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326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是一种常规的动作,将多种物料充分搅拌充分混合,达到所需的混合物或适宜浓度的混合物,是最终目的。常用搅拌机中的搅拌桨一般都是由转轴并且固定在转轴上的搅拌叶片组合而成,而搅拌叶片一般是垂直于转轴设为横轴,转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横轴作围绕转轴的圆周运动,这样的设计,对于物料的搅拌只能局限一个方向上,在其他方向上存在搅拌盲区,这样的搅拌盲区影响了物料最终混合的均匀程度。

鉴于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使其更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包括底板、底板尾部设置的把手、设置在底板上的搅拌机箱、进料斗以及安装在搅拌机箱内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电机旋转轴周面上的破碎块、设置在第二旋转电机旋转轴周面上的多个搅拌棒以及绞轮;所述破碎块截面为梯形结构,且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旋转轴周面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搅拌轴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周面上环设有多个搅拌棒,所述搅拌棒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点;所述绞轮由三个截面为弧形的旋转叶轮制成,且设置在所述搅拌机箱内部的底端;所述搅拌机箱的一侧外壁底端设置有喇叭状的接头,所述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将所述搅拌机箱与真空上料机相连接,所述真空上料机的一侧外壁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料斗内部设置有防止物料飞溅的封闭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搅拌机箱的一侧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箱为封闭式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端对称设置有万向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破碎块、搅拌棒以及绞轮对待搅拌的土木工程物料进行多层次、深度搅拌,搅拌无盲区,搅拌程度大,搅拌效率高,同时通过开启真空上料机提供负压,以此实现物料的收集,避免了进行人工收集,较为省事省力,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搅拌机箱;2、进料斗;3、第一旋转电机;4、第二旋转电机;5、破碎块;6、接头;7、底板;8、绞轮;9、搅拌棒;10、输料管;11、真空上料机;12、出料管;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机,包括底板7、底板7尾部设置的把手13、设置在底板7上的搅拌机箱1、进料斗2以及安装在搅拌机箱1内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电机3旋转轴周面上的破碎块5、设置在第二旋转电机4旋转轴周面上的多个搅拌棒9以及绞轮8;所述破碎块5截面为梯形结构,且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3旋转轴周面上,通过设置搅拌块5对需要搅拌的物料进行第一步粉碎,将大的物料进行破碎,便于下一步深入搅拌;所述第二旋转电机4的搅拌轴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周面上环设有多个搅拌棒9,所述搅拌棒9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点,搅拌棒9的设计,使得土木工程物料搅拌更加均匀,搅拌质量好;所述绞轮8由三个截面为弧形的旋转叶轮制成,且设置在所述搅拌机箱1内部的底端,绞轮8的结构设置能够对物料进行第三次深入搅拌,更好地提高搅拌效果,搅拌质量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箱1的一侧外壁底端设置有喇叭状的接头6,所述接头6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10将所述搅拌机箱1与真空上料机11相连接,所述真空上料机11的一侧外壁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真空上料机11,能够对搅拌后的物料直接利用真空负压收集,节约人力也减少物料的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斗2内部设置有防止物料飞溅的封闭帘,能够有效防止搅拌过程中灰尘、物料粉末的飞扬,减少物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旋转电机3、第二旋转电机4均设置在所述搅拌机箱1的一侧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箱1为封闭式箱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底板7底端对称设置有万向滚轮,使用方便。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各种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