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纸机支撑结构及防刀轴撑开的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1456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碎纸机支撑结构及防刀轴撑开的碎纸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纸机领域,尤其涉及防止碎纸机的刀轴弯曲的碎纸机支撑结构及碎纸机。



背景技术:

在知识的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保密意识越来越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会有文件纸张需要销毁,从而防止他人获得文件上所记载的资料。相应的对各种废弃的纸质等薄片类介质,采用粉碎处理后才当垃圾扔掉。不同的碎纸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如果是一般性的办公场合则选择段状、粒状、丝状、条状就可以了。但如果是用到一些对保密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就一定要用到沫状的。于是目前各种各样的碎纸机,在办公室内得到广泛地利用。

然而,碎纸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往往因为刀轴受到挤压力而向外侧撑开,故一般在碎纸机中设置相应的刀轴支撑机构,然而现有的刀轴支撑机构要不结构复杂,要不只能从左右两侧对刀轴进行支撑,而在刀轴的上下侧不能实现有效支撑。

故,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碎纸机支撑结构及碎纸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碎纸机支撑结构及碎纸机。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纸机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架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四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加强块、沿所述加强块的第一纵向边沿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辅强块,四个所述支撑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向,且所述安装架的左上、右上的两所述支撑件的加强块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并位置相对,所述安装架的左下、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的加强块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并位置相对,所述安装架的左上、左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辅强块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并位置相对,所述安装架的右上、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辅强块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并位置相对,以使四个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一个支撑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固定碎纸机,结构稳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将四个支撑件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件分布设于安装架的两侧,即一侧两个支撑件,两个支撑件位置对应设置,在安装时,可以调节两个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支撑区的大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碎纸机构,且可以依据实际需要以及碎纸机导纸包的材料调节支撑区上下左右的大小,适用性广。

较佳地,所述安装架左上、左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组成一组加强件,所述安装架右上、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组成另一组加强件,所述加强块的第二纵向边沿向所述安装架外侧弯折并水平延伸形成第二辅强块,所述第二纵向边沿与所述第一纵向边沿位置相对,每一组所述加强件中的两个第二辅强块位置相对并具有一定间隙。第二辅强块进一步增加安装架的结果以及固定碎纸机的加强力。

具体地,每一所述加强件的两所述第二辅强块以一定间距位置相对并分别设有对应的固定孔。

更具体地,位置相对的两所述第二辅强块的固定孔与一螺钉配合连接,以使位置相对的两所述辅强块固定在一起,该方案使得一个加强件里的两个支撑件连接在一起,增加支撑结构的稳固性。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辅强块的纵向边沿上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一卷圆边,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卷圆边配合的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伸入所述第一卷圆边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第一卷圆边和第一固定轴的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支撑件安装方便,而第一卷圆边还进一步加强了支撑件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辅强块的纵向边沿上向所述安装外侧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二卷圆边,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二卷圆边配合的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伸入所述第二卷圆边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第二卷圆边增加了支撑件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加强块的第二纵向边沿向所述安装架外侧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三卷圆边,所述第二纵向边沿与所述第一纵向边沿相对,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三卷圆边配合的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三固定轴伸入所述第三卷圆边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第三卷圆边增加了支撑件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的前后两端上分布固定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该方案便于支撑件的安装,且安装稳固。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刀轴撑开的碎纸机,包括壳体、碎纸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碎纸机构连通的进纸口,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如上述碎纸机支撑结构所示,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碎纸机构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碎纸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区内,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的加强块从左右两侧固定所述碎纸机构,所述安装上下两侧的第一辅强块从上下两侧固定所述碎纸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固定碎纸机,结构稳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将四个支撑件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件分布设于安装架的两侧,即一侧两个支撑件,两个支撑件位置对应设置,在安装时,可以调节两个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支撑区的大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碎纸机构,且可以依据实际需要以及碎纸机导纸包的材料调节支撑区上下左右的大小,适用性广。

具体地,所述碎纸机还包括碎卡固定架和碎卡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碎卡机构连通的进卡口,所述碎卡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安装架一侧,所述碎卡机构安装于所述碎卡固定架上,所述安装架左上、左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组成一组加强件,所述安装架右上、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组成另一组加强件,所述加强块的第二纵向边沿向所述安装架外侧弯折并水平延伸形成第二辅强块,所述第二纵向边沿与所述第一纵向边沿位置相对,每一组所述加强件中的两个第二辅强块位置相对并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碎卡固定架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安装架一侧的两个第二辅强块卡合连接的凹槽。该方案不但使得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碎纸和碎卡两种功能,而且将碎卡固定架和支撑件连接起来,增加了碎纸机内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碎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碎纸机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述碎纸机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述支撑机构的截面图。

图6是图4中所述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所述支撑机构的截面图。

图7c是图7a中所述支撑机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所述支撑机构的截面图。

图8c是图8a中所述支撑机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界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碎纸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防刀轴撑开的碎纸机100,包括壳体10、碎纸机构12、驱动机构13和支撑机构,所述壳体10上设有与所述碎纸机构12连通的进纸口101,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架11和四个支撑件21,四个支撑件21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上并从四个方向围成一个支撑区20,所述安装架11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碎纸机构12和驱动机构13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上且所述碎纸机构12位于所述支撑区20内,所述支撑件21从左右上下四个方向支撑碎纸机构12,以防止碎纸机构12的刀轴撑开或弯曲。

参考图2和图3,所述碎纸机100还包括碎卡固定架14和碎卡机构15,所述壳体10上设有与所述碎卡机构15连通的进卡口102,所述碎卡固定架14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安装架11一侧,所述碎卡机构15安装于所述碎卡固定架14上。

参考图4至图5,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架11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上的四个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包括加强块211、沿所述加强块211的第一纵向边沿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辅强块212,四个所述支撑件21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方向,且所述安装架11的左上、右上的两所述支撑件21的加强块211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11的上下两侧并位置相对,所述安装架11的左下、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21的加强块211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11的左右两侧并位置相对,所述安装架11的左上、左下的两所述支撑件21的第一辅强块212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11的上下两侧并位置相对,所述安装架11的右上、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21的第一辅强块212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11的上下两侧并位置相对,以使四个所述支撑件21之间形成一个支撑区20。本实用新型将四个支撑件21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件21分布设于安装架11的两侧,即一侧两个支撑件21,两个支撑件21位置对应设置,在安装时,可以调节两个支撑件21之间的距离来调整支撑区20的大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碎纸机构12,且可以依据实际需要以及碎纸机导纸包的材料调节支撑区20上下左右的大小,适用性广。

较佳地,所述安装架11左上、左下的两所述支撑件21组成一组加强件,所述安装架11右上、右下的两所述支撑件21组成另一组加强件,所述加强块211的第二纵向边沿向所述安装架11外侧弯折并水平延伸形成第二辅强块213,所述第二纵向边沿与所述第一纵向边沿位置相对,每一组所述加强件中的两个第二辅强块213位置相对并具有一定间隙。第二辅强块213进一步增加安装架11的结果以及固定碎纸机的加强力。

具体地,每一所述加强件的两所述第二辅强块213以一定间距位置相对并分别设有对应的固定孔31。参考图4,位置相对的两所述第二辅强块213的固定孔31与一螺钉30配合连接,以使位置相对的两所述辅强块固定在一起,该方案使得一个加强件里的两个支撑件21连接在一起,增加支撑机构的稳固性。其中,所述固定孔31为螺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一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厚度与两第二辅强块213之间的间隙相匹配,所述固定板为外壳10引出的一个支板或者是与安装架11固定的板材,所述加固板的边沿设有与所述固定块31对应的通孔,所述加固板伸入两第二辅强块213之间的间隙,并通过螺钉一次穿过一固定孔31、通孔和另一固定孔31从而将加固板固定在两第二辅强块213之间。

参考图4至图6,所述支撑件21的前后两端上分布固定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安装架11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支撑件21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1上。该方案便于支撑件21的安装,且安装稳固。

参考图7a至图7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21a中,所述加强块211的第二纵向边沿向所述安装架11外侧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三卷圆边221,所述第二纵向边沿与所述第一纵向边沿相对,所述安装架11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三卷圆边221配合的第三固定轴41,所述第三固定轴41伸入所述第三卷圆边221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21a,第三卷圆边增加了支撑件21a的强度。即,使用第三卷圆边221代替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辅强块213。

其中,为了使得支撑件21a安装的更加稳定,在支撑件21a的第一辅强块212的两端凸设有两个卡合片,所述安装架11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合片对应的卡合孔,所述支撑件21a安装于安装架11上时,第三固定轴41伸入第三卷圆边221中,卡合片伸入卡合孔中,以使卡合片和第三卷圆边221从上学两个方向将支撑件21a固定于安装架11上。

参考图8a至图8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支撑件21b中,所述第一辅强块212的纵向边沿上向所述安装外侧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二卷圆边222,所述安装架11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二卷圆边222配合的第二固定轴42,所述第二固定轴42伸入所述第二卷圆边222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21b,第二卷圆边222增加了支撑件21b的强度。即,相对于第二实施例,在第一辅强块212的边沿形成了一起到加强安装作用的卷圆边。且第三卷圆边221与第二卷圆边222配合,从上下两个方向固定支撑件21b,使得支撑件21b无需其他部件进行辅助安装,安装稳定且无需螺钉固定。

参考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支撑件21c中,所述第一辅强块212的纵向边沿上向所述安装外侧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二卷圆边222,所述安装架11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二卷圆边222配合的第二固定轴42,所述第二固定轴42伸入所述第二卷圆边222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21b,第二卷圆边222增加了支撑件21c的强度。所述第二辅强块213的纵向边沿上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一卷圆边223,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卷圆边223配合的第一固定轴43,所述第一固定轴43伸入所述第一卷圆边223的中空区域并固定所述支撑件21c,第一卷圆边223加强了支撑件21c的强度,且第一卷圆边223与第二卷圆边222配合,从上下两个方向固定支撑件21c,使得支撑件无需其他部件进行辅助安装,安装稳定且无需螺钉固定。

参考图10,在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碎卡固定架14a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安装架11一侧的两个第二辅强块213卡合连接的凹槽141。该方案将碎卡固定架14a和支撑件21连接起来,增加了支撑件21对刀轴的固定作用,以及使得碎卡机构15安装的更加稳固,且简化了碎卡固定架14a的安装结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