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9053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



背景技术:

沥青搅拌机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搅拌机械,卸料门装置则是沥青搅拌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卸料门装置是沥青搅拌机底部的转动结构件,用于搅拌机卸料。卸料门装置包括卸料门主轴、卸料门弧板以及设置在卸料门弧板外侧的耐磨的卸料门板,卸料门板包括一块或多块卸料门衬板。卸料门弧板和卸料门板整体通过轴承安装在卸料门主轴上,卸料门主轴安装在轴承上。卸料门板可在控制油缸的带动下偏心转动,从而实现卸料门装置的开启或关闭。为保证搅拌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浆等现象,卸料门板与固定在主机壳体上的门沿衬板和人字盖瓦之间的间隙需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卸料门板与固定在主机壳体上的门沿衬板和人字盖瓦之间的间隙也被称为卸料门衬板间隙。

人形盖瓦作为卸料门装置中的重要零部件,其结构强度对于其长期稳定使用意义重大,而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人字盖瓦结构强度不佳,使用中容易出现裂纹或断裂,给生产实践带来不便,如何有效提高人形盖瓦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经检索,关于搅拌机盖瓦的设计已有专利公开,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6562688,申请日:2010年12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沥青搅拌机用盖瓦,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包括有半圆形的环体,环体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环体交叉排布,环体内壁上设有凸台,凸台上开有安装孔。该申请案重量减轻,提高了与其他部件的装配效率,但对于盖瓦实际使用性能并无明显助益。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2419439,申请日:2014年5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卸料门装置及混凝土搅拌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卸料门装置及混凝土搅拌机,卸料门装置包括卸料门板、门沿衬板和人字盖瓦;门沿衬板位于卸料门板的上方,且门沿衬板与卸料门板之间具有间隙;人字盖瓦位于卸料门板的端部,且人字盖瓦与卸料门板之间具有间隙;门沿衬板与主机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的位置具有多个,门沿衬板的不同位置与主机壳体固定时,门沿衬板与卸料门板之间的间隙不同人字盖瓦与主机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的位置具有多个,人字盖瓦的不同位置与主机壳体固定时,人字盖瓦与卸料门板之间的间隙不同。该申请案对整体卸料门设计做出优化,能减少搅拌机漏水漏浆现象的发生,但并未涉及对于盖瓦的具体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形盖瓦结构强度不佳、容易产生裂纹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可以有效增强其结构强度,改善其使用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包括人形本体,人形本体的中心内侧面为内配合弧面,人形本体的两侧壁端部对称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人形本体的两侧壁内侧面上分别设有加强凸条,加强凸条沿人形本体侧壁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内配合弧面光滑过渡连接,且人形本体的两侧壁内侧沿安装孔的内壁分别周向环绕设有中空的安装台,沿远离安装孔的方向,安装台的截面尺寸渐缩。

更进一步地,人形本体的两侧壁内侧还设有沿人形本体侧壁宽度方向延伸的三角筋,三角筋的底部尖端为弧形光滑过渡端。

更进一步地,内配合弧面与人形本体顶部之间开设有非贯穿的减重孔。

更进一步地,安装台的外壁切线与安装台底部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35°~50°。

更进一步地,安装孔为阶梯孔,且安装孔的顶部开口向外逐渐扩大并与人形本体侧壁顶面光滑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地,三角筋两侧壁之间的夹角ρ为70°~80°。

更进一步地,减重孔为由两侧壁和底壁组成的三边结构,两侧壁对称分布,底壁为与内配合弧面同心的弧形壁,且两侧壁和底壁之间均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地,减重孔底壁与内配合弧面之间的距离H1大于减重孔侧壁与人形本体侧壁顶面之间的距离H2。

更进一步地,人形本体的材质为高铬耐磨铸铁。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人形本体的两侧壁内侧面上分别设有加强凸条,加强凸条沿人形本体侧壁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内配合弧面光滑过渡连接,通过加设加强凸条来增加人形本体的两侧壁易受损区域厚度,从而增强其结构强度,避免其受损断裂,改善其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人形本体的两侧壁内侧沿安装孔的内壁分别周向环绕设有中空的安装台,且沿远离安装孔的方向,安装台的截面尺寸渐缩,通过锥台形的安装台设计,有效增强了端部安装孔区域的结构厚度,有助于提升人形本体的两侧壁端部的结构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人形本体的两侧壁内侧还设有沿人形本体侧壁宽度方向延伸的三角筋,三角筋设置于靠近人形本体的两侧壁端部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了人形本体的两侧壁端部的结构强度,保障其长期稳定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内配合弧面与人形本体顶部之间还开设有非贯穿的减重孔,有助于降低整体质量,便于灵活取用安装,且减重孔底壁与内配合弧面之间的距离H1大于减重孔侧壁与人形本体侧壁顶面之间的距离H2,适当增加内配合弧面中部区域厚度,以增强其结构强度,尽量减少微小裂纹的产生。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B向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人形本体;2、减重孔;3、内配合弧面;4、加强凸条;5、安装孔;6、三角筋;7、安装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包括人形本体1,其中人形本体1的顶部尖端为由两侧壁顶面弧形光滑过渡组成的弧形端,且两侧壁顶面之间的夹角α为90°~110°,具体本实施例中α为100°;人形本体1的中心内侧面则为内配合弧面3,用于使用时与卸料筒配合安装,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对称开设有贯穿的安装孔5,用于使用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安装。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5设为阶梯孔,具体为三级阶梯孔,顶部第一级阶梯孔与底部第三级阶梯孔之间通过逐渐向内倾斜的第二级阶梯孔相连,如图5所示,第二级阶梯孔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两侧腰之间的夹角γ为80°~100°,具体本实施例中γ为90°,阶梯孔的设置有助于实现紧固安装,保障安装的稳定性;且安装孔5的顶部开口(即第一级阶梯孔的顶部开口)向外逐渐扩大并与人形本体1侧壁顶面光滑过渡连接,这种弧形扩口的设计有助于紧固螺栓的顺利插入,便于安装操作。

本实施例中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内侧面上分别设有加强凸条4,如图1所示,加强凸条4沿人形本体1侧壁宽度方向延伸并与内配合弧面3光滑过渡连接,生产实践发现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靠近中部位置实际使用时极易发生挤压断裂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加设加强凸条4来增加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易受损区域厚度,从而增强其结构强度,避免其受损断裂,同理,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内侧沿安装孔5的内壁分别周向环绕设有中空的安装台7,且沿远离安装孔5的方向,安装台7的截面尺寸渐缩,如图5所示,安装台7的外壁切线与安装台7底部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45°,安装使用时,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受到紧固螺栓较强的挤压紧固作用,也容易出现挤压过度受损开裂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锥台形的安装台7设计,有效增强了端部安装孔5区域的结构厚度,有助于提升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内侧还设有沿人形本体1侧壁宽度方向延伸的三角筋6,如图1和图4所示,三角筋6设置于靠近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的位置,三角筋6的底部尖端为弧形光滑过渡端,且如图6所示,三角筋6两侧壁之间的夹角ρ为75°。三角筋6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人形本体1的两侧壁端部的结构强度,保障其长期稳定使用。

本实施例中内配合弧面3与人形本体1顶部之间还开设有非贯穿的减重孔2,如图1和图2所示,减重孔2为由两侧壁和底壁组成的三边结构,其中两侧壁对称分布,底壁为与内配合弧面3同心的弧形壁,且两侧壁和底壁之间均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减重孔2的设置有助于降低整体质量,便于灵活取用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生产实践中发现内配合弧面3的中部区域也极易出现微小裂纹,相对应地,本实施例中减重孔2底壁与内配合弧面3之间的距离H1大于减重孔2侧壁与人形本体1侧壁顶面之间的距离H2,适当增加内配合弧面3中部区域厚度,以增强其结构强度,尽量减少微小裂纹的产生。

本实施例中人形本体1的材质为高铬耐磨铸铁,高铬耐磨铸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抗磨材料,它具有比合金钢高得多的耐磨性,和比一般白口铸铁高得多的韧性、强度,同时它还兼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加之生产便捷、成本适中,适宜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人形本体1的顶部尖端为由两侧壁顶面弧形光滑过渡组成的弧形端,且两侧壁顶面之间的夹角α为90°,安装孔5设为三级阶梯孔,第二级阶梯孔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两侧腰之间的夹角γ为80°,安装台7的外壁切线与安装台7底部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35°,三角筋6两侧壁之间的夹角ρ为7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沥青搅拌机用盖瓦,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人形本体1的顶部尖端为由两侧壁顶面弧形光滑过渡组成的弧形端,且两侧壁顶面之间的夹角α为110°,安装孔5设为三级阶梯孔,第二级阶梯孔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且该等腰梯形两侧腰之间的夹角γ为100°,安装台7的外壁切线与安装台7底部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50°,三角筋6两侧壁之间的夹角ρ为80°。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