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佛学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船形檀香盒。
背景技术:
熏香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可以使室内环境到达清香而使人得到心静,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提神。中国专利《一种船形檀香盒》(授权公告号 CN 202505820 U;授权公告日 2012.10.31)公开了一种船形檀香盒。其从中国禅意这一理念出发,采用中国画中诗意般的船形进行设计,在形态上有别于传统的檀香盒,其外形美观、大方,船的造型赋予产品诗意的境界。虽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及装饰性,但是将该船形檀香盒置于室内通风口处时,存在檀香的檀灰吹至集灰槽外的弊端,且将檀香置于室内通风口处是为了方便熏香大量且快速的扩散至室内,现有的船形檀香盒通常只具有单插香孔或者双插香孔,不适用于室内通风口处的多檀香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船形檀香盒,进一步提高檀香的檀灰的收集率,适用于室内通风口处的多檀香布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形檀香盒,包括位于船形盒体上端对称布置的插香孔,和位于对称布置的插香孔之间布置的集灰槽,集灰槽的槽口设置集灰斗,船形盒体上端位于集灰斗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第二插香孔组,所述的第一、第二插香孔组均包括多个插香孔,且插香孔的孔口均斜向集灰槽布置,船形盒体的底侧开设抽屉口,抽屉自抽屉口深入集灰槽槽底,抽屉上在与抽屉口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设置的集灰斗相当于给予集灰槽一个集灰口,进一步提高檀香的檀灰的收集率,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檀香的檀灰吹至集灰槽外的情况,且当集灰达到一定量后,通过抽屉抽出方便倾倒集灰,避免了对船形檀香盒倒置倒灰,磕碰到集灰斗而造成集灰斗的损坏。设置的第一、第二插香孔组供多个檀香的布置,以适用室内通风口处的多檀香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船形檀香盒,包括位于船形盒体上端对称布置的插香孔1,和位于对称布置的插香孔1之间布置的集灰槽2,集灰槽2的槽口设置集灰斗3,船形盒体上端位于集灰斗3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第二插香孔组A、B,所述的第一、第二插香孔组A、B均包括多个插香孔1,且插香孔1的孔口均斜向集灰槽2布置,船形盒体的底侧开设抽屉口,抽屉4自抽屉口深入集灰槽2槽底,抽屉4上在与抽屉口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圈。
设置的集灰斗3相当于给予集灰槽2一个集灰口,进一步提高檀香的檀灰的收集率,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檀香的檀灰吹至集灰槽外的情况(这里说明下,在微风的情况下该船形檀香盒完全消除檀香的檀灰吹至集灰槽外的情况,而实际上由于大风情况下,室内都是门窗紧闭的,所以该船形檀香盒还是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消除檀香的檀灰吹至集灰槽外的),且当集灰达到一定量后,通过抽屉4抽出方便倾倒集灰,避免了对船形檀香盒倒置倒灰,磕碰到集灰斗3而造成集灰斗3的损坏。设置的第一、第二插香孔组A、B供多个檀香a的布置,以适用室内通风口处的多檀香a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第二插香孔组A、B各包括六个插香孔1,各六个插香孔1呈两排布置。
由于檀香a的支撑杆具有一定长度,所以将插香孔1相对集灰槽2设置成两排,假使插香孔1设置成三排或者更多排,这样就存在远离集灰槽2的那一排插香孔1至集灰斗3的距离大于檀香a支撑杆的水平投影长度,造成檀香a支撑杆上方的檀香条燃烧的集灰落至集灰斗3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