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926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有机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微生物的菌床中分解处理污物等有机物的有机物处理装置。

[

背景技术:
]

该种处理装置被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涉及一种简易厕所,在便座下方设置了容纳有菌床的搅拌槽,该搅拌槽内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上固定有搅拌棒。进而,通过由马达驱动旋转轴旋转,使得搅拌棒搅拌菌床。通过该搅拌,使细菌分解粪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4013号公报

但是,即使利用所述搅拌棒不断地搅拌所述菌床,大多情况下也会在菌床内形成有构成菌床的锯末等凝聚而成的凝聚颗粒。伴随着这样凝聚颗粒的形成,或许有可能降低菌床的分解能力。进而,这样的凝聚颗粒长时间放置,同时继续搅拌,会长大变大,导致分解能力的进一步降低。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处理装置,其在凝聚颗粒长大前可将其破碎,而且能够维持菌床的分解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容纳菌床的处理槽;其设置于处理槽内的菌床容纳部中的凝聚颗粒破碎机构;使其凝聚颗粒破碎机构在所述处理槽内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凝聚颗粒破碎机构具有:设置于处理槽内的所述菌床容纳部中且具有间隙的第一构件;能够以与第一构件之间设有间隔的状态沿着第一构件的所述间隙内移动的第二构件;以及用于使第二构件沿所述间隙内移动的移动力作用到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上的驱动机构。

在以上的结构中,利用移动机构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至少一者移动,由此使凝聚颗粒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发生破碎。因此,维持菌床具有高分解处理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发挥可维持菌床对有机物的分解处理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是有机物处理装置的正剖视图

图3是凝聚颗粒破碎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凝聚颗粒破碎机构的平剖视图

图5是凝聚颗粒破碎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6是旋转侧破碎构件与固定侧破碎构件的侧视图

图7是旋转侧破碎销与固定侧破碎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旋转侧破碎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菌床,111前板

11壳体,12脚轮,14支承板,15滑动轨条

21轴部,22旋转体,23处理槽,26马达,27驱动齿轮,28从动齿轮

36外框构件,37便座,39便座盖,40便器,41水罐,42泵

51轴承,52搅拌构件,53杆把手,54保持部,56小孔,58气泵,59、60剥离板,横向部分523

61支承框架,62第一转轴,63第二转轴,64第三转轴,65支承辊,66外侧传递辊,67内侧传递辊,68旋转侧破碎销,各旋转侧破碎销68a~68c,69旋转侧破碎构件,

70间隙,71固定侧破碎构件,72杆部,73固定侧破碎销,74间隙,各销68、73的各直径α、β,所述间隙70、74的宽度γ、δ,ε间隔,中心角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用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适于用作简易厕所的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具体化。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用于形成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外侧而具有加固框架功能的壳体11的下表面四角部安装有脚轮12。壳体11的前板111能够在其下端利用合页等转轴(未图示)而竖立的闭锁位置与倒伏于地面或地板面上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并且其由配件(未图示)保持于闭锁位置上。

在壳体1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固定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滑动基座13。在其滑动基座13上,将支承板14支承为使其能够在其两侧的滑动轨条15上沿前后滑动,当所述前板111打开时,物体能够从壳体11的前侧开口进出。

在所述支承板14的中央部设置有轴部21,在其轴部21上支承有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旋转体22。在旋转体22的上表面上,载置有由不锈钢钢构成且上表面开放而载面为圆形的碗状处理槽23,处理槽23由未图示的夹具等固定机构保持于旋转体22上。在该处理槽23内容纳有由含有好气性细菌的锯末构成的菌床100。菌床100容纳于处理槽23除上部侧以外的部分内,该菌床100的容纳部为菌床容纳部。进而,在菌床100内投入有污物等有机物,该有机物由好气性细菌分解。

在所述支承板14装载有作为驱动机构的带有减速机的马达26,在其马达26的马达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27。在所述旋转体22的外周设置有与驱动齿轮27相啮合的从动齿轮28,利用马达26的旋转,使驱动齿轮27旋转,旋转体22借助驱动齿轮27与从动齿轮28之间的啮合而在轴部21上旋转。进而,利用旋转体22的旋转,处理槽23以自身中心轴线为中心而向一个方向旋转。

在所述壳体11的上盖板112上形成有透孔113。在其透孔113的附近,在上盖板112的上表面载置有外框构件36。在该外框构件36上,将便座37支承为可起伏,其便座孔(未图示)与所述透孔113相对应。在外框构件36上将便座盖39支承为可起伏,且能够覆盖到便座37的上表面上。由便座37和便座盖39构成便器40。

在壳体11内装载有水罐41和泵42。进而,通过打开开关(未图示),使清洗喷淋头(未图示)从后退位置前进到与便座孔对应的位置。在该前进位置,将水罐41内的水由泵42吸上作为清洗水朝向上方喷出。此外,在壳体11的一部分,设置有用于将水补给至所述水罐41内的带盖(未图示)的补给口(未图示)。

在壳体11的上盖板112的两侧支承有轴承51。在这些轴承51上,将由作为不锈钢制管材构成的搅拌机构的棒状的搅拌构件52支承于其两端部且能够旋转。在壳体11的一侧板115的上部,将杆把手53支承为能够旋转操作,该杆把手53与所述搅拌构件52的端部相连结。进而,通过杆把手53的旋转操作,将搅拌构件52分别配置到上方的退避位置与所述处理槽23内的菌床容纳部内部的作用位置这二个位置上。在侧板11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杆把手53的保持部54。进而,当杆把手53保持于保持部54的下部侧上时,搅拌构件52配置于所述退避位置上;当搅拌构件52保持于保持部54的上部侧时,搅拌构件52配置于所述作用位置。

搅拌构件52在多个部位被弯曲。在搅拌构件52的位于处理槽23底部的横向部分523的管壁形成有指向下方的多个小孔56。搅拌构件52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由此,使自搅拌构件52的开放部供给至同搅拌构件52内部的空气从所述小孔56喷出至处理槽23内。在壳体11的上盖板112上装载有作为供给机构的气泵58,在其气泵58与搅拌构件52的打开端部之间连接有送气管(未图示)。由此,将来自气泵58的空气供给至搅拌构件52内,并从小孔56喷出至菌床100内。

在壳体11的上盖板112的下表面上,安装有面对处理槽23上端开口前侧的防溅盖57。在壳体11上固定有二块剥离板59、60。这些剥离板59、60分别与处理槽23的内周面和内底面接触或接近,使结块于处理槽23的内周面和内底面上的菌床剥离。

如图2~图4所示,在所述处理槽23的上方,在壳体11上,借助未图示的支架等固定有支承框架61。在该支承框架61上支承有第一~第三转轴62~64,并且在这些的旋转轴62~64上,分别支承有由摩擦系数高的硬质橡胶构成的支承辊65、作为传递机构的外侧传递辊66和内侧传递辊67。进而,支承辊65卡合于处理槽23的上缘外周面上,并且外侧传递辊66卡合于处理槽23的上缘内周面上,由支承辊65和外侧传递辊66夹持着比处理槽23的菌床容纳部更靠上方的上缘。由此,随着处理槽23的旋转,使支承辊65和外侧传递辊66随动旋转。在此,外侧传递辊66作为随动辊。

作为传递部的内侧传递辊67压接于其外周面外侧传递辊66的外周面上。由此,内侧传递辊67,处理槽23的旋转,处理槽23的旋转方向的反对方向随动旋转。

如图5~图7所示,作为内侧传递辊67的支承轴的第三转轴64延长到处理槽23的底部附近,其外周上突出设置有作为第二销的多条旋转侧破碎销68。由第三转轴64和旋转侧破碎销68构成第二构件。所述旋转侧破碎销68沿上下方向以预定等间隔排列有多个。

另外,从图4、图5以及图8中可明确,各旋转侧破碎销68a~68c相对于上下相邻的另一旋转侧破碎销68a~68c形成60°的等夹角间隔逐个错开并列设置。进而,位于上下夹着一个旋转侧破碎销68a~68c的一对旋转侧破碎销68a~68c以120度夹角逐个错开配置。由此,从第三次转轴64的轴方向观察时,使旋转侧破碎销68a~68c以中心角θ为60度沿着上下方向逐个依次错开相位而配置。

在所述支承框架61的下表面上,向下方突出设置固定有作为第一构件的固定侧破碎构件71。该固定侧破碎构件71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杆部72;以及作为第一销的多个固定侧破碎销73,其形成为从该杆部72向一方向突出设置的梳齿状。为此,固定侧破碎销73并列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同一面内。

固定侧破碎销73和所述旋转侧破碎销68与配对侧的销68、73间的间隙70、74相对置,利用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旋转,使销68、73穿过这些的间隙70、74内。在此,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所述间隙70,旋转侧破碎销68的上下的旋转面(旋转轨迹)间的间隙指。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各销68、73的各直径α、β分别在0.5~4毫米(mm)范围内。另外,所述间隙70、74的宽度γ、δ分别在1~10毫米范围内。进而,当旋转侧破碎销68经过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位置时,相邻的销68、73间的间隔ε在0.25~5mm范围内。

由旋转侧破碎构件69和固定侧破碎构件71构成凝聚颗粒破碎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所述马达26、驱动齿轮27、从动齿轮28和外侧传递辊66等。

接着,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的使用前的状态下,菌床100容纳于处理槽23的菌床容纳部内,并且搅拌构件52位于菌床100内。进而,若使马达26旋转时,处理槽23与旋转体22一起旋转,由固定位置的搅拌构件52搅拌着菌床100。与此同时,使气泵58致动,以将空气从搅拌构件52的小孔56供给至菌床100内。由此,使菌床100内的好气性细菌的活动活化,以分解有机物。进而,菌床100内的过剩水分利用基于好气性细菌的发酵热而蒸发释放至大气中。

当处理槽23旋转时,剥离板59沿着处理槽23的内周面和内底面上进行相对移动,由此,将结块于其内周面或内底面上的菌床100剥离。另外,当处理槽23旋转时,菌床100相对于旋转侧破碎构件69以及固定侧破碎构件71而进行相对旋转,同时,随着处理槽23的旋转,外侧传递辊66也随动旋转。因此,内侧传递辊67发生旋转,而旋转侧破碎构件69也发生旋转。

另一方面,随着菌床100的长时间放置或对其连续搅拌等,在菌床100中形成有凝聚颗粒。进而,在放置有该凝聚颗粒的状态下对菌床100进行搅拌时,其凝聚颗粒长大变大。当凝聚颗粒越来越多或者变大长大时,涉及分解处理的菌床100量减少了,因此降低了菌床的分解处理能力。

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处理槽23的旋转,如上所述那样,菌床100相对于固定位置的旋转侧破碎构件69和固定侧破碎构件71进行了相对旋转,同时旋转侧破碎构件69向处理槽23的相反方向旋转。由此,将凝聚颗粒导入至旋转侧破碎构件69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销68、73之间,由穿过间隙70、74内的销68、73对凝聚颗粒进行破碎。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形成有凝聚颗粒,也能够有效破碎其凝聚颗粒,从而能够维持菌床100的高分解处理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以下的效果。

(1)作为凝聚颗粒破碎机构,设置有:固定侧破碎构件71,其设置于处理槽23内的菌床容纳部位置,其与固定侧破碎销73间具有间隙74;以及旋转侧破碎构件69,具有以其与销73之间设置有间隔ε的状态移动于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间隙74内的销68。进而,利用用于使处理槽23旋转的马达26,对旋转侧破碎构件69施加移动力,以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销68移动于所述间隙74内。由此,即使菌床100内形成有凝聚颗粒,也能够利用穿过间隙74内的销68来破碎凝聚颗粒,能够维持菌床100具有高分解处理能力。

(2)固定侧破碎构件71具有形成有多条间隙74的多个固定侧破碎销73,旋转侧破碎构件69具有:第三次转轴64;以及与第三次转轴64一体旋转而穿过所述间隙74内的旋转侧破碎销68。进而,马达26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以第三次转轴64为中心而旋转。如上所述,利用可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旋转的简单结构,能够适当地破碎凝聚颗粒。

(3)由于处理槽23呈平面圆形,所述马达26使处理槽23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因此能够将处理槽23的开放上表面始终朝上地配置,能够便于将实施方式的装置用作简易厕所。

(4)在处理槽23与第三次转轴64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处理槽23的旋转力传递至第三次转轴64上的外侧传递辊66和内侧传递辊67。由此,即使未设置有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旋转的专用马达,利用处理槽23的旋转也能够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旋转,从而能够简化结构。

(5)在固定侧破碎构件71中,使多个固定侧破碎销73沿上下方向并列设置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杆部72上,旋转侧破碎构件69与旋转侧破碎销68隔着等角度间隔而上下并列设置于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次转轴64上。由此,在固定侧破碎构件71与旋转侧破碎构件69之间,能够适当地破碎凝聚颗粒。

(6)由于使多个旋转侧破碎销68以60度逐个错开相位地配置,且使同时穿过固定侧破碎销73间部位的旋转侧破碎构件69中的旋转侧破碎销68个数少于固定侧破碎销73个数,且少于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大降低了作用于旋转侧破碎构件69上的负荷。由此,随着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旋转或凝聚颗粒的破碎,马达26或齿轮27、28等不会受到过大的负荷,而能够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顺畅地旋转。另外,由于旋转侧破碎销68等间隔地均等配置于第三次转轴64的周围,因此能够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平顺地旋转。

(7)所述有机物分解处理装置具有:压接于处理槽23的上缘内表面上,且与处理槽23旋转随动旋转的外侧传递辊66;以及用于将外侧传递辊66的旋转力传递至第三次转轴64的内侧传递辊67;由此,能够适当地将处理槽23的旋转力传递至第三次转轴64上。另外,通过设置有压接于处理槽23外周面上的支承辊65,能够稳定地支承处理槽23,从而能够有助于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圆滑旋转。

(8)本实施方式设置有搅拌构件52,搅拌构件52设置于处理槽23内的固定位置上,且随着处理槽23的旋转而对处理槽23内的菌床100施加了搅拌作用。由此,由搅拌构件52搅拌菌床100,使菌床100有效进行分解处理,并且将菌床100无遗漏地供给至旋转侧破碎构件69和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所在之处,而能够适当地破碎凝聚颗粒。

(9)本实施方式设置有用于将空气从搅拌构件52供给至菌床100内的供给机构,以降低菌床100的密度,从而能够抑制凝聚颗粒的形成,并且,通过降低菌床100的密度,能够使处理槽23和旋转侧破碎构件69顺畅且圆滑地旋转。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利用如下所示的各项实施方式来具体实施:

·利用旋转侧破碎构件69与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组合来设置有多组破碎机构。

·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旋转方向与处理槽23的旋转方向为同一方向。

·由专用马达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旋转。

·构成为固定住处理槽23,使包括旋转侧破碎构件69和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破碎机构以处理槽2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

·构成为省去了固定侧破碎构件71,设置有多个各自旋转的旋转侧破碎构件69,以分别破碎凝聚颗粒。即,将多个旋转侧破碎构件69配置为与这些轴64平行,并且使旋转侧破碎销68穿过其与相邻的另一旋转侧破碎构件69销68之间的间隙70,以破碎凝聚颗粒。在该情况下,相邻的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各销68与所述实施方式的固定侧破碎构件71的固定侧破碎销73同样,并列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同一面上。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各销68相位不错开地并列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同一面。

·将旋转侧破碎销68以及固定侧破碎销73中的至少一者设为相互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板条。由此,本发明的销包括板形状的销。

·使旋转侧破碎销68的相位以所述实施方式以外的角度、例如30度、45度、90度逐个错开。

·以链条、皮带等手段来将旋转力传递至旋转侧破碎构件69上。

·旋转侧破碎销68和固定侧破碎销73的对着菌床100的移动方向前方侧缘部设为先锐状。这样一来,容易破碎凝聚颗粒。

·变更了处理槽23的形状或搅拌构件52的结构。例如,将处理槽23设为箱状,使搅拌构件位于其内部的横轴的周围的螺纹面上。在该情况下,旋转侧破碎构件69的旋转能够利用基于搅拌构件的螺纹作用而移动的菌床的移动力,也能够利用驱动马达的驱动力。

·省去了搅拌构件5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