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551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刷漆工作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



背景技术:

刷漆是指将油漆涂覆在被漆物表面的一种常用工艺。油漆,是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油漆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甲苯二异氰酸脂(TDI)、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等,容易对刷漆的工人造成危害。现有的刷漆操作基于工人手工完成,工人需要先用刷子蘸上液态油漆,之后再使用刷子手动在被漆物表面进行涂抹,操作繁琐,需要不停蘸上油漆,动作机械性重复,长期以往,会使得手肘部位疲劳;同时工人近距离接触油漆,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手动刷漆操作繁琐、且直接接触漆雾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实现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同时降低对工人身体危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剪切装置的油漆容器,油漆容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盖子,所述盖子顶部设置有气嘴;所述油漆容器底部连通有“L”形的管道,所述管道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上设置阀门,所述水平段上连接有朝下的刷子,所述水平段上连接有刷子的一段管道底部等间距的分布有N个通孔,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刷子下方设置有长方形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长轴与所述水平段垂直,所述滑动槽上设置有平板、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线性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平板固定连接,线性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沿滑动槽的长轴方向。

针对现有技术中工人需要先用刷子蘸上液态油漆,之后再使用刷子手动在被漆物表面进行涂抹,操作繁琐,需要不停蘸上油漆,动作机械性重复,长期以往,会使得手肘部位疲劳;同时工人近距离接触油漆,容易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所述油漆容器用于装入液态的油漆,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剪切装置对油漆进行剪切,避免油漆长时间静止后变得粘稠、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所述油漆容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盖子。通过盖子对油漆容器上部进行密封,避免油漆挥发,造成空气污染与油漆浪费,同时盖子通过螺纹连接,能够方便的打开,进行油漆的添加。所述盖子顶部设置有气嘴,使用者可以通过气嘴,向盖子内部打入空气,使得油漆容器内的气压升高,利用升高的气压挤压其中的液态油漆,使液态油漆快速的流入管道内,从而提高油漆的进入速度,确保油漆能够稳定快速的进入管道内。所述管道分为竖直段和水平段,即是油漆容器底部连通至管道的竖直段,之后管道拐弯成水平,竖直段与水平段共同构成“L”形的管道。所述竖直段上设置阀门,用以控制管道的畅通与否,阀门打开时,油漆容器内的液态油漆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向下流动。所述水平段上连接有朝下的刷子,连接有刷子的一段管道底部等间距的分布有N个通孔,从管道内流动而来的油漆流至所述通孔处,在重力作用下从通孔处向下流动,流至所述刷子上,从而将刷子浸湿,使刷子能够自动的不停补充油漆,避免了工人需要不停蘸油漆的繁琐工作。所述通孔大于等于三个,即是至少在刷子两端与中间位置分别设置通孔,以确保对刷子整体的润湿,通孔数量越多,对刷子的浸湿速度越快,刷子上油漆的补充速度也就越快。此外,所述刷子下方设置有长方形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长轴与所述水平段垂直,滑动槽上设置有平板、线性驱动装置,将被漆物放置在所述平板上,通过线性驱动装置驱动平板在滑动槽内进行来回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被漆物来回穿过刷子的刷毛,即能使被漆物表面充分涂覆上油漆,从而实现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的目的。所述线性驱动装置如现有的电动推杆、电机、液压缸等均能实现。通过远程端控制线性驱动装置的运动属于现有常用的机电技术,因此使工人站在远处控制线性驱动装置,即能达到工人远距离的完成刷漆工作的效果,从而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同时降低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进一步的,所述剪切装置为搅拌器。剪切装置用于保持油漆容器内漆料的流动性,避免其静止后产生较强静切力。搅拌器是用于混合搅拌的现有装置,用于本申请中能够满足对液态油漆的剪切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气嘴为英式气嘴。英式气嘴结构简单,便于更换与修理,对于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气压要求较低的使用工况而言,英式气嘴最能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线性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是能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通过直线电机能够轻松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平板在滑动槽内来回运动的功能。直线电机不需要经过中间转换机构而直接产生直线运动,使结构大大简化,运动惯量减少,动态响应性能和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可靠性,节约了成本,使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和维护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在油漆容器底部连通有“L”形的管道,在管道的水平段上连接有朝下的刷子,连接有刷子的一段管道底部等间距的分布有N个通孔,从管道内流动而来的油漆流至所述通孔处,在重力作用下从通孔处向下流动,流至所述刷子上,从而将刷子浸湿,使刷子能够自动的不停补充油漆,避免了工人需要不停蘸油漆的繁琐工作,从而实现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在滑动槽上设置有平板、线性驱动装置,将被漆物放置在所述平板上,通过线性驱动装置驱动平板在滑动槽内进行来回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被漆物来回穿过刷子的刷毛;使工人站在远处控制线性驱动装置,即能达到工人远距离的完成刷漆工作的效果,从而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同时工人不直接接触油漆或漆雾,降低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3、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所述油漆容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盖子,所述盖子顶部设置有气嘴,通过气嘴向盖子内部打入空气,使得油漆容器内的气压升高,利用升高的气压挤压其中的液态油漆,使液态油漆被动的进入管道内,从而提高液态油漆的进入速度,确保油漆能够稳定快速的进入管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油漆容器,2-管道,21-竖直段,22-水平段,3-阀门,4-通孔,5-剪切装置,6-刷子,7-滑动槽,8-盖子,9-气嘴,10-平板,11-线性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避免漆雾危害的自动刷漆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剪切装置5的油漆容器1,油漆容器1上设置有螺纹连接的盖子8,所述盖子8顶部设置有气嘴9;所述油漆容器1底部连通有“L”形的管道2,所述管道2分为竖直段21和水平段22,所述竖直段21上设置阀门3,所述水平段22上连接有朝下的刷子6,所述水平段22上连接有刷子6的一段管道2底部等间距的分布有N个通孔4,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刷子6下方设置有长方形的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的长轴与所述水平段22垂直,所述滑动槽7上设置有平板10、线性驱动装置11,所述线性驱动装置11的驱动端与平板10固定连接,线性驱动装置11的驱动方向沿滑动槽7的长轴方向。所述剪切装置5为搅拌器。所述气嘴9为英式气嘴。所述线性驱动装置11为直线电机。

所述油漆容器1用于装入液态的油漆,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剪切装置5对油漆进行剪切,避免油漆长时间静止后变得粘稠、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通过盖子8对油漆容器1上部进行密封,避免油漆挥发,造成空气污染与油漆浪费,同时盖子8通过螺纹连接,能够方便的打开,进行油漆的添加。所述盖子8顶部设置有气嘴9。由于盖子8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好的盖子8密封性良好,使用者可以通过气嘴9,向盖子8内部打入空气,使得油漆容器1内的气压升高,利用升高的气压挤压其中的液态油漆,使液态油漆被动的进入管道2内,从而提高液态油漆的进入速度,确保油漆能够稳定快速的进入管道2内。所述油漆容器1底部连通有“L”形的管道2,所述管道2分为竖直段21和水平段22,即是油漆容器1底部连通至管道2的竖直段21,之后管道2拐弯成水平,竖直段21与水平段22共同构成L形的管道2。所述竖直段21上设置阀门3,用以控制管道2的畅通与否,阀门3打开时,油漆容器1内的液态油漆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向下流动。所述水平段22上连接有朝下的刷子6,连接有刷子6的一段管道2底部等间距的分布有N个通孔4,从管道2内流动而来的油漆流至所述通孔4处,在重力作用下从通孔4处向下流动,流至所述刷子6上,从而将刷子6浸湿,使刷子6能够自动的不停补充油漆,避免了工人需要不停蘸油漆的繁琐工作。所述通孔4大于等于三个,即是至少在刷子6两端即中间位置设置三个通孔4,以确保对刷子6整体的润湿,通孔4数量越多,对刷子6的浸湿速度越快,刷子6上油漆的补充速度也就越快。此外,所述刷子6下方设置有长方形的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的长轴与所述水平段22垂直,滑动槽7上设置有平板10、线性驱动装置11,将被漆物放置在所述平板10上,通过线性驱动装置11驱动平板在滑动槽7内进行来回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被漆物来回穿过刷子6的刷毛,即能使被漆物表面充分涂覆上油漆,从而实现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的目的。通过远程端控制线性驱动装置11的运动属于现有常用的机电技术,因此使工人站在远处控制线性驱动装置11,即能达到工人远距离的完成刷漆工作的效果,从而减轻刷漆工人工作量,同时降低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