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563阅读:20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捕捉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过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树脂捕捉器。



背景技术:

用树脂进行在线水处理的时候,当树脂的质量较差(强度不够)、水压扰动大(特别是高压扰动)、树脂筒壁破损时,树脂会进入整个水系统,对该系统的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装设树脂捕捉器。树脂捕捉器主要就是在离子交换器等装有树脂的设备出口附近的水系统管路上安装一个孔径比树脂小很多的滤网,并具有冲洗功能。当树脂经过时,可以被滤网拦截捕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树脂捕捉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脂捕捉器,包括壳体,壳体外侧设置有外壳,外壳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铁芯,铁芯内设置有绕组线圈,外壳两侧设置有端盖,壳体两端设置有封盖,左侧封盖上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通的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右侧封盖上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通的进液管,壳体上的外壳右侧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通出液管,壳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内还设置有清洗装置;

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孔,过滤筒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层,过滤筒外缘两端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与壳体内表面间隙配合,定位环的侧面与封盖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两侧的封盖挤紧定位环。

具体的,清洗装置包括轴,轴通过轴承与过滤筒两端的筒壁配合,轴上设置有永磁磁钢,永磁磁钢上设置有多个中心线与轴垂直的盲孔,盲孔内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底部与盲孔的孔底通过弹簧连接,滑动杆的顶部设置有刷毛。

具体的,过滤层为不锈钢绕丝滤元,不锈钢绕丝滤元间隙为0.02mm。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大幅减少下游流程性生产的设备的停机时间,从而有力的保障系统和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区域的放大图。

1过滤管 2出液管 3排污口 4排污阀 5外壳 6铁芯

7绕组线圈 8端盖 9封盖 10密封圈 11定位环 12永磁磁钢

13壳体 14过滤筒 15过滤层 16孔 17轴 18盲孔 19弹簧

20滑动杆 21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树脂捕捉器,包括壳体13,壳体13外侧设置有外壳5,外壳5与壳体13之间设置有铁芯6,铁芯6内设置有绕组线圈7,外壳两侧设置有端盖8,壳体13两端设置有封盖9,左侧封盖9上设置有与壳体13内部相通的排污管3,排污管3上设置有排污阀4,右侧封盖9上设置有与壳体13内部相通的进液管1,壳体13上的外壳5右侧设置有与壳体13内部相通出液管2,壳体13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内还设置有清洗装置。

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14,过滤筒14的筒壁上设置有孔16,过滤筒14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层15,过滤筒14外缘两端设置有定位环11,定位环11与壳体13内表面间隙配合,定位环11的侧面与封盖9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两侧的封盖9挤紧定位环11。

清洗装置包括轴17,轴17通过轴承与过滤筒14两端的筒壁配合,轴17上设置有永磁磁钢12,永磁磁钢12上设置有多个中心线与轴17垂直的盲孔18,盲孔18内设置有滑动杆20,滑动杆20的底部与盲孔18的孔底通过弹簧19连接,滑动杆20的顶部设置有刷毛21。

过滤层15为不锈钢绕丝滤元,不锈钢绕丝滤元间隙为0.02mm。

工作时,带有树脂颗粒的液体从进液管1中进入壳体13内的过滤装置中,带有树脂的液体经过过滤层15的过滤到达过滤筒14与壳体13构成的腔体并从出液管2流出。

当过滤层15捕捉过多的树脂时过滤层15容易阻塞,此时将铁芯6内的绕组线圈7通电,在绕组线圈7周围形成一个绕电机几何轴心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就会驱动轴17上的永磁磁钢12转动,在永磁磁钢12旋转的过程中滑动杆20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永磁磁钢12外缘运动直到滑动杆20上的刷毛21与过滤层15接触,在永磁磁钢12旋转的过程中对过滤层15进行清洗。清洗的过程中打开排污管3上的排污阀4将清洗来来的污水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