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693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我们平常所说的油漆只是其中的一种。指涂布于物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因早期的涂料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又称作油漆。现在合成树脂已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涂料并非液态,粉末涂料是涂料品种一大类,涂料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涂料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保护、装饰、掩饰产品的缺陷和其他特殊作用,提升产品的价值,而给板材施加涂料需要用到涂料设备。

但目前市场上板材涂料中使用的设备,在给板材施加涂料的过程中由于其刚性接触,刮刀的角度容易发生变化,影响涂料的施加质量,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给后续工作带来了麻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解决了刮刀装置刚性接触影响板材涂料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左支撑板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轴承,所述右支撑板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左支撑板底部的第一轴承和右支撑板底部的第二轴承并延伸至右支撑板底部的第二轴承的外侧,且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套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一转动辊,且第一齿轮和第一转动辊均位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靠近左支撑板一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穿过左支撑板中部的第一轴承并延伸至第一轴承的外部,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部插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左支撑板顶部的第一轴承、第二转动辊和右支撑板顶部的第二轴承并分别延伸至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侧,且第二转动辊位于第一转动辊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刮刀远离弹簧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后方设置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靠近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一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喷料口,且入料管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表面开设的凹槽的数量均为6个,且每个凹槽内部均设置有刮刀。

优选的,所述刮刀位于凹槽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斜面。

优选的,所述喷料口的数量为10-20个,且10-20个喷料口等距离排列在入料管正面的顶部和底部,且喷料口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背面的中部位于同一水平线。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宽度为刮刀宽度的1.3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弹簧和刮刀,将刚性接触转换为弹性接触,达到了防止对板材施加涂料时影响涂料质量的效果,通时利用弹簧,对板材凹凸不平处也可以填补到,使填充涂料更彻底,使用更加方便,节省材料以及节约后续加工时间。

(2)、该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通过设置弹簧以及对凹槽宽度的限定,在对板材涂抹涂料时,由于摩擦,弹簧和刮刀配合,使刮刀倾斜,同时通过对刮刀顶端的限定,增大了刮刀与板材的接触面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用更加方便,同时降低了刮刀的损坏速度,延长了刮刀的使用寿命。

(3)、该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同时对板材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涂料,提高了涂料效率,通过对喷料口的限定,喷料口直接对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喷料,使用更加方便,通过设置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对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进行支撑,同时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入料管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辊结构侧剖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杆、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电机、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第一连接杆、9第一齿轮、10第一转动辊、11第二齿轮、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齿轮、14第三连接杆、15第二转动辊、16凹槽、17弹簧、18刮刀、19入料管、20喷料口、21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板材加工涂料弹性刮刀装置,包括底座1,通过设置底座1,对其上机构进行支撑,底座1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通过设置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对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进行支撑,同时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滑落,第一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通过线路连接有外置的电源进行供电,同时通过设置外置的控制器进行控制电机5的开关,左支撑板3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轴承6,右支撑板4的侧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7,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远离电机5的一端穿过左支撑板3底部的第一轴承6和右支撑板4底部的第二轴承7并延伸至右支撑板4底部的第二轴承7的外侧,且第一连接杆8的表面分别与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8的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套接有第一齿轮9和第一转动辊10,且第一齿轮9和第一转动辊10均位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之间,第一齿轮9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靠近左支撑板3一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远离第二齿轮11的一端穿过左支撑板3中部的第一轴承6并延伸至第一轴承6的外部,第二齿轮11的顶部啮合有第三齿轮13,第三齿轮13的中部插接有第三连接杆14,第三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穿过左支撑板3顶部的第一轴承6、第二转动辊15和右支撑板4顶部的第二轴承7并分别延伸至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的外侧,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表面开设的凹槽16的数量均为6个,且每个凹槽16内部均设置有刮刀18,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同时对板材的正面和反面进行涂料,提高了涂料效率,且第二转动辊15位于第一转动辊10的正上方,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的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宽度为刮刀18宽度的1.3倍,凹槽16的槽底与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刀18,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辊10、第二转动辊15、弹簧17和刮刀18,将刚性接触转换为弹性接触,达到了防止对板材施加涂料时影响涂料质量的效果,通时利用弹簧17,对板材凹凸不平处也可以填补到,使填充涂料更彻底,使用更加方便,节省材料以及节约后续加工时间,刮刀18位于凹槽16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斜面,通过设置弹簧17以及对凹槽16宽度的限定,在对板材涂抹涂料时,由于摩擦,弹簧17和刮刀18配合,使刮刀18可以倾斜,同时通过对刮刀18顶端的限定,增大了刮刀18与板材的接触面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用更加方便,同时降低了刮刀18的损坏速度,延长了刮刀18的使用寿命,刮刀18远离弹簧17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6的外部,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的后方设置有入料管19,入料管19靠近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一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喷料口20,喷料口20的数量为10-20个,且10-20个喷料口20等距离排列在入料管19正面的顶部和底部,且喷料口20与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背面的中部位于同一水平线,通过对喷料口20的限定,喷料口20直接对第一转动辊10和第二转动辊15喷料,使用更加方便,且入料管1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且第二支撑杆2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

综上可得,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辊10、第二转动辊15、弹簧17和刮刀18,将刚性接触转换为弹性接触,达到了防止对板材施加涂料时影响涂料质量的效果,使用更加方便,节省材料以及节约后续加工时间,解决了刮刀18装置刚性接触影响板材涂料质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