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447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化铝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磷化铝的生产方法为,将赤磷与铝粉通过充分的混合之后,然后将其倒入反应室内进行压紧,点火反应生成磷化铝物质,然后将反应之后的磷化铝块状再一次进行粉碎,最后得到磷化铝颗粒,在这个生产过程中,混合是十分关键且重要的步骤,一旦因为混合不均匀,反应效果就会大大折扣,不但会影响成品质量,而且还会对原材料造成浪费,传统的混合方式大多采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这样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某一种物料大量聚集在一起,不能充分混合,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四次混合,能够使赤磷与铝粉的混合程度大大提高,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有助于最后的反应,不但提到了成品的质量,还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浪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包括支架与筒体,所述筒体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筒体内壁两侧设有若干个物料喷口,所述物料喷口呈交错式排列,所述筒体内设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桨、风叶片与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与风叶片之间设有振动筛,所述筒体上设有振动槽,所述振动筛卡和在振动槽内,所述振动筛上设有通孔,所述中心转轴穿过通孔,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筒体底部,所述筒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滚轮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直径大于中心转轴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槽内设有橡胶皮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上设有观察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物料喷口分别将赤磷与铝粉喷射进入筒体,喷射进去的原料会撞击到筒体内壁,就会散开来,由于物料喷口是交错式排列,所以在喷射进入之后就会产生第一次混合,紧接着物料就会落入到振动筛上,通过振动筛的振动与第一搅拌桨的搅拌,就会形成第二次混合,然后物料会从振动筛落下,通过风叶片的扇动,物料就会到处飞扬,这样就形成了第三次混合,最后物料会落入到筒体底部,通过筒体底部的第二搅拌桨搅拌就会形成第四次混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四次混合,能够使赤磷与铝粉的混合程度大大提高,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有助于最后的反应,不但提到了成品的质量,还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浪费,整体设计简洁实用,造价成本较低,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心转轴与振动筛俯视图;

图中:1-支架;2-筒体;3-物料喷口;4-中心转轴;5-第一搅拌桨;6-风叶片;7-第二搅拌桨;8-振动筛;9-振动槽;10-通孔;11-出料口;12-滚轮;13-滚轮锁;14-橡胶皮垫;15-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用于生产磷化铝的混合装置,包括支架1与筒体2,所述筒体2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筒体2内壁两侧设有若干个物料喷口3,所述物料喷口3呈交错式排列,所述筒体2内设有中心转轴4,所述中心转轴4上设有第一搅拌桨5、风叶片6与第二搅拌桨7,所述第一搅拌桨5与风叶片6之间设有振动筛8,所述筒体2上设有振动槽9,所述振动筛8卡和在振动槽内,所述振动筛8上设有通孔10,所述中心转轴4穿过通孔10,所述第二搅拌桨7位于筒体底部2,所述筒体2底部设有出料口11;所述支架1底部设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上设有滚轮锁13,便于移动;所述通孔10直径大于中心转轴4直径;所述振动槽9内设有橡胶皮垫14,起到缓冲作用;所述筒体2上设有观察口15,便于观察混合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物料喷口3分别将赤磷与铝粉喷射进入筒体2,喷射进去的原料会撞击到筒体2内壁,就会散开来,由于物料喷口3是交错式排列,所以在喷射进入之后就会产生第一次混合,紧接着物料就会落入到振动筛8上,通过振动筛8的振动与第一搅拌桨5的搅拌,就会形成第二次混合,然后物料会从振动筛8落下,通过风叶片6的扇动,物料就会到处飞扬,这样就形成了第三次混合,最后物料会落入到筒体2底部,通过筒体2底部的第二搅拌桨7搅拌就会形成第四次混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