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735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性淀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变性淀粉是一种新材料技术,即将原淀粉经过某种方法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原来的物理或化学特性。

在天然淀粉所具有的固有特性的基础上,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

一是为了适应各种工业应用的要求。如:高温技术(罐头杀菌)要求淀粉高温粘度稳定性好,冷冻食品要求淀粉冻融稳定性好,果冻食品要求透明性好、成膜性好等。二是为了开辟淀粉的新用途,扩大应用范围。如:纺织上使用淀粉;羟乙基淀粉、羟丙基淀粉代替血浆;高交联淀粉代替外科手套用滑石粉等。

目前现有干法变性淀粉生产工艺中均会用到液体试剂与宏观物料混合技术,目前该技术一般是将液体试剂通过滴加或喷加的方式进入高速旋转的物料中,搅拌混合一定时间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国内混合设备较多,混合原理基本相差不大,首先物料按配方比例经过计量后进入混合机,物料在带状螺旋叶片的推动下进行混合。外螺带将物料从一端推动,内螺带则使物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里层物料被推到一侧后由里向外翻滚,外层物料被推到另一侧后向里翻滚。物料在对流过程中二股物流相互渗透、变位而进行混合,在两侧翻滚过程中在进行混合,这样反复进行多次,最后通过出料控制机构将混合均匀后的物料从卸料门卸出。

该类方法由于液体试剂的添加量太小,对于相互反应的两种物料,会出现局部物料混合过多,大部分物料混合较少的问题,也就是混合不均,而导致产品反应程度不均匀,性能不稳定。而且此类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效率低,不能连续生产。特别是大容量的混合设备占地面积相对大,需要有坚固的基础。装料系数较小,所需的能耗大。

因此,开发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包括混料仓,所述混料仓水平设置,所述混料仓的轴线位置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壁上设置有分散叶片,所述转轴末端延伸至所述混料仓的外部,并动力连接电机,所述转轴与所述分散叶片内部中空,形成相互连通的微量试剂通道,所述分散叶片的表面开设有微量试剂分散孔,所述微量试剂通道外接微量试剂进料管,所述微量试剂进料管连接一定量蠕动泵;所述混料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混料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安装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微量试剂分散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散叶片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分散叶片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边角进行了圆角处理。

同时,还包括另一种形式的分散叶片,该种结构形式的分散叶片末端设置有倒三角形的搅拌翼,当然,该搅拌翼的周围也进行了圆滑的过渡处理。这种形式的分散叶片分布于靠近进料口位置的一段转轴表面。

另外,在靠近出料口位置的一段转轴表面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上不开设微量试剂分散孔。搅拌叶片主要起到搅拌出料的作用。

这样,进料后转轴上前部分的叶片能够加药和推进破碎,中部分推进破碎,后部分搅拌至出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微量试剂分散孔的孔径为0.3-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微量试剂进料管与所述微量试剂通道之间利用旋转接头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出料口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利用控制导线连接所述电磁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按配方比例计算后,固定微量试剂与宏观料的加入速度,微量试剂通过微量试剂分散孔在转轴的高速转动条件下加入,批量物料从上部经过流量计设定的速度后,微量试剂同步进入混料仓。在分散叶片的圆周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下,混合的物料进入同心环层,然后呈现柱塞状穿过混料仓,到达一定压力后经下料出口放料。

本实用新型在加药、推进、混合三个部分均为动态搅拌状态,混合器壁无残留物料。搅拌转速可达3000r/min,试剂添加比例降至千分之三时仍可得到仍可得到混合均匀的物料。前后下料的均匀性波动不超过5%。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的加入方式,改善了局部混合不均的缺陷,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且设备占地面积小,自动化操作,能耗相对较低,能连续混合,实现了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变性淀粉生产用微量试剂与宏观物料均匀混合装置,包括混料仓1,所述混料仓1水平设置,所述混料仓1的轴线位置转动安装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周壁上设置有分散叶片3,所述转轴2末端延伸至所述混料仓的外部,并动力连接电机4,所述转轴2与所述分散叶片3内部中空,形成相互连通的微量试剂通道5,所述分散叶片的表面开设有微量试剂分散孔6,所述微量试剂通道5外接微量试剂进料管7,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量试剂进料管7与所述微量试剂通道5之间利用旋转接头密封连接,所述微量试剂进料管7连接一定量蠕动泵8,利用定量蠕动泵8能够对加入的微量试剂进行定量的控制;所述混料仓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安装有流量计10;所述混料仓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出料口11安装电磁阀12。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微量试剂的均匀分散,所述微量试剂分散孔6均匀分布于所述分散叶片3表面。发明人也在长期的实践中论证得到,所述微量试剂分散孔6的孔径为0.3-0.5mm,这种结构下,对于变性淀粉使用的微量试剂能够起到最好的分散效果。

本实施例中,包括了两种结构形式的分散叶片。其中大部分的所述分散叶片横截面为三角形,且边角进行了圆角处理。

同时,还包括另一种形式的分散叶片,该种结构形式的分散叶片末端设置有倒三角形的搅拌翼,当然,该搅拌翼的周围也进行了圆滑的过渡处理。

分散叶片与转轴的结合位置利用法兰盘进行密封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11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3利用控制导线连接所述电磁阀12,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按配方比例计算后,固定微量试剂与宏观料的加入速度,微量试剂通过微量试剂分散孔在转轴的高速转动条件下加入,批量物料从上部经过流量计设定的速度后,微量试剂同步进入混料仓。在分散叶片的圆周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下,混合的物料进入同心环层,然后呈现柱塞状穿过混料仓,到达一定压力后经下料出口放料。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