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析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966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析柱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具,涉及一种层析柱架。



背景技术: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由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制成,是一种底端向内收拢的中空柱体,在低端具有横向的控制旋转阀。

在实验室的日常试验工作过程当中,在使用层析柱时,常将其悬空夹置在铁架台上。但是,在同时使用多个时,尤其是固定于同一个铁架台上时,为了保证层析柱之间横向上的距离,往往需要以铁架台杆为圆心环形夹置。尤其是在通风橱等四面中三面封闭的空间操作时,距离操作人较远端的层析柱难以操作。

同时,在某些时候,错落夹置的多个层析柱难免在纵向上存在高低差,接收瓶统一放置于台面上,这种高低差会给层析液的接收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铁架台固定层析柱时是采用铁夹固定的,在调整固定位置时难免出现滑落等现象,尤其是试验中出现滑落,有可能砸翻接收瓶而造成试验失败。

因此,发明一种可以在同一平面横向固定层析柱且不会出现滑落等意外的层析柱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提供一种层析柱架,具有操作简易,固定稳定且适用于批量层析实验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层析柱架的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撑架9。支撑架9可以为一组或多组,但支撑架在固定片与底座交线的延长线片方向应保持不小于4cm的间距,方面调节控制旋转阀,适用于批量层析实验时使用。

支撑架9包括两个固定片2和两个支撑片。两个固定片2为规格相同的矩形,短边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且同侧固定点连线垂直于固定片2。两个支撑片垂直固定在两个固定片2之间,上支撑片3固定于固定片2顶端,下支撑片4固定于固定片2中上部。上支撑片3和下支撑片4用于固定支撑层析柱,下支撑片4下方放置接收瓶。

上支撑片3的一侧中部有矩形豁口5且与中部的圆形中空6相连,其中上支撑片3中部的圆形中空6半径为2-5cm,矩形豁口5的宽度应小于相连的中部圆形中空6直径的1/2且不小于2cm,另一侧为凹弧状7。将控制旋转阀对准矩形豁口5,将层析柱垂直插入放置。

下支撑片4中部具有小圆形中空8,圆心与上支撑片圆形中空6圆心连线垂直底座,其下支撑片中部小圆形中空8半径为0.5-3cm,且下支撑片4中部小圆形中空8半径小于上支撑片3中部的圆形中空6半径,一侧为凹弧状7。层析柱下端收拢可通过下支撑片4中部的小圆形中空8并阻止其进一步的向下运动,与上支撑片3配合可保持层析柱的固定。

安装时,上支撑片和下支撑片的凹弧状7保持在同一侧。同时,上支撑片3凹弧状7的顶点与中部圆形中空6的圆弧的最短垂直距离为0.5-2cm,下支撑片4凹弧状7的顶点与中部小圆形中空8的圆弧的最短垂直距离为0.5-2cm。待层析柱固定是,将控制旋转阀固定在凹弧状一侧,方便其旋转操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析柱架,上支撑片矩形豁口和圆形中空方便层析柱插入放置,下支撑片与上支撑片方便层析柱固定,凹弧状利于控制旋转阀操作。相比于铁架台夹置固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易,固定稳定。多组支撑架适用于批量层析实验,且避免夹置时空间上对实验操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层析柱架示意图。

其中:1.底座;9.支撑架;

图2.层析柱架使用示意图。

其中:9.支撑架;10.层析柱;

图3.支撑架示意图。

其中:2.固定片;3.上支撑片;4.下支撑片;5.矩形豁口;6.圆形中空;7.凹弧状;8.小圆形中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层析管架放置于平整试验台上,取层析柱,将层析柱低端横向的控制旋转阀对准矩形豁口,向下垂直放入。将层析柱下端收拢通过下支撑片中部的小圆形中空,并将其绕层析管纵轴旋转180度,将低端横向的控制旋转阀对这凹弧状一侧。层析柱即可稳定的固定于层析柱架上。使用时,将接收瓶放置在下支撑片与底座之间,在凹弧状一侧操作控制旋转阀。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