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干式恒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385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干式恒温器。



背景技术:

干式恒温器取代了传统的水浴加热方式,新型的数控金属加热方式可广泛应用于酶制剂反应,血清灭活试验,Rh血样研究,交叉配血,以及胆固醇的鉴定检测等多个领域。然而,现有的实验室专用的干式恒温器一般由恒温器主体和放置平台组成,其中部分产品在放置平台上设有可盖合的盖体,但这种设计的恒温效率较低效果欠佳,金属导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容易从没有盖体的放置平台或没有保温装置的放置平台上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干式恒温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干式恒温器,其包括恒温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恒温器主体上面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放置平台和位于放置平台上方的平台盖体,所述平台盖体与放置平台铰接,所述平台盖体可与放置平台盖合形成密闭区间,所述操作台还包括埋设于放置平台底部的第一导热装置和埋设于平台盖体内部的第二导热装置,所述第一导热装置与第二导热装置连接,所述恒温器主体通过第一导热装置与操作台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台还包括多个容置腔和多条凹槽,所述多个容置腔位于所述放置平台上并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多条凹槽位于所述平台盖体上,所述凹槽的位置和数量与容置腔的列数相对应。具体地,一般实验样品放置于放置平台后,相对放置平台所在水平面突起,因此所述凹槽的设置时为了避开实验样品突出放置平台的部分,使平台盖体可与放置平台实现密闭盖合,从而可对实验样品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及恒温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盖体上设有隔热手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温器主体还包括外盖体,所述外盖体与恒温器主体铰接。具体地,外盖体具有一定保温功能,使整个干式恒温器在操作过程中恒温效果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盖体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操作台的结构优化,将第一导热装置和第二导热装置分别埋设在放置平台内部和平台盖体内部,利用放置平台和平台盖体盖合形成密封空间,可对位于放置平台上的实验样品实现全方位加热及恒温,且操作过程的效率高、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验样品干式恒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高效干式恒温器,其包括恒温器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恒温器主体1上面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放置平台21和位于放置平台21上方的平台盖体22,所述平台盖体22与放置平台21铰接,所述平台盖体22可与放置平台21盖合形成密闭区间,所述操作台还包括埋设于放置平台21底部的第一导热装置和埋设于平台盖体22内部的第二导热装置,所述第一导热装置与第二导热装置连接,所述恒温器主体1通过第一导热装置与操作台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还包括多个容置腔211和多条凹槽221,所述多个容置腔211位于所述放置平台21上并呈矩形阵列设置,所述多条凹槽221位于所述平台盖体22上,所述凹槽221的位置和数量与容置腔211的列数相对应。具体地,一般实验样品放置于放置平台21后,相对放置平台21所在水平面突起,因此所述凹槽221的设置时为了避开实验样品突出放置平台21的部分,使平台盖体22可与放置平台21实现密闭盖合,从而可对实验样品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及恒温操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平台盖体22上设有隔热手柄222。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恒温器主体1还包括外盖体11,所述外盖体11与恒温器主体1铰接。具体地,外盖体11具有一定保温功能,使整个干式恒温器在操作过程中恒温效果更好。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盖体11上设有把手11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