集处理桌10、若干空气处理管20以及空气处理箱30。若干空气收集处理桌10设置在流水传送带200的一侧,对收集的空气进行第一级处理,空气处理管20连接空气收集处理桌10,导入空气收集处理桌10处理后的空气进行第二级处理,并将二级处理后的空气导送至空气处理箱30,进行第三级处理。

请参阅图2、图3,空气收集处理桌10包括桌体11、集气罩12以及吸气处理装置13。桌体11包括支撑架111、安装在支撑架111上的桌板112以及安装在桌板112底部的导气斗113。支撑架111包括若干支撑杆114以及连接在两两支撑杆114顶端的横梁115。本实施例中,桌体11为四边形桌体,支撑杆114以及横梁115均为四根。桌板112承载在横梁115上,桌板112顶面上邻近两侧相对地形成有加工区116。本实施例中,加工区116为下凹的方形凹槽。桌板112顶面开设有若干收气孔117,收气孔117与桌板112底部的导气斗113围成的空间连通。

请结合参阅图4,若干收气孔117避开所述加工区116开设并围绕所述加工区116,在桌板112的板面上呈“工”字形分布。进一步地,收气孔117尺寸从两加工区116相隔离的中心线位置至邻近对应的加工区116 边缘逐渐变小,收气孔117尺寸从远离的加工区116两端至邻近对应的加工区116尺寸逐渐变小,通过如此分布,更有利于桌板112上方的气体充分吸收。

请参阅图5、图6,桌板112为两个相对设置板体组成,每一板体通过活页铰接在横梁115上,可以相对打开,如此便于吸气处理装置13部件安装至导气斗113内。导气斗113呈四棱锥形筒结构,导气斗113的顶端固接在横梁115围成的四边形边框内,导气斗113的顶端相对横梁115凸伸有预设长度的凸伸缘118,板体上对应地形成有与凸伸缘118相密封配合的卡合缘,使得导气斗盖合后与导气斗113的顶端密封,防止吸入导气斗113的空气泄露。导气斗113的顶端中部形成有二支撑梁119,以供支撑盖合后的板体。进一步地,导气斗11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块110,用于协助支撑梁119一同支撑盖合后的板体。

所述集气罩12用以罩设在桌板112上,集气罩12开设有相对的且与所述加工区116位置对应的操作口121。本实施例中,集气罩12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矩形罩。为了便于集气罩12在桌板112上配合位置准确,在桌板112上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定位块1121,以供与集气罩12的四角配合。此外,集气罩12亦可设计为两个相对的半罩壳组成,每一半罩壳分别铰接在横梁115上。

请参阅图6及图7,吸气处理装置13安装在导气斗113底部出口端,吸气处理装置13包括多级过滤组件131以及吸气风机132,多级过滤组件131包括防尘层133、吸附层134以及裂化层结构135。防尘层133设置在导气斗113的出口端,用以将灰尘等粒径较大的颗粒过滤。吸附层134设置在防尘层133下方,主要为活性炭材质,通过活性炭物理吸附VOC 气体。裂化层结构135安装在吸附层134下方,用以对VOC气体裂解,裂化层结构135包括催化灯1351及安装在催化灯1351两侧的催化网层1352,催化网层1352上形成有裂解催化酶,如纳米肽等,可以在催化灯1351的激发下作用将VOC气体裂化,即进行化学分解。吸气风机132设置在多级过滤组件131的下方,通过吸气风机132吸气使得桌板112上方位于集气罩12内的空气被充分吸收到导气斗113内,再经导气斗113导入多级过滤组件131处理后从吸气风机132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空气收集处理桌10还包括智能检测系统,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显示器141以及空气检测仪(图未示),显示器141安装在桌板112表面,操作员可以直接观看到显示的参数值,参数值包括浓度、温度以及吸气风机功率等,空气检测仪安装在吸气处理装置13出口端,以实时检测处理后VOC气体的相关参数值,并实时在显示器显示。

操作员生产作业时,打开所述吸气风机132,外部空气从集气罩12两侧的操作口121处进入,由物料或工件挥发在桌板112上方的VOC空气不会从操作口121处散出而污染空气,VOC空气会被吸入,并且从两操作口121处进入的空气流相碰,相碰的空气流会向两端流动,流向桌体11的两端处,通过在中心线处的开大孔径的收气孔117以及在两端处开大口径孔,可顺速地把主空气流吸入以在集气罩12内形成负压,如此,可顺速充分地带走挥发在集气罩12内的VOC气体,因此,通过将吸气孔布局为工字型并且吸气孔孔径变化方向,很好地利用空气流动学原理,实现将集气罩12内的VOC快速充分吸入,并且可以减少吸气风机132的做功功率,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结合参阅图1与图8,空气处理管20包括管套21与安装在管套21 内的空气处理结构22。空气处理结构22包括螺旋带221以及灯管222。螺旋带221整体的直径与管套21的内径相当,螺旋带221呈螺旋延伸在管套21内,螺旋带221中心围成有轴心通孔,螺旋带221的带面上涂布有光酶催化剂(图未示),可以在光照的作用下催化分解气体。灯管222安装在螺旋带221中心的轴心通孔内,灯管222可采用紫外灯管,通过光照激发螺旋带221带面上的催化剂。较佳地,管套21内设置有多条相互交织配合的螺旋带221并且形成轴心通孔。

空气处理管20为若干条,且孔径大小可不同。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若干空气处理管20组成的管架结构,包括总管23、连通在总管23上的若干支管24,以及连接在总管23上用以将总管23内气体导入空气处理箱30的汇流管25。每一支管24分别连接每一空气收集处理桌10的吸气风机132出风口。如此,经过空气收集处理桌10收集处理后的VOC空气经吸气风机132吸入支管24、再从支管24进入到总管23,再从总管23进入到汇流管25,进入到空气处理箱30,如此,VOC空气经过由空气处理管20进行的长路径与长时间的第二级处理,可较佳地把在空气收集处理桌10未完全除尽的VOC空气进一步处理。

请参阅图9、图10,空气处理箱30包括洗气装置31及安装在洗气装置31顶端的排气扇32。洗气装置31包括箱体40、回流清气结构50以及进气管道60。

箱体40的顶端具有开口41,箱体40内容置有微生物营养液。本较佳实施中,箱体40选择为中空的矩形箱体,包括位于箱体两侧的第一侧壁42与第二侧壁43、位于箱体顶部的顶壁44以及位于箱体底部的底壁45。第一侧壁42上开设有进气管安装孔421。顶壁44上开设有所述开口 41。底壁45上开设有排液孔451。

回流清气结构50设置在箱体40内,回流清气结构50包括一隔板51、若干导气板52、微生物接种涂层以及微生物营养组分。隔板51将箱体40分成一回流空间511与一清气空间512,本实施例中具体地,隔板51两侧固接至箱体的前、后端壁上,隔板51的底端与箱体40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隔板51与第一侧壁42之间形成回流空间511,回流空间511间隙较小,以供箱体顶部的液体回流箱体底部。隔板51与第二侧壁43之间形成清气空间512,以供装配若干导气板52形成导气通道。导气板52包括倾斜板521与水平板522,倾斜板521在清气空间相对的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上两两相对地安装,呈“八”字型,水平板522安装在两倾斜板521的上方,封挡在“八”字形的顶部开口端且与该开口端具有一定的高度距离。水平板的两端可连接在清气空间内箱体的前、后端壁上。倾斜板521在清气空间512内从下至上逐级安装,并且每一对形成“八”字形的倾斜板521上方均设置有一水平板522。如此,在清气空间512内的两侧形成两条曲折上延的导气通道。

清气空间512内的底部设置一导流板523垂直地连接在隔板51的底端,导流板523与箱体40的底壁之间形成一进气导流道524,并且导流板523的末端与第二侧壁53之间形成有间隙,将气导流道524与导气通道连通。VOC气体导入箱体40内时,引入箱体40内底部的VOC气体沿进气导流道524流入至形成“八”字形的两倾斜板521的底端空间,气体沿两倾斜板521的底面向上流动,然后经过“八”字形的顶部开口流动至水平板522的底部,气体沿水平板522的底部分成两股向清气空间512的两侧流动,然后进入至上一级“八”字形的两倾斜板521的底端空间, 如此逐级向上流动,直至从最顶端的水平板522的底部分两股流出后,气体从箱体40顶端的开口41流出。倾斜板521与水平面间形成的坡度选择在10度至45度之间,较佳地选择为30度。气体在导气通道中流动时,同时会带动清气空间512内的营养液从底端向顶端流动,并从清气空间512的顶端流回至回流空间511内,营养液由回流空间511进入至进气导流道524,流回至清气空间512内底端,如此循环。

微生物接种涂层涂布在导气板的底面,以供在导气板底面接种微生物形成微生物群落层。微生物接种涂层主要成分是以噬VOC真菌及部分有共生关系的原核生物组成,根据不同污染源的气体成份按一定比例调配构成,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接种涂层主要采用复合碳基纳米床(涂层)。由于VOC气体密度较低,引入箱体底部的VOC气体在营养液中上升沿导气板的底面移动,即从倾斜板521底面流入至水平板522的底面,然后沿水平板522底面移动,然后进入上一层倾斜板521的底面,如此,VOC气体始终沿导气板52底面流动。

微生物营养组分设置在导气板52的顶面,用于对微生物接种涂层中的微生物提供养分,供微生物繁殖、培养。微生物营养组分中含有微量矿物质、糖类和用于稳定和加速微生物群落代谢的酶制剂,VOC可视为是微生物的养料。营养液组分可直接放置在导气板顶面,或者导气板顶面设置容置装置,如栅格或试管,往容置装置内分别置入微生物营养组分。

进气管道60安装在箱体40的第一侧壁42上,进气管道60的一端与外界吸气管连接,另一端伸入箱体内并伸至回流清气结构50底部,与进气导流道524连通。

使用空气处理箱结构时,微生物营养液在箱体40内的容置高度为回 流清气结构高度的2/3位置处。通过进气管道60将VOC空气导入至导气通道,VOC空气接触导气板底面的涂层通过微生物将空气中的VOC噬除,并且VOC空气带动微生物营养液沿导气通道流动,营养液经过回流空间流回箱体底部,使得营养液在箱体内循环流动。营养液作用的具体过程为,营养液与附着的微生物发生激活活化作用,共同产生对VOC的裂解效应,VOC裂解后,溶液为裂解液,使用预设时间后,裂解作用下降或不能作用时,通过排液孔451排放废水。

排气扇32安装在空气处理箱结构的开口41位置,用以将从开口41排出的空气排出,排气扇32包括排气管。进一步地,排气管内安装有空气检测仪,以检测经空气收集处理桌10、空气处理管20、以及空气处理箱30处理后的空气的VOC含量,实时检测并实时显示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空气处理装备系统实时控制并及时反馈检测效果。

请参阅图11、12,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线的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的空气处理箱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包括箱体70、回流清气结构80以及进气管道90。

箱体70的顶端形成有开口71,箱体70内容置有微生物营养液。本较佳实施中,箱体70选择为中空的矩形箱体,包括位于箱体两侧的第一侧壁72与第二侧壁73、位于箱体顶部的顶壁74以及位于箱体底部的底壁75。第一侧壁72上开设有进气管安装孔721。顶壁74上开设有所述开口71。底壁75上开设有排液孔751。

回流清气结构80设置在箱体70内,回流清气结构80包括一隔板81、若干导气板82、微生物接种涂层以及微生物营养组分。

请结合参阅图13、图14,隔板81将箱体70分成一回流空间811与 一清气空间812,本实施例中具体地,隔板81两侧固接至箱体的前、后端壁上,隔板81的底端与箱体70的底壁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隔板81与第一侧壁72之间形成回流空间811,回流空间811间隙较小,以供箱体顶部的液体回流箱体底部。隔板81与第二侧壁73之间形成清气空间812,以供装配若干导气板82形成导气通道。

若干导气板82在清气空间812两相对的侧壁上交替安装且导气板82相对其与侧壁连接的一端向上倾斜预设的角度,如此在清气空间内形成一曲折上延的导气通道。本实施例中,导气板82为矩形板,导气板82可分为平行地固接在隔板81上的若干第一导气板,与平行地固接在第二侧壁73上的若干第二导气板,第一导气板与第二导气板交替设置,具体地,第一导气板的一端固接至隔板81上,另一端向第二侧壁73延伸并向上倾预设的角度,第一导气板的另一端未连接至第二侧壁73,与第二侧壁73之间形成第一透气间隙821;对应地,第二导气板的一端固接至第二侧壁73上且位于第一透气间隙821上方预设的高度,第二导气板的另一端向隔板81延伸并向上倾预设的角度,第二导气板的另一端未连接至隔板81,与隔板81之间形成第二透气间隙822。按照上述安装方式,交替依次安装导气板,并且导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至箱体的前、后端壁上,如此,将形成所述导气通道,图示中,引入箱体底部的VOC气体沿第一导气板底面通道流动,经过第一导气间隙221后流入至第二导气板底面通道,经过第二导气间隙222后流入上一层的第一导气板的底面通道。如此,引导VOC气体沿导气通道流动,使引入的气体从箱体的底部经过导气通道后从箱体的开口71处散出。可以理解,第一导气板上倾或第二导气板上倾形成的坡度可相同或不同,坡度选择在10度至45度之间,较佳地选择为 30度。第一导气板末端与第二侧壁73之间的第一透气间隙821与第二导气板末端与隔板81之间的第二透气间隙822可相同或不同,较佳地,选为相同。

VOC气体在导气通道中流动时,同时会带动箱体内的营养液流动至回流清气结构的顶端,为了便于营养液在顶部滑落至回流空间811,最顶端的导气板设置为与隔板81连接的第一导气板,如此,最顶端的第一导气板的顶面形成一个便于营养液下滑的坡面,供营养液沿第一导气板顶面滑落至回流空间811。若最顶端的导气板设置为与第二侧壁31连接的第二导气板,则不便于从导气通道流出的营养液流畅地循环流动,对整个箱体的受力平稳性受影响。此外,为了便于导气通道末端受气体冲击压力的释放,最末端的透气间隙(对应最顶端第一导气板与第二侧壁73之间的透气间隙)间隙宽度大于最底端进气时的透气间隙(对应最底端第一导气板与第二侧壁73之间的透气间隙)。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从导气通道冲出的气体对箱体两侧的冲击力平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强平衡冲击力的回流清气结构。请参阅图16、图17,在对应最顶端第一导气板与第二侧壁73之间的透气间隙的下方安装一补流管85,补流管85连通至箱体内的底部,如此,在营养液为气体从导气通道末端冲出时,营养液一部分通过从第一导气板顶侧流经回流空间811至箱体内底部,另一部分通过补流管85直接流回箱体的底部,如此,可增强箱体两侧受力的平衡性。本实施例中,补流管85采用直通的圆管,可为一条或并排的若干条,每一条补流管85穿透若干导气板连接至箱体内的底部。

微生物接种涂层涂布在导气板的底面,微生物营养组分设置在导气板 的顶面。VOC气体从第一导气板底面经过第一导气间隙221后流入至第二导气板的底面,然后沿第二导气板底面移动,经过第二导气间隙222后进入上一层第一导气板的底面,VOC气体始终沿导气板底面流动。进气管道90安装在箱体的第一侧壁上,进气管30的一端与外界吸气管连接,另一端伸入箱体内并伸至回流清气结构80底部的导气板的下方,与导气通道连通。

请参阅图15,使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空气处理箱时,微生物营养液在箱体70内的容置高度为回流清气结构高度的2/3位置处。通过进气管道90将VOC空气导入至导气通道,VOC空气接触导气板底面的涂层通过微生物将空气中的VOC噬除,并且VOC空气带动微生物营养液沿导气通道流动,营养液经过回流空间以及补流管85流回箱体底部,使得营养液在箱体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可在箱体内于回流清气结构80的顶端安装一VOC吸附板,以加强对VOC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VOC空气处理装备系统包括空气收集处理桌10处理、空气处理管20处理、以及空气处理箱30处理的三个过程的处理,空气收集处理桌10处理为物理吸附结合化学光催化处理,空气处理管20为化学光催化处理,空气处理箱30为生物技术处理,根据生产线上对VOC空气成分或处理程度的要求,可选择仅经过一个过程或任意几个过程的组合,如可以是单独的空气收集处理桌10处理,单独的空气处理管20处理,单独的空气处理箱30处理,或空气收集处理桌10与空气处理管20相结合处理,或空气收集处理桌10、空气处理管20、以及空气处理箱30三者相结合处理。

此外,空气处理箱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VOC处理的技术路线,利用经过优选和驯化的微生物菌群以及一个特殊的含有微生物裂解液的带有折叠迷宫状的回流清气结构,保证有机废气可以和含有微生物的裂解液充分接触,从而将有机会去彻底分解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并可以在不更新裂解液的情况下,保持3个月内发挥作用。通过在空气处理箱结构的有机废气进口和出口处安装有机废气在线监测装置,能够直接观测到有机废气在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变化值,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上传到远程监控平台。为管理部门检验处理效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通过同步监控处理前后的VOC的排放数据,并上传到数据中心加以分析,从而实现空气大数据库,为监管实现排放收费及空气整治提供依据。本系统营运成本非常低,通常只有几十瓦的电力消耗,裂解液的更换周期在3个月以上,而且费用低廉,整体造价只是现有处理装置的1/3,管理维护十分简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