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式捏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77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翻盖式捏合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浆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盖式捏合机。



背景技术:

铝银浆的生产流程包括球磨制片、过筛分级、离心、压滤、捏合等工序,其中捏合工序是指通过捏合机将压滤过后的半固体成型的铝银浆与助剂(增艳、防腐助剂)捏合混匀后得到产品。现有的捏合机在进料、出料以及清理捏合机内部时均需要人工直接操作开启和关闭盖子,但是由于捏合机本身内部压力比较大,所以配备的盖子会比较厚重,开关盖时往往需要几个人配合,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人力成本消耗较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捏合机的人工开罐盖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开关盖的翻盖式捏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捏合机包括一缸体和一搅拌机构,所述缸体包括一主体和一可盖合在所述主体上的翻盖,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体内的搅拌组件和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其还包括一开盖机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一支撑柱、一液压气缸和一摆臂,所述支撑柱固设于所述缸体一侧,所述液压气缸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摆臂一端与所述翻盖的侧边连接,所述摆臂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气缸的可向上下伸缩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摆臂中间部位铰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开盖机构,可实现所述翻盖式捏合机的自动开关盖。开盖时,所述液压气缸向下收缩活塞杆,所述摆臂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一端将下移,由杠杆作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将上抬,进而带动所述翻盖打开。相反的,封盖时,所述活塞杆向上伸出,所述摆臂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一端将上移,而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将下摆,进而带动所述翻盖下落盖合在所述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中间部位向下凸出形成支撑角,所述支撑角铰接在所述支撑柱顶部。以此所述摆臂短且厚重,可使所述开盖机构更加紧凑稳定,进而使得开关盖的操作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盖顶部还设有进料口和加油口。通过所述进料口可通入待捏合的浆料,通过所述加油口可加入溶剂或其他助剂,不用再频繁开关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并排安装在所述主体内位于中部的一第一旋桨和一第二旋桨,所述第一旋桨和所述第二旋桨的两端分别枢接于固定在所述缸体两端的轴承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搅拌电机、一减速机、一第一齿轮和一第二齿轮,所述减速机一端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桨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旋桨的后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旋桨后端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所述翻盖的开启和关闭均通过所述开盖机构自动操作完成,所述开盖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并采用液压气缸作为驱动,不再需要人力直接操作笨重的翻盖,有效减少人工繁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所述摆臂的支撑角的设置使得所述摆臂短且厚重,使得所述开盖机构更加紧凑稳定,进而使得开关盖的操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捏合机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捏合机的开盖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捏合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捏合机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翻盖式捏合机,其包括底座、缸体、搅拌机构、出料机构和开盖机构。

其中,底座起固定作用,包括平面底板101。

缸体安装在平面底板101上,由主体111和翻盖112组成。如图2所示,主体111底面分为三个与主体111中轴线平行的下凸的弧面,中间的为曲率半径小的第一弧面111a,两边的为曲率半径大的两第二弧面111b。如图3所示,主体111前端近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出料口111c。主体111两边侧壁外部和底面外部设有金属管111d,金属管111d通过固定纽扣111e固定紧贴于主体111的两边侧壁外部和底面外部,并垂直于主体111的中轴线呈折回状均匀排列,金属管111d两端通过水管与循环泵和蓄水装置连接形成循环水系统。翻盖112上面设有进料口112a和加油口112b。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组件和驱动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并排安装在缸体主体111内位于中部的第一旋桨121和第二旋桨122,第一旋桨121和一第二旋桨122分别与两第二弧面111b同轴线且相匹配,两端分别枢接于固定在主体111两端的轴承中。驱动组件包括减速机123、搅拌电机124、第一齿轮125和第二齿轮126。减速机123和搅拌电机124固定在平面底板101上,减速机123的一端通过传动皮带与搅拌电机12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桨121的后端连接。第一齿轮125固定在第一旋桨121的后端,第二齿轮126固定在第二旋桨122的后端并与第一齿轮125啮合。

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螺杆131和螺杆电机132。出料螺杆131上绕设有螺旋叶片,用于挤出浆料。出料螺杆131安装在主体111内近底部的中间位置并与第一弧面111a同轴线相匹配,前端伸入出料口111c,后端枢接于固定在主体111后端的轴承中并通过传动皮带与螺杆电机132连接。

开盖机构包括支撑柱141、液压气缸142和摆臂143,支撑柱141固定在平面底板101上并位于主体111一侧,液压气缸142竖直固定于支撑柱141远离主体111的一侧,摆臂143一端与翻盖112的侧边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气缸142的可向上下伸缩的活塞杆连接,摆臂143中间部位向下凸出形成支撑角,支撑角铰接在支撑柱141顶部。

工作原理

开盖和封盖:开盖时,液压气缸142向下收缩活塞杆,摆臂143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将下移,由杠杆作用,摆臂143的另一端将上抬,进而带动翻盖112打开。相反的,封盖时,液压气缸14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摆臂143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将上移,而摆臂143的另一端将下摆,进而带动翻盖112下落盖合在主体111上。翻盖112的开启和关闭均通过机械操作完成,不再需要人力直接操作笨重的翻盖112。

浆料的捏合:浆料可通过进料口112a导入或者开盖后直接加入,其他溶剂或者添加剂还可通过加油口112b添加,进料完成后开启搅拌电机124,搅拌电机124驱动减速机123运转,进而驱动第一旋桨121和第一齿轮125转动,而和第一齿轮125啮合的第二齿轮126带动第二旋桨122同时跟着旋转,这样第一旋桨121和第二旋桨122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对浆料进行捏合。由于第一旋桨121和第二旋桨122与第二弧面111b相匹配,搅拌时可避免出现死角,搅拌更加均匀,利于提高浆料的捏合质量。搅拌捏合时,开启循环泵向金属管111d中通入冷却水即可实时吸收转移捏合机运转过程产生的热量,避免主体111内部温度过高。

出料:浆料捏合完成后,开启螺杆电机132,将驱动出料螺杆131旋转,出料螺杆131上的螺旋叶片将浆料向前挤压,而第一弧面111a和出料螺杆131相匹配,对浆料可起到导向作用,减少浆料的横向溢流,从而更加集中地从前端的出料口111c挤出,有效提高出料速度。通过该出料机构可实现自动出料,无需人工挖料或铲料,也无需频繁开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