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487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领域,主要涉及硅胶再生吸附设备,具体提供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硅胶作为吸附剂的一种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硅胶吸附饱和后成为废硅胶,有毒有害,如何处理废硅胶成为许多企业的难题。有些企业采用直接焚烧的方法处理废硅胶,因为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硅胶带有大量可燃烧的油类物质,还见过用转窑炉处理废硅胶的报道,经转窑炉处理后的硅胶还可重复使用,实现了硅胶的再生。但无论直接焚烧还是转窑炉处理,首先操作过程对现场环境都不友好,带油的废硅胶从吸附塔中取出来,再送入炉堂或转窑炉,操作过程会造成污染,最少空气污染很难消除;其次不经济,因为硅胶吸附的油类物质与硅胶质量比基本上1:1,焚烧后这部分油品被白白浪费掉;还有操作不方便,硅胶被反复取出和填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包括塔体、导热板、烧结板、进料分布器和远红外加热器,所述的塔体内填充有硅胶,外覆有远红外加热器,塔体的上部向上延伸超出远红外加热器,所述的进料分布器设于超出远红外加热器的塔体上部上,且靠近塔体顶端,在塔体内部垂直于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导热板并与硅胶贴合连接,所述的塔体下方还安装有真空泵,在真空泵的下方设有出料口。

如上所述的塔体的顶端设有硅胶装填口、压力表口和氧气进口,在所述的氧气进口上设有针形阀。

如上所述的远红外加热器上的上、中和下部均设有测温装置,用于监测远红外加热器的各部分的加热温度。

如上所述的塔体向上延伸超出远红外加热器的上部部分上,在靠近塔体顶端和靠近远红外加热器顶端处分别设有液位计。

如上所述的烧结板位于塔体的底部,在烧结板的下方设有漏液板。

如上所述的塔体底部侧面设有硅胶排放口。

一种硅胶再生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抽滤:物料由进料分布器进入塔体上部,在塔体下方真空泵的作用下,物料经由硅胶吸附;

b.脱附:硅胶吸附饱和后停止进料,关闭塔体上的所有进口阀门,切换出料口,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启动远红外加热器,利用导热板给硅胶升温,在真空环境下,硅胶所吸附的油品达到相应温度后开始汽化,硅胶所吸附的物料都是工艺蒸馏产物;

c.再生:远红外加热器继续升温,当硅胶加热至600℃时停止远红外加热器,打开塔顶针形阀,给塔体内提供氧气或直接连接氧气瓶,利用硅胶上残留的碳残对硅胶进行焚烧,焚烧所产生的烟气由真空泵吸出,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针形阀控制好塔内的压力和温度,通过调节供氧量达到缓慢焚烧的目的。

本发明有益性:

本发明的脱附方式先进,将硅胶吸附油进行减压蒸馏并回收,不是直接焚烧,此为国内首创;导热板可实现硅胶快速升温,为硅胶脱附和再生带来了可行性;真空泵使用巧妙,可以解决吸附中的渗滤、压滤和抽滤问题、还可以恰巧解决脱附所采用的减压蒸馏,而对于焚烧再生,真空泵不仅可以解决排烟问题,还可控制焚烧顺序。实现了硅胶在塔内再生,避免反复取出和填装,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不仅节约生产成本,使硅胶重复使用,还可回收硅胶吸附油,脱附油可作燃料油,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且无废物排放,操作简单,既经济又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及其方法的硅胶再生吸附塔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进料分布器、2-硅胶装填口、3-压力表口、4-氧气进口、5-液位计、6-塔体、7-测温装置、8-远红外加热器、9-导热板、10-硅胶、11-硅胶排放口、12-烧结板、13-漏液板、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及其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包括塔体6、导热板9、烧结板12、进料分布器1和远红外加热器8,所述的塔体6内填充有硅胶10,外覆有远红外加热器8,塔体6的上部向上延伸超出远红外加热器8,所述的进料分布器1设于超出远红外加热器8的塔体6上部上,且靠近塔体6顶端,在塔体6内部垂直于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导热板9并与硅胶10贴合连接,所述的塔体6下方还安装有真空泵,在真空泵的下方设有出料口14。硅胶是热的不良导体,采用导热板可实现硅胶快速升温,为硅胶脱附即减压蒸馏和再生即焚烧带来了可行性。

塔体6向上延伸超出远红外加热器8的上部部分上,在靠近塔体6顶端和靠近远红外加热器8顶端处分别设有液位计5。液位计能测量塔体内液位的高度,显示里面的液位的高度。

塔体6的顶端设有硅胶装填口2、压力表口3和氧气进口4,在所述的氧气进口4上设有针形阀,塔体6底部侧面设有硅胶排放口11。通过调节针形阀,控制好塔内压力和温度。

远红外加热器8上的上、中和下部均设有测温装置7,用于监测远红外加热器8的各部分的加热温度。

烧结板12位于塔体6的底部,在烧结板12的下方设有漏液板13。烧结板耐热、耐腐蚀,而且牢固,可反复使用。

一种硅胶再生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抽滤:物料由进料分布器1进入塔体6上部,在塔体6下方真空泵的作用下,物料经由硅胶10吸附;

b.脱附:硅胶10吸附饱和后停止进料,关闭塔体6上的所有进口阀门,切换出料口,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启动远红外加热器8,利用导热板9给硅胶升温,在真空环境下,硅胶10所吸附的油品达到相应温度后开始汽化,硅胶10所吸附的物料都是工艺蒸馏产物;此脱附过程就是减压蒸馏过程;

c.再生:远红外加热器8继续升温,当硅胶10加热至600℃时停止远红外加热器8,打开塔顶针形阀,给塔体6内提供氧气,利用硅胶10上残留的碳残对硅胶10进行焚烧,焚烧所产生的烟气由真空泵吸出,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针形阀控制好塔内的压力和温度,通过调节供氧量达到缓慢焚烧的目的。

根据硅胶再生吸附方法,为节约生产成本,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保共存的目的,选择在出料口14的上接两根导料管,在出料口14与脱附油接收罐间设置冷凝器,两根导料管的尾部分别设置用于物料的流出收集的物料接收罐和用于收集油蒸汽冷凝后得到的脱附油的脱附油接收罐。

本发明中的真空泵使用巧妙,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吸附问题:吸附剂的过滤方法有三种:渗滤,自然过滤,缺点是速度太慢;压滤,进口加高压,缺点是易堵;抽滤,出口抽负压,速度适中;

脱附问题:脱附采用的是减压蒸馏,而真空泵正好解决此问题;

再生问题:真空泵可解决排烟问题,还可控制焚烧顺序,底部抽真空顶部供氧,焚烧从顶部向下依次进行。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硅胶再生吸附塔,包括塔体6、导热板9、烧结板12、进料分布器1和远红外加热器8,所述的塔体6内填充有硅胶10,外覆有远红外加热器8,塔体6的上部向上延伸超出远红外加热器8,所述的进料分布器1设于超出远红外加热器8的塔体6上部上,且靠近塔体6顶端,在塔体6内部垂直于底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导热板9并与硅胶10贴合连接,所述的塔体6下方还安装有真空泵,在真空泵的下方设有出料口14。硅胶是热的不良导体,采用导热板可实现硅胶快速升温,为硅胶脱附即减压蒸馏和再生即焚烧带来了可行性。

塔体6向上延伸超出远红外加热器8的上部部分上,在靠近塔体6顶端和靠近远红外加热器8顶端处分别设有液位计5。液位计能测量塔体内液位的高度,显示里面的液位的高度。

塔体6的顶端设有硅胶装填口2、压力表口3和氧气进口4,在所述的氧气进口4上设有针形阀,塔体6底部侧面设有硅胶排放口11。通过调节针形阀,控制好塔内压力和温度。

远红外加热器8上的上、中和下部均设有测温装置7,用于监测远红外加热器8的各部分的加热温度。

烧结板12位于塔体6的底部,在烧结板12的下方设有漏液板13。烧结板耐热、耐腐蚀,而且牢固,可反复使用。

一种硅胶再生吸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抽滤:物料由进料分布器1进入塔体6上部,在塔体6下方真空泵的作用下,物料经由硅胶10吸附;

b.脱附:硅胶10吸附饱和后停止进料,关闭塔体6上的所有进口阀门,切换出料口,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启动远红外加热器8,利用导热板9给硅胶升温,在真空环境下,硅胶10所吸附的油品达到相应温度后开始汽化,硅胶10所吸附的物料都是工艺蒸馏产物;此脱附过程就是减压蒸馏过程;

c.再生:远红外加热器8继续升温,当硅胶10加热至600℃时停止远红外加热器8,打开塔顶针形阀,通过针形阀连接氧气瓶,通过氧气瓶给塔体6内提供氧气,利用硅胶10上残留的碳残对硅胶10进行焚烧,焚烧所产生的烟气由真空泵吸出,操作过程中通过调节针形阀控制好塔内的压力和温度,通过调节供氧量达到缓慢焚烧的目的。

在条件的允许下,使用氧气瓶给塔体内提供氧气,使焚烧更充分,效率更高,效果达到最佳。

根据硅胶再生吸附方法,为节约生产成本,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保共存的目的,选择在出料口14的上接两根导料管,在出料口14与脱附油接收罐间设置冷凝器,两根导料管的尾部分别设置用于物料的流出收集的物料接收罐和用于收集油蒸汽冷凝后得到的脱附油的脱附油接收罐。

本发明中的真空泵使用巧妙,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吸附问题,吸附剂的过滤方法不外三种,渗滤,自然过滤,缺点是速度太慢;压滤,进口加高压,缺点是易堵;抽滤,出口抽负压,速度适中;

脱附问题:脱附采用的是减压蒸馏,而真空泵正好解决此问题;

再生问题:真空泵可解决排烟问题,还可控制焚烧顺序,底部抽真空顶部供氧,焚烧从顶部向下依次进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