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14201发布日期:2018-10-09 21:0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大米来讲,杂粮饭营养更丰富,越来越被普通大众接受,但是在通常的烹饪条件下,全杂粮饭的口感不太被普遍接受,因此需要将杂粮与大米混合煮饭,一方面均衡营养,一方面调和口感,但是有一些杂粮不太容易煮,很难与大米等同步熟,把杂粮煮熟,则大米会煮的过烂,影响了整体的口感,给用户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本体,本体内设置有内锅,上盖扣设在本体上,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储料装置,设置在上盖上,第一储料装置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下料口;粉碎装置,设置在上盖上,位于第一储料装置的下方,粉碎装置的一端开口与第一下料口相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上盖上,与粉碎装置相连接;第二储料装置,设置在上盖上或本体上,第二储料装置设置有第二进料口,与粉碎装置的另一端开口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第一储料装置用于容置待处理的物料,粉碎装置与第一储料装置连接,用于对第一储料装置内的待处理物料进行预处理,第二储料装置与粉碎装置相连接,用于容置经过粉碎装置处理后的物料。其中,粉碎装置利用外力对待烹饪物料进行预处理,打破物料原有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裂纹或者处于破碎状态,即将物料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破碎,由大块变成小块,进而可以实现快速吸水及受热,使其更容易煮熟,降低烹饪难度。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尤其适用于各种杂粮的烹饪,通过对待烹饪的杂粮进行预处理使其整体性遭到破碎,加热杂粮进行吸水及受热,进而实现与易熟的米种同时煮熟的目的,使得食物的口感极佳,降低烹饪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腔体,粉碎腔体的一端开口与第一储料装置的第一下料口相连接,粉碎腔体的另一端开口与第二储料装置的第二进料口相连接;第一滚轮,设置在粉碎腔体内;第二滚轮,设置在粉碎腔体内,与第一滚轮并列设置;其中,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朝向间隙一侧旋转;间隙宽度d取值范围为2mm≤d≤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粉碎装置采用的是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筒并列设置在粉碎腔体内,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相向转动,且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物料从第一储料装置内进入到粉碎腔体内时,通过相向转动的滚轮将物料转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间隙,物料尺寸小于间隙距离的则直接进入到第二储料装置内,而物料尺寸大于滚轮之间间隙的,则受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挤压变形,破坏了原有的整体性,受到挤压力后使得物料具有裂纹或者破碎,然后进入到第二储料装置内,再进入到内锅进行烹饪,被破碎后的物料由大块变成了小块,可以加速吸收和吸收热量,可以与其他易煮米种一起被煮熟,达到同等的松软程度,改善食物口感,降低一些豆类等杂粮的烹饪难度。具体地,间隙的宽度取值范围为比正常的大米的尺寸大,比绿豆等豆类的尺寸小,取值优选地为2mm至1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均匀分布,且依次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周向边缘设置凸起结构,加强了滚轮的破碎效果,提升破碎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起部为圆弧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部的结构形状为圆弧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向转动,圆弧状的凸起对物料进行破碎,提高破碎效率和破碎效果;进一步地,凸起部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齿状,使得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齿轮一样进行啮合,实现对物料的破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设置在上盖内,电机设置有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与粉碎装置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粉碎装置相连接,驱动粉碎装置对物料进行处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第二储料装置位于本体上,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靠近内锅开口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设置在上盖上,粉碎装置与第一储料装置相连接设置在上盖上,第二储料装置与粉碎装置相连接设置在上盖上,物料进入到第一储料装置内,再通过粉碎装置处理后进入到第二储料装置内;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和粉碎装置设置在上盖上,第二储料装置设置在本体上;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设置在上盖上,粉碎装置和第二储料装置设置在杯体上;综上,当第二储料装置位于本体上,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靠近内锅开口一侧,进而方便将第二储料装置内的物料下料至内锅中。通过以上几种布局方式,实现对烹饪装置的灵活设计,满足不同功能和规格的烹饪器具的需求,扩大适用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储料装置能够水平抽动地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上盖上或本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储料装置可水平抽动地拆卸分离或配合安装与上盖上或本体上,方便了对第一储料装置的拆卸与安装,同时,进一步地,方便了对第一储料装置内物料的补充,以及对第一储料装置的清洁,操作简单。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储料装置、粉碎装置均内置于上盖内;第二储料装置内置于上盖内或本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和粉碎装置的腔体,以及第二储料状与上盖为一体结构,方便加工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整体强度较好;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和粉碎装置的腔体与上盖为一体结构,第二储料装置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加工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整体强度较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储料装置还设置有第一门体,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进料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储料装置的进料口设置可开合的门体,实现对储料装置的密闭与开启,通过对第一进料口设置第一门体,在进料时开启第一门体,完成进料后关闭第一门体,保证储料装置的密闭,保证了腔体内物料的卫生,避免落入杂物,或者在粉碎装置破碎物料时发生迸溅,影响周围的卫生或伤及用户。进一步地,还可以给第一下料口设置门体,需要对物料进行破碎时开启门体,使得物料进入粉碎腔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储料装置还设置有第二下料口,与内锅的开口相对应;第二储料装置还设置有第二门体,可打开或关闭第二下料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二下料口设置第二门体,同样实现了对储料装置的密闭,有助于储料装置腔体内温度的升温,同时,通过控制第二门体的开合,实现自动下料至内锅,提升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第二储料装置装配至上盖上或本体上时,第二储料装置的第二下料口所在的底部表面与内锅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度至15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储料装置的主体倾斜地设置在上盖上或本体上,使得第二储料装置的第二下料口朝向内锅一侧倾斜,在下料的过程中,有利于第二储料装置内的物料进入到内锅中,提高下料的速度,更快捷。优选地,倾斜角度为0度至15度之间,当倾斜角度为0度时,即第二储料装置水平置于上盖或本体上,当倾斜角度为15度时,则使得整体倾斜,有利于物料通过第二下料口进入内锅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在上盖上或本体上,位于第二储料装置的下方,用于给第二储料装置提供热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储料装置的下方或者周围设置加热装置,用于对第二储料装置进行加热,通过加热产生的热量对第二储料装置内的物料进行烘干,使其失去水分,破坏原有的细胞结构,进而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再次浸泡后两边的渗透压差较大,使得物料可以更加迅速地吸收水分;进一步地,在进行烘干的过程中,使得物料达到了预熟的程度,进一步地提高了物料烹饪的效率,提高了杂粮烹饪的速度,方便用户快速处理不易煮熟的杂粮,使其能与米饭基本同步,保证了食物的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粉碎物料指令,开启烹饪器具的驱动装置,进而驱动烹饪器具的粉碎装置开始工作;接收完成指令,关闭驱动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到粉碎物料指令,开启驱动装置,驱动粉碎装置对进入到粉碎腔体内的物料进行破碎,完成总体物料破碎后,接收到完成指令后,自动关闭驱动装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烹饪器具对物料粉碎的自动控制,提升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开启烹饪器具的驱动装置,进而驱动烹饪器具的粉碎装置开始工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打开烹饪器具的第一门体,开始进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自动控制第一门体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提升烹饪器具的自动化,同时保证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卫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打开烹饪器具的第二门体,开始向烹饪器具的内锅中下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自动控制第二门体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提升烹饪器具的自动化,同时,使得粉碎后的物料可以持续或者同时进入到内锅中进行烹饪。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粉碎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器具,10上盖,12第一储料装置,14粉碎装置,142第一滚轮,144第二滚轮,146凸起部,16驱动装置,18第二储料装置,20本体,30内锅,4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盖10和本体20,本体20内设置有内锅30,上盖10扣设在本体20上,还包括:第一储料装置12、第二储料装置18及粉碎装置14;其中,第一储料装置12设置在上盖10上,第一储料装置12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下料口;粉碎装置14设置在上盖10上,位于第一储料装置12的下方,粉碎装置14的一端开口与第一下料口相连接;驱动装置16设置在上盖10上,与粉碎装置14相连接;第二储料装置18设置在上盖10上或本体20上,第二储料装置18设置有第二进料口,与粉碎装置14的另一端开口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第一储料装置12用于容置待处理的物料,粉碎装置14与第一储料装置12连接,用于对第一储料装置12内的待处理物料进行预处理,第二储料装置18与粉碎装置14相连接,用于容置经过粉碎装置14处理后的物料。其中,粉碎装置14利用外力对待烹饪物料进行预处理,打破物料原有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裂纹或者处于破碎状态,即将物料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破碎,由大块变成小块,进而可以实现快速吸水及受热,使其更容易煮熟,降低烹饪难度。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1,尤其适用于各种杂粮的烹饪,通过对待烹饪的杂粮进行预处理使其整体性遭到破碎,加热杂粮进行吸水及受热,进而实现与易熟的米种同时煮熟的目的,使得食物的口感极佳,降低烹饪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粉碎装置14包括:粉碎腔体,粉碎腔体的一端开口与第一储料装置12的第一下料口相连接,粉碎腔体的另一端开口与第二储料装置18的第二进料口相连接;第一滚轮142,设置在粉碎腔体内;第二滚轮144,设置在粉碎腔体内,与第一滚轮142并列设置;其中,第一滚轮142与第二滚轮144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均朝向间隙一侧旋转;间隙宽度d取值范围为2mm≤d≤10mm。

在该实施例中,粉碎装置14采用的是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将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筒并列设置在粉碎腔体内,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可以相向转动,且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物料从第一储料装置12内进入到粉碎腔体内时,通过相向转动的滚轮将物料转到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之间的间隙,物料尺寸小于间隙距离的则直接进入到第二储料装置18内,而物料尺寸大于滚轮之间间隙的,则受到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的挤压变形,破坏了原有的整体性,受到挤压力后使得物料具有裂纹或者破碎,然后进入到第二储料装置18内,再进入到内锅30进行烹饪,被破碎后的物料由大块变成了小块,可以加速吸收和吸收热量,可以与其他易煮米种一起被煮熟,达到同等的松软程度,改善食物口感,降低一些豆类等杂粮的烹饪难度。具体地,间隙的宽度取值范围为比正常的大米的尺寸大,比绿豆等豆类的尺寸小,取值优选地为2mm至10mm。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间隙距离可调,根据待烹饪食物的尺寸预先进行调节二者的间隙,以达到快速烹饪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的周向边缘设置有凸起部146,凸起部146均匀分布,且依次相连。通过在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的周向边缘设置凸起部146,加强了滚轮的破碎效果,提升破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起部146为圆弧状。

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部146的结构形状为圆弧状,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相向转动,圆弧状的凸起对物料进行破碎,提高破碎效率和破碎效果;进一步地,凸起部146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齿状,使得第一滚轮142和第二滚轮144相齿轮一样进行啮合,实现对物料的破碎;或者为锥状,滚轮上凸起分布可以为平行分布,或者锥状分布,破坏力更大,尤其是分布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对的一侧,作用更明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装置16包括:电机,设置在上盖10内,电机设置有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与粉碎装置14相连接。驱动装置16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粉碎装置14相连接,驱动粉碎装置14对物料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当第二储料装置18位于本体20上,设置在本体20的侧壁上靠近内锅30开口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12设置在上盖10上,粉碎装置14与第一储料装置12相连接设置在上盖10上,第二储料装置18与粉碎装置14相连接设置在上盖10上,物料进入到第一储料装置12内,再通过粉碎装置14处理后进入到第二储料装置18内;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12和粉碎装置14设置在上盖10上,第二储料装置18设置在本体20上;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12设置在上盖10上,粉碎装置14和第二储料装置18设置在杯体上;综上,当第二储料装置18位于本体20上,设置在本体20的侧壁上靠近内锅30开口一侧,进而方便将第二储料装置18内的物料下料至内锅30中。通过以上几种布局方式,实现对烹饪装置1的灵活设计,满足不同功能和规格的烹饪器具的需求,扩大适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储料装置12能够水平抽动地拆卸分离或配合组装于上盖10上或本体20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储料装置12可水平抽动地拆卸分离或配合安装与上盖10上或本体20上,方便了对第一储料装置12的拆卸与安装,同时,进一步地,方便了对第一储料装置12内物料的补充,以及对第一储料装置12的清洁,操作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储料装置12、粉碎装置14均内置于上盖10内;第二储料装置18内置于上盖10内或本体20内。

在该实施例中,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12和粉碎装置14的腔体,以及第二储料状与上盖10为一体结构,方便加工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整体强度较好;一方面第一储料装置12和粉碎装置14的腔体与上盖10为一体结构,第二储料装置18与本体20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加工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整体强度较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储料装置12还设置有第一门体,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进料口。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储料装置12的进料口设置可开合的门体,实现对储料装置的密闭与开启,通过对第一进料口设置第一门体,在进料时开启第一门体,完成进料后关闭第一门体,保证储料装置的密闭,保证了腔体内物料的卫生,避免落入杂物,或者在粉碎装置14破碎物料时发生迸溅,影响周围的卫生或伤及用户。进一步地,还可以给第一下料口设置门体,需要对物料进行破碎时开启门体,使得物料进入粉碎腔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储料装置18还设置有第二下料口,与内锅30的开口相对应;第二储料装置18还设置有第二门体,可打开或关闭第二下料口。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下料口设置第二门体,同样实现了对储料装置的密闭,有助于储料装置腔体内温度的升温,同时,通过控制第二门体的开合,实现自动下料至内锅30,提升自动化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当第二储料装置18装配至上盖10上或本体20上时,第二储料装置18的第二下料口所在的底部表面与内锅30开口端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度至15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储料装置18的主体倾斜地设置在上盖10上或本体20上,使得第二储料装置18的第二下料口朝向内锅30一侧倾斜,在下料的过程中,有利于第二储料装置18内的物料进入到内锅30中,提高下料的速度,更快捷。优选地,倾斜角度为0度至15度之间,当倾斜角度为0度时,即第二储料装置18水平置于上盖10或本体20上,当倾斜角度为15度时,则使得整体倾斜,有利于物料通过第二下料口进入内锅30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在上盖10上或本体20上,位于第二储料装置18的下方,用于给第二储料装置18提供热源。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储料装置18的下方或者周围设置加热装置,用于对第二储料装置18进行加热,通过加热产生的热量对第二储料装置18内的物料进行烘干,使其失去水分,破坏原有的细胞结构,进而在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再次浸泡后两边的渗透压差较大,使得物料可以更加迅速地吸收水分;进一步地,在进行烘干的过程中,使得物料达到了预熟的程度,进一步地提高了物料烹饪的效率,提高了杂粮烹饪的速度,方便用户快速处理不易煮熟的杂粮,使其能与米饭基本同步,保证了食物的口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2,接收粉碎物料指令,开启烹饪器具的驱动装置,进而驱动烹饪器具的粉碎装置开始工作;

步骤304,接收完成指令,关闭驱动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到粉碎物料指令,开启驱动装置,驱动粉碎装置对进入到粉碎腔体内的物料进行破碎,完成总体物料破碎后,接收到完成指令后,自动关闭驱动装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烹饪器具对物料粉碎的自动控制,提升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4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接收粉碎物料指令,打开烹饪器具的第一门体,开始进料;

步骤404,开启烹饪器具的驱动装置,进而驱动烹饪器具的粉碎装置开始工作;

步骤406,打开烹饪器具的第二门体,开始向烹饪器具的内锅中下料;

步骤408,接收完成指令,关闭驱动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自动控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提升烹饪器具的自动化,同时保证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卫生。

进一步地,第二门体的打开时间可以与第一门体同时打开,粉碎后的物料持续进入到内锅中;进一步地,第二门体的开启时间可以是完成粉碎工作后,打开第二门体,使得粉碎后的物料可以同时进入到内锅中进行烹饪。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