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长寿命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773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流量长寿命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大流量长寿命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水过滤技术领域中,卷式反渗透膜元件通常包括中心管、膜袋和进水格网;中心管中形成水腔,中心管的侧壁上设置多个过水孔,该过水孔与水腔连通;膜袋卷绕在中心管上,而且,膜袋与膜袋之间设置进水格网,即相邻的膜袋之间通过进水格网分隔形成进水通道;膜袋由上层反渗透膜、下层反渗透膜以及置于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之间的导流布组成,该导流布通过中心管的过水孔与水腔连通,导流布置于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之间形成纯水流道,纯水流道连通中心管的水腔,然后在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四周进行U型打胶。

在过滤水时,水流由膜袋之间通过进水格网形成的进水通道进入,经上层反渗透膜和下层反渗透膜进入膜袋的导流布,经上层反渗透膜和下层反渗透膜过滤的水流由导流布引流至中心管的水腔中。然而,所述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的缺陷在于:单位时间内的纯水产水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容易出现浓差极化效应,使得污垢容易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长寿命卷式反渗透膜元件,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纯水产水量,减少浓差极化效应,使污垢不易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大流量长寿命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膜袋和进水格网;中心管中形成水腔,中心管的侧壁上设置过水孔,该过水孔与水腔连通;膜袋卷绕在中心管上,膜袋与膜袋之间设置进水格网,膜袋内部通过中心管的过水孔与水腔连通;膜袋及进水格网上端为原水进水端,原水经膜袋过滤后进入中心管的水腔,膜袋及进水格网下端为浓水排放端;进水格网的原水进水端和浓水排放端的厚度大于进水格网的中间部分厚度,进水格网两端厚中间薄形成宽原水进水流道、窄中间进水流道和宽浓水排水流道。

进一步,进水格网的原水进水端和浓水排放端的每一格子的宽度大于进水格网的中间部分每一格子的宽度。

进一步,膜袋由上层反渗透膜、下层反渗透膜以及置于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之间的导流布组成,该导流布通过中心管的过水孔与水腔连通,原水经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过滤后进入导流布,由导流布引流至中心管的水腔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进水格网的原水进水端和浓水排放端的厚度大于进水格网的中间部分厚度,进水格网两端厚中间薄形成宽原水进水流道、窄中间进水流道和宽浓水排水流道。因此,有效增加进水通量,中间进水流道变窄可达到增压效果,提高单位时间内纯水产水量,且浓水出水端为宽流道结构,有效减少浓差极化效应,使污垢不易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反渗透膜元件,增加纯水流量的同时还可以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对于家庭净水行业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格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纯水流量对比测试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盐率对比测试图。

标号说明

中心管1

膜袋2 进水格网3

原水进水端31 浓水排放端32

中间部分33 封装胶带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8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大流量长寿命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1、膜袋2和进水格网3。

中心管1中形成水腔,中心管1的侧壁上设置过水孔,如图3所示,通常设置一排过水孔,该过水孔与水腔连通,图中未示出水腔。

膜袋2卷绕在中心管1上,膜袋2与膜袋2之间设置进水格网3,膜袋2内部通过中心管1的过水孔与水腔连通。如图6所示,膜袋2卷绕在中心管1上之后可以通过封装胶带4进行封装。

通常,膜袋2由上层反渗透膜、下层反渗透膜以及置于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之间的导流布组成,该导流布通过中心管1的过水孔与水腔连通,原水经上层反渗透膜与下层反渗透膜过滤后进入导流布,由导流布引流至中心管1的水腔中。

膜袋2及进水格网3上端为原水进水端,原水经膜袋2过滤后进入中心管1的水腔,膜袋2及进水格网3下端为浓水排放端。

如图5所示,进水格网3的原水进水端31和浓水排放端32的厚度大于进水格网3的中间部分33厚度,进水格网3两端厚中间薄形成宽原水进水流道、窄中间进水流道和宽浓水排水流道。

本实用新型进水格网3的原水进水端31和浓水排放端32的厚度大于进水格网的中间部分33厚度,进水格网3两端厚中间薄形成宽原水进水流道、窄中间进水流道和宽浓水排水流道。因此,有效增加进水通量,中间进水流道变窄可达到增压效果,提高单位时间内纯水产水量,如图7所示,且浓水出水端为宽流道结构,有效减少浓差极化效应,,如图8所示,使污垢不易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反渗透膜元件,增加纯水流量的同时还可以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进水格网3的原水进水端31和浓水排放端32的每一格子的宽度大于进水格网3的中间部分33每一格子的宽度,使得进水格网3的原水进水端31水流渗透速度较快,进水格网3的中间部分33渗透速度较慢,而进水格网3的浓水排放端32水流渗透速度较快,从而使得水流快速进入反渗透膜进行过滤处理,增加单位时间的产水量,同时,浓水由进水格网3的浓水排放端32快速排出,浓水出水快,不容易粘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