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517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试管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试管架。



背景技术:

当前实验室中所使用的试管架规格单一,试管孔个数较少,若要放置多种规格的试管,我们则需要购买多种规格的试管架,此外,试管架一般不能拆卸,清洗较为困难,底板为密封结构,晾晒试管较为麻烦。另外,微生物实验过程中,常会在制备试管斜面培养基时用到试管架的第一层,用于放置试管的口部,这样方便试管中的培养基冷却形成斜面,但试管架第一层为光滑设计,放置在上面的试管常会滚动,易使培养基斜面在冷却过程中变形,无法使用。与此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使用移液管、玻璃棒等实验器材,其使用前后放置位置的选择又成问题,若放置在实验桌面移液管中液体可能会对其侵蚀,或者放置在相应的移液管架或者其它的收纳器具中又往往会占据实验空间,给实验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试管架,该试管架结构简单,轻便,占用空间小,易拆卸,清洗方便,底板为带细孔结构,便于试管晾晒。且能够放置不同孔径大小的试管以及能够便于试管斜面培养基的制备,同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放置试管的孔数量,以及试管架板的高度,适于不同高度试管的放置。此外,试管架设置安放移液管的结构,方便移液管等类似实验器材的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试管架,包括1个带细孔的底板,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带管孔的试管架板B,12个铁钩,12个铁钩槽位,试管倚靠槽位以及2个试管架连接侧板,2个试管架连接柱。2个试管架连接柱、试管倚靠槽位以及1个带细孔的底板分别连接2个试管架连接侧板。底板座上方设有两层带管孔的试管架板,从上到下分别为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和带管孔的试管架板B。2个试管架连接侧板内侧分别有8个凹槽,试管架板A和试管架板B刚好插入凹槽内部,试管架板A和试管架板B底部有凸出的试管固定圈。且试管架板B的两角分别连接一根长柱与实验台面接触。两个连接侧板外侧分别置有6个铁钩槽位,每两个铁钩槽位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试管倚靠槽位位于距离多功能试管架底部1.5~2.0cm处。试管倚靠槽位由横截面直径为3~4mm的钢丝适当弯曲制成,每个凹槽的深度为0.6~0.9cm,凹槽的宽度为1.5~1.8cm,呈圆弧型,便于试管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包括: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1、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2、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3、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4、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5,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1~A5孔径依次增大,适合放置不同孔径大小的试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试管架板A和试管架板B底部结构相同,有凸出的试管固定圈,试管固定圈的高度为0.5~1cm,直径与试管架板管孔直径相同,呈圆柱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试管架板B的两角分别连接一根长柱,长柱高度为 5~5.5cm,试管架板B刚好插入与试管架连接侧板内部最下方的凹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带细孔的底板位于距离连接侧板底部0.5~0.7cm处与两个链接侧板链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试管架结构简单,轻便,占用空间小,易拆卸,清洗方便,底板为带细孔结构,便于试管晾晒。能够放置不同孔径大小的试管以及能够便于试管斜面培养基的制备,同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放置试管的孔数量,以及试管架板的高度,适于不同高度试管的放置。此外,试管架设置安放移液管的结构,方便移液管等类似实验器材的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拆分图。

其中:1.带细孔的底板,8.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9.带管孔的试管架板B,7.铁钩, 6.铁钩槽位,2.试管倚靠槽位,4.试管架连接侧板,5.试管架连接柱,3.管架连接侧板上的凹槽,11.试管固定圈,10.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和带管孔的试管架板B的底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试管架,包括1个带细孔的底板1,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 8,带管孔的试管架板B 9,12个铁钩7,12个铁钩槽位6,试管倚靠槽位2以及2个试管架连接侧板4,2个试管架连接柱5。2个试管架连接柱5、试管倚靠槽位2以及1 个带细孔的底板1分别连接2个试管架连接侧板4。带细孔的底板1位于距离试管架连接侧板4底部0.5~0.7cm处与两个连接侧板链接,试管倚靠槽位2由横截面直径为3~4mm的钢丝适当弯曲制成,每个凹槽的深度为0.6~0.9cm,凹槽的宽度为1.5~1.8cm,呈圆弧型,试管倚靠槽位2位于距离多功能试管架底部1.5~2.0cm处且与试管架连接侧板4连接。带细孔的底板1上方设有两层带管孔的试管架板,从上到下分别为带管孔的试管架板A 8和带管孔的试管架板B 9。2个试管架连接侧板4内侧分别有8个凹槽3,试管架板A 8和试管架板B 9刚好插入凹槽8内部,同时试管架板A 8插入不同高度的凹槽3内就可以调节试管架板A 8的高度,试管架板A 8和试管架板B 9底部结构相同,有凸出的试管固定圈11,试管固定圈11 的高度为0.5~1cm,直径与试管架板管孔直径相同,呈圆柱形用于固定试管。且试管架板B 9 的两角分别连接一根长柱与实验台面接触,长柱高度为5~5.5cm,试管架板B刚好插入与试管架连接侧板内部最下方的凹槽内,当试管过多时,可以把试管架板B 9向外拉出,一部分插入连接侧板凹槽3中,一部分位于连接侧板凹槽3外部,这样试管架板B 9就可以单独用于放置试管。试管架板B 9两角的长柱起到支撑试管架板B 9的作用。两个连接侧板4外侧分别置有6个铁钩槽位6,每两个铁钩槽位6位于一条直线上,安放上铁钩7后,可以用于放置移液管,玻璃棒。该试管架结构简单,轻便,占用空间小。试管架板A 8高度可以调节,试管架板A 8且和试管架板B 9可随时取下,方便整个试管架的清洗。此外,试管架可以更换适合试管孔径大小的试管架板,因此适用于多种孔径大小的试管。并且试管架设置有试管倚靠槽位2,便于试管斜面培养基的制备,同时试管架连接侧板4设置有铁钩槽位6,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放置铁钩7后用于安放移液管等实验器材,带细孔的底板1除了避免试管底部与安放试管架的桌面接触外,还可以在试管晾晒时使得试管口与桌面接触被污染,同时底部的细孔方便水分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