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255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试验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管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试验室通常采用试管盛放待检验样品,再将盛有待检验样品的试管放置到试管架上。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架为架体上开有架孔,在底座上设有凹陷,放置试管时将试管从架孔插入,试管的底部嵌在凹陷中。当放置待检验样品试管较多时,由于吸样前、后的试管无明显标记,实验者在吸取样本时很容易重复吸样或错误吸样,造成错误结果,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当洗刷试管后,试管的外壁尤其是底壁上常会有残存水,这时将试管从架孔插入,试管的底部嵌入凹陷中后,会导致残余水蓄存在凹陷中,无法排出,进而对后续实验操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加热试管的操作,如果温度较高的试管放置在蓄存有少量水的凹陷中,底部局部遇冷收缩,容易造成试管破裂,即使不立即破裂,也会影响试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对吸样前、后的试管进行明显分辨且能有效排出残余水、安全性高的试管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试管架,包括上层板、下层板、两个竖直平行的支撑板以及竖直隔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垂直相连,所述竖直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之间,所述竖直隔板将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及两个竖直平行的支撑板围成的空间分隔为第一试管放置区和第二试管放置区;所述上层板上开设多个供试管插入的试管孔,位于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的所述上层板的正下方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插板;所述插板上设置多个供试管底部插入的通孔。

位于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的所述支撑板由上至下设置多个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插孔,所述竖直隔板上对应设置多个供所述插板的一端放置在上面的限位凸起。

所述通孔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通孔的最大内径等于所述试管孔的内径。

所述通孔内可拆卸设置弹性橡胶圈。

在所述第一试管放置区,所述下层板上对应所述试管孔的位置设置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通过第一排水槽连接所述下层板的边缘。

在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所述下层板上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通过第二排水槽连接所述下层板的边缘。

所述第一排水槽靠近所述第一凹陷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下层板边缘的一端。

所述第二排水槽靠近所述第二凹陷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下层板边缘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管架,通过在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之间设置竖直隔板,以将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及两个竖直平行的支撑板围成的空间分隔为第一试管放置区和第二试管放置区,进一步在所述上层板上开设多个供试管插入的试管孔,位于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的所述上层板的正下方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插板;使用时,吸样前,将试管通过位于第一试管放置区的试管孔插入,这时试管的底端位于所述下层板上;吸样后,将试管通过位于第二试管放置区的试管孔插入,直到所述试管的底端到达所述插板后,将所述试管向下按以使得所述试管的底端插入所述插板的通孔内进行固定,避免由于试管大部分位于上层板的上方造成试管容易晃动的问题发生,并且吸样前和吸样后的试管有明显的高度之差,容易区分,能避免错误吸样或重复吸样,省时省力。此外,根据试管的长度以及吸取样品的不同,来调节所述插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不仅使得吸样后试管与吸样前相比具有明显高度之差,还能够确保吸样后试管能够在第二试管放置区进行稳定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放置有试管的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没有放置试管的试管架的侧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下层板的俯视图。

图中:1-上层板,11-试管孔,12-试管,13-插板,131-通孔,132-弹性橡胶圈,2-下层板,21-第一凹陷,22-第一排水槽,23-第二凹陷,24-第二排水槽,3-支撑板,31-插孔,4-竖直隔板,41-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管架,包括上层板1、下层板2、两个竖直平行的支撑板3以及竖直隔板4,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3垂直相连,所述竖直隔板4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层板1与所述下层板2之间,所述竖直隔板4将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及两个竖直平行的支撑板3围成的空间分隔为第一试管放置区和第二试管放置区;所述上层板1上开设多个供试管12插入的试管孔11,位于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的所述上层板1的正下方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插板13;所述插板13上设置多个供试管12底部插入的通孔13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管架在使用时,吸样前,将试管12通过位于第一试管放置区的试管孔11插入,这时试管12的底端位于所述下层板2上;吸样后,将试管12通过位于第二试管放置区的试管孔11插入,直到所述试管12的底端到达所述插板13后,将所述试管12向下按以使得所述试管12的底端插入所述插板13的通孔131内进行固定,避免由于试管12大部分位于上层板1的上方造成试管12容易晃动的问题发生,并且吸样前和吸样后的试管12有明显的高度之差,容易区分,能避免错误吸样或重复吸样,省时省力。此外,根据选用试管12的长度以及吸取样品的不同,来调节所述插板1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不仅使得吸样后试管12与吸样前相比具有明显高度之差,还能够确保吸样后试管12能够在第二试管放置区进行稳定放置。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位于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的所述支撑板3由上至下设置多个供所述插板13插入的插孔31,所述竖直隔板4上对应设置多个供所述插板13的一端放置在上面的限位凸起41,这样将所述插板3经所述插孔31插入后,一端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41的上方,另一端插设固定于所述插孔31内,所述插板13的另一端可以伸出所述插孔31(见图1和图2),也可以不伸出所述插孔31,从而方便调节所述插板1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的同时,也能实现所述插板13的稳定放置。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通孔13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通孔131的最大内径等于所述试管孔11的内径;从而在将所述试管12向下插入的过程中,有利于使得所述试管12底部直接滑入所述通孔131内,并进行固定。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通孔131内可拆卸设置弹性橡胶圈132,从而在将试管12的下端向下插入通孔131内时,所述弹性橡胶圈132对试管12的底端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试管放置区,所述下层板2上对应所述试管孔11的位置设置第一凹陷21,所述第一凹陷21通过第一排水槽22连接所述下层板2的边缘;在所述第二试管放置区,所述下层板2上对应所述通孔131的位置设置第二凹陷23,所述第二凹陷23通过第二排水槽24连接所述下层板2的边缘;从而能及时排出洗刷试管12后,滴落在第一凹陷21和第二凹陷23中的残留水,安全性高。

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排水槽22靠近所述第一凹陷21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下层板2边缘的一端;所述第二排水槽24靠近所述第二凹陷23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下层板2边缘的一端,进一步有利于残留水的有效排出,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