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容量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22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量管,具体是一种离心容量管。



背景技术:

根据GB/T12806-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目前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有1mL、2mL、5mL、10mL、20mL、25mL、50mL、100mL、2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和5000mL;随着容量瓶容量的减小,其精度也随之减小,如1000mL、100mL、10mL和1mL容量瓶(A级)的精度分别为0.04%、0.10%、0.20%和1.00%。要提高容量瓶的精度,可行的方法是减小容量瓶瓶颈内径,但容量瓶瓶颈内径过小,则定容时容易产生液体挂壁、气泡和泡沫,并且这些现象都不容易消除,会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目前容量瓶瓶颈内径最小通常仅为7±1m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离心容量管,解决现有容量瓶瓶颈内径过大和不适用于微量液体精确定容的不足,利用高速离心的原理,解决液体挂壁、气泡、泡沫造成的误差问题,提高了容量管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容量管,包括离心管和密封装置,所述的离心管由管口、引流腔、颈管腔、外壁、容积腔组成,管口为圆柱形下方设有漏斗状引流腔,引流腔的下方连接有圆柱形颈管腔,颈管腔外围设有外壁,外壁上有容量刻度线,颈管腔的下方连接容积腔,所述的管口、引流腔、颈管腔、外壁、容积腔共中心线,所述的密封装置设置在管口上。

所述的颈管腔内径能小于容量瓶瓶颈的最小内径7±1mm。

所述的颈管腔内壁出现挂壁、气泡、泡沫的误差现象通过高速离心解决。

所述的密封装置为具有密封性能的离心管塞、离心管盖和离心管帽中的一种。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技术方案,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容量管利用高速离心的原理,解决液体挂壁、气泡、泡沫造成的误差问题,大大减小了瓶颈内径,更适用于微量液体的精确定容,提高了容量管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离心容量管,包括离心管1和密封装置2,所述的离心管1由管口11、引流腔12、颈管腔13、外壁16、容积腔14组成,管口11为圆柱形下方设有漏斗状引流腔12,引流腔12的下方连接有圆柱形颈管腔13,颈管腔13外围设有外壁16,外壁16上有容量刻度线15,颈管腔13的下方连接容积腔14,所述的管口11、引流腔12、颈管腔13、外壁16、容积腔14共中心线,所述密封装置2设置在管口11上。

微量液体由管口11进入,经过引流腔12的收集,导入颈管腔13,最后通过颈管腔13进入容积腔14,当液面到达容量刻度线15以下且很接近时,停止加入液体,将离心管1的管口11加上密封装置2,放入离心机,待高速离心后观察颈管腔13的液面是否与容量刻度线15平齐,平齐则完成微量液体的定容;如液面还在容量刻度线15下,用滴管加入极少量的液体,再放入离心机,如此反复,直至液面与容量刻度线15平齐。

实施例1:5mL离心容量管

离心容量管容积为5mL,离心管1适配于10mL离心机转子,颈管腔13内径为2mm,密封装置2为具有密封性能的离心管塞。

实施例2:1mL离心容量管

离心容量管容积为1mL,离心管1适配于2mL离心机转子,颈管腔13内径为1mm,密封装置2为具有密封性能的离心管盖。

实施例3:0.5mL离心容量管

离心容量管容积为0.5mL,离心管1适配于2mL离心机转子,颈管腔13内径为1mm,密封装置2为具有密封性能的离心管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