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条换向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3866发布日期:2018-07-31 18:3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鞋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围条换向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鞋是一种以橡胶、织物或皮革为帮面,以橡胶为底料用粘贴、模压或注胶等方式加工成型,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硫化所形成的鞋子,硫化鞋的鞋底和鞋面之间通常贴合有围条,用于加强鞋子的强度并使得外表较为美观。

围条在贴合在硫化鞋上之前通常需要在围条上涂胶,传统的涂胶工序通常依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为此部分企业采用的自动涂胶设备来完成涂胶工序,但是这类设备通常是从上往下将胶水涂抹在围条的上侧面,容易粘附其他杂质,且如果涂抹在围条上的胶水量太多则会溢流到围条的下侧面上,弄脏围条的下侧面,影响贴合围条后的硫化鞋的美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围条换向涂胶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粘附其他杂质且外表较为美观的围条换向涂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条换向涂胶装置,包括支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装盛有胶水的胶槽、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上压轮和涂胶轮、用于驱动所述涂胶轮转动的涂胶电机以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的换向组件,所述上压轮位于所述涂胶轮上方,所述涂胶轮部分浸泡在所述胶槽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带轮转动的换向电机,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分别位于所述胶槽的两侧,且所述主动带轮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从动带轮的水平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胶电机和所述涂胶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上压轮和所述支架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轴上传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涂胶托板,所述涂胶托板位于靠近所述涂胶轮和所述上压轮之间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胶托板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涂胶托板平行布置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导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胶槽中设置有搅拌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胶槽内设置有悬浮在胶液面上的浮板,所述浮板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胶槽的壳体上的滑杆,所述胶槽的壳体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滑杆的上端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带的传送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流利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风刀喷头,所述风刀喷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传动带的传送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涂胶轮设置在上压轮的下方,将胶水涂抹在围条的下侧面上,然后在利用换向组件翻转过来,不易粘附其他杂质,且如果涂抹在围条上的胶水量太多,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胶槽中,不会溢流到围条的上侧面,贴合围条后的硫化鞋的外表较为美观。

2、通过在胶槽中设置搅拌器,胶水不易凝固或沉淀,有效避免胶水变质,进而确保围条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3、通过设置风刀喷头,不仅可以风干围条表面的胶水,缩短后道工序中的烘干时间,同时能够利用风力将围条贴紧在传动带上,避免围条脱轨,生产稳定性相对较好。

4、通过设置液位检测功能,主要起到胶水液面的检测,提醒补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围条换向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围条换向涂胶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胶槽的部分侧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围条换向涂胶装置的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支架; 11-上压轮;

12-涂胶轮; 13-涂胶电机;

14-涂胶托板; 15-导向条;

16-导向轮; 17-主动齿轮;

18-从动齿轮; 20-胶槽;

21-搅拌器; 22-浮板;

23-滑杆; 24-第一传感器;

25-第二传感器; 30-换向组件;

31-主动带轮; 32-从动带轮;

33-传动带; 34-换向电机;

35-风刀喷头; 36-流利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围条换向涂胶装置,包括支架10、固定连接在支架10上且装盛有胶水的胶槽20、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上压轮11和涂胶轮12、用于驱动涂胶轮12转动的涂胶电机13以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的换向组件30,其中,上压轮11位于涂胶轮12的正上方,涂胶轮12部分浸泡在胶槽20中。使用时,围条从上压轮11和涂胶轮 12之间穿过,在上压轮11的作用下贴紧在涂胶轮12上,同时涂胶轮1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将胶槽20的胶水涂抹在围条的下侧面,不易粘附其他杂质,且如果涂抹在围条上的胶水量太多,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胶槽20中,不会溢流到围条的上侧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涂胶电机13和涂胶轮12之间连接有传动轴,架涂胶电机13通过传动轴驱动涂胶轮12转动,上压轮11和支架10之间连接有转动轴,即上压轮11通过与支架10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与支架10间距转动连接,且上压轮11和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7,转动轴上传动连接有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18 之间相互啮合。这样,涂胶电机13在驱动涂胶轮12转动的同时,也会驱动上压轮11同步反向转动,有效避免上压轮11和围条之间打滑而磨损围条表面,同时也能够起到确保围条被稳定传送的作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上还设置有涂胶托板14,涂胶托板 14位于靠近涂胶轮12和上压轮11之间的位置处,且涂胶托板14的两侧设置有与涂胶托板14平行布置的导向条15,各导向条15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轴向与导向板14垂直布置的多个导向轮16,导向轮16最好采用轴承,摩擦系数相对较低。这样,如果将本实施例的围条换向涂胶装置应用于自动生产线,则可以将涂胶托板14与自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相互衔接,实现自动涂胶;如果将本实施例的围条换向涂胶装置应用与手工生产中,则操作者可将围条放置在涂胶托板14上再推入涂胶轮12和上压轮11之间的位置处,避免手指被带入涂胶轮12和上压轮11之间。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胶槽20中设置有搅拌器21,该搅拌器21可以为常规的搅拌器,此处不再详述。通过在胶槽20中设置搅拌器21,胶水不易凝固或沉淀,有效避免胶水变质,进而确保围条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胶槽20内设置有悬浮在胶液面上的浮板22,浮板2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滑动连接在胶槽20的壳体上的滑杆23,胶槽20的壳体上还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滑杆23的上端位置的第一传感器24和第二传感器25,其中第一传感器24位于第二传感器25的正上方,当然,滑杆23的上端位于第一传感器24和第二传感器25之间。这样,当胶槽20内的胶液不足导致涂胶轮12不能浸泡在胶液中时,浮板22也会随着胶液面下沉,滑杆23会在浮板22的带动下往下移动,使得第二传感器25 无法检测到滑杆23并发出信息提醒使用者添加胶液;在添加胶液的过程中,浮板22也会随着胶液面上升,带动滑杆23往上移动,当第一传感器24检测到滑杆23时发出信息提醒使用者停止添加胶液,当然,添加胶液这一动作也可以依靠控制系统自动完成,仅需在胶槽20中设置进液管并在进液管上设置与第一传感器24和第二传感器25配合的控制阀即可,这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换向组件30包括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主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 32、绕设在主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之间的传动带33以及用于驱动主动带轮31转动的换向电机34,其中主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分别位于胶槽 20的两侧,主动带轮31的水平位置高于从动带轮32的水平位置,同时主动带轮31和涂胶托板14分别位于涂胶轮12的两侧,且主动带轮31的水位位置低于涂胶轮12的水平位置。使用时,从上压轮11和涂胶轮12之间穿出的围条被反向放置在传动带33的传送面上,且在涂胶轮12和主动带轮31之间的位置处,围条在张力作用下呈弧形布置,这样可确保围条在张力作用下贴紧在传动带33的传送面上。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带33的传送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流利条36,流利条36主要起导向作用,避免围条从侧面滑出传送带33。此外,换向组件30还包括风刀喷头35,风刀喷头35固定连接在支架10上,其进风口与外部气源连接,出风口朝向传动带33的传送面,这样不仅可以风干围条表面的胶水,缩短后道工序中的烘干时间,同时能够利用风力将围条贴紧在传动带33上,避免围条脱轨,生产稳定性相对较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动带33变更为同步带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