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浆料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7994发布日期:2018-06-12 19:2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餐厨垃圾浆料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主流为厌氧消化,在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同时产生可再生能源沼气及沼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相对于国外,我国餐厨垃圾收集缺少分类,成分比较复杂,里面包含有贝壳、玻璃瓶、筷子、塑料等杂质,这些物质经过破碎后,如不能及时筛选掉,对后续处理设备和厌氧发酵系统存在很大的隐患。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CN204470266U在2015年07月15日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浆料除渣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分拣破碎机,其特征是,在分拣破碎机之后还依次设有小料池、暂存池、加热反应罐和液相池,浆料在小料池内通过隔板可以去除部分沉渣(贝壳渣、玻璃渣等)、进入暂存池后通过加热、沉淀、溢流,能去除所有沉渣,溢流过来的浆料含有浮渣,在加热反应罐加热后,通过滤网去浮渣,再全部进入液相池,以上结构导致整个除渣系统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渣率高,运行成本低的餐厨垃圾浆料除渣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浆料除渣装置,包括支座及设置在支座上的锥斗罐、螺旋搅拌机、回转格栅机和加热盘管;所述的锥斗罐的上部设置浆料口、回流口,所述的锥斗罐的中下部设置出料口、曝气口,所述的锥斗罐的底部设置排渣口;所述的螺旋搅拌机设置于锥斗罐顶部,位于罐体内部的中心轴线处;所述的回转格栅机设置于锥斗罐顶部,位于锥斗罐罐壁内侧,与罐内浆料转动方向垂直;所述的加热盘管设置于罐内中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回转格栅机的栅条间隙为5-10mm,所述的回转格栅机与锥斗罐的罐壁夹角为60-80°,所述的回转格栅机底部位于罐内液面下500mm,所述的回转格栅机的渣料通过皮带与螺旋压榨机连接,压榨后的液体通过回流口进入锥斗罐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渣口通过泵与砂水分离器连接,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回流口进入锥斗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餐厨垃圾浆料除渣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除渣率高,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锥斗罐,2、支座,3、回流口,4、浆料口,5、螺旋搅拌机,6、回转格栅机,7、加热盘管,8、出料口,9、曝气口,10、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餐厨垃圾浆料除渣装置,包括支座2及设置在支座2上的锥斗罐1、螺旋搅拌机5、回转格栅机6和加热盘管7;所述的锥斗罐1的上部设置浆料口4、回流口3,所述的锥斗罐1的中下部设置出料口8、曝气口9,所述的锥斗罐1的底部设置排渣口10;所述的螺旋搅拌机5设置于锥斗罐1顶部,位于罐体内部的中心轴线处;所述的回转格栅机6设置于锥斗罐1顶部,位于锥斗罐1罐壁内侧,与罐内浆料转动方向垂直;所述的加热盘管7设置于罐内中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回转格栅机6的栅条间隙为5-10mm,所述的回转格栅机6与锥斗罐1的罐壁夹角为60-80°,所述的回转格栅机6底部位于罐内液面下500mm,所述的回转格栅机6的渣料通过皮带与螺旋压榨机连接,压榨后的液体通过回流口3进入锥斗罐1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渣口10通过泵与砂水分离器连接,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回流口3进入锥斗罐1。

破碎后的餐厨浆料进入锥斗罐,在搅拌作用下,重物质落入锥斗罐内,通过罐底的排渣口排出,轻物质在曝气作用下,上浮至罐体上层形成浮渣,通过回转格栅机去除;罐内增加加热盘管,加热后餐厨浆料黏度降低,有利于物料的分离;浮渣和重物质压榨后的料液回流至锥斗罐内,能有效避免有机质的损失,同时也能减少搅拌除渣过程中的能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