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4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过高时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轻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呕吐、或呈酩醉状;重者会出现肝中毒甚至很快昏迷,有的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目前,VOCs的去除方法包括燃烧法、吸附法、低温等离子净化法等,其中吸附法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吸附法主要利用活性炭进行直接吸附,但VOCs废气中往往伴随酸雾、碱雾,直接吸附往往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且导致活性炭再生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下端设有废气入口,顶端设有废气出口;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呈L型;

吸收室;所述吸收室设置于壳体内底部,内存吸收液,底部设有吸收液出口,侧壁设置有吸收液入口;所述吸收室内设置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和旋转部的旋转吸收器;所述旋转部通过旋转轴与旋转电机相连;所述旋转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下端与下壳体的上端连接、内部形成旋转空腔,所述下壳体浸没于吸收液液面下的部分设置透气孔洞;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所述导气管一端连接废气入口,另一端穿过下壳体底端中心位置的透气孔洞通入旋转空腔内、吸收液液面上;

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设置壳体内、吸收室上方,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上端封闭的活性炭吸附网和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活性炭吸附网上方,且覆盖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活性炭吸附网、挡板与壳体内壁间有间隙;

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吸附装置上方,固定在壳体内壁。

VOCs废气从废气入口进入,通过导气管进入旋转空腔内、吸收液液面上,废气中的酸雾、碱雾及对活性炭有毒害的物质在气体压力下、旋转部的搅拌下,充分被吸收液吸收,其中不被吸收的有机物在一定压力下,吸收液液面下降,从透气孔洞中溢出上行,进入活性炭吸附网进行吸附;吸附后气体继续从活性炭吸附网、挡板与壳体内壁间的间隙上行,喷淋装置向下喷洒液体进行二次吸收后,废气从废气出口排出,挡板避免了喷洒液与活性炭吸附网接触,影响其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喷淋装置上方设置次级吸附网,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网,次级吸附网对废气中未完全吸附的VOCs进行二次吸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旋转部为球形、长方体或正方体,设置为球形时,旋转阻力更小,对吸收液的扰动效果更好,吸收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挡板为圆锥型,有利于喷洒液沿挡板下流,在活性炭吸附网周围形成水流,气体需经过水流才能继续上行,增强吸收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下壳体浸没于吸收液液面下的内壁上设置凸起,增强对吸收液的扰动效果,吸收效果更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通过在吸收室中设置旋转吸收器,使得废气全面地与吸收液接触,通过气体压力和旋转搅拌的双重作用,增强酸雾、碱雾等物质的吸收效果,防止其毒害后续过程中的吸附剂;通过设置带挡板的活性炭吸附网,对废气中的VOCs进行有效吸附,且避免喷洒液与活性炭吸附网接触,影响其活性;同时,在活性炭吸附网周围形成水流,气体需经过水流才能继续上行,进一步增强吸收效果;通过设置喷洒装置进行二次吸收,避免残余有害物质排出,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的设备VOCs去除率高,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示意图;

图中:1是壳体、11是废气入口、12是废气出口、2是导气管、3是吸收室、31是吸收液、32是旋转吸收器、321是旋转电机、322是旋转轴、323是旋转部上壳体、324是旋转部下壳体、325是透气孔洞、326是凸起、33是吸收液入口、34是吸收液出口、4是吸附装置、41是活性炭吸附网、42是挡板、5是喷淋装置、6是次级吸附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下端设有废气入口11,顶端设有废气出口12;

导气管2;所述导气管2呈L型;

吸收室3;所述吸收室3设置于壳体1内底部,内存吸收液31,底部设有吸收液出口34,侧壁设置有吸收液入口33;所述吸收室3内设置包括旋转电机321、旋转轴322和旋转部323、324的旋转吸收器32;所述旋转部323、324通过旋转轴322与旋转电机321相连,所述旋转部323、324的中心轴与旋转轴322重合;所述旋转部323、324包括上壳体323和下壳体324,上壳体323的下端与下壳体324的上端连接、内部形成旋转空腔,所述下壳体324浸没于吸收液31液面下的部分设置透气孔洞325;所述旋转电机321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所述导气管2一端连接废气入口11,另一端穿过下壳体323底端中心位置的透气孔洞325通入旋转空腔内、吸收液31液面上,在旋转过程中,导气管2不与旋转部323接触;

吸附装置4;所述吸附装置设置壳体1内、吸收室3上方,固定在壳体1内壁,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上端封闭的活性炭吸附网41和挡板42,所述挡板42位于活性炭吸附网41上方,且覆盖活性炭吸附网41;所述活性炭吸附网41、挡板42与壳体1内壁间有间隙;

喷淋装置5;所述喷淋装置5设置在壳体1内、吸附装置4上方,固定在壳体1内壁。

VOCs废气从废气入口11进入,通过导气管2进入旋转空腔内、吸收液31液面上,废气不断通入,旋转空腔压力不断增大,废气中的酸雾、碱雾及对活性炭有毒害的物质在气体压力下、旋转部323、324的搅拌下,充分被吸收液31吸收,吸收液可根据待吸收物质选择,例如选择碱溶液吸收酸雾,选择酸溶液吸收碱雾;其中不被吸收的有机物在旋转空腔不断积累,内部压力持续增加,使得吸收液31液面下降,有机物从透气孔洞325中溢出上行,进入活性炭吸附网41进行吸附;吸附后气体继续从活性炭吸附网41、挡板42与壳体1内壁间的间隙上行,喷淋装置5向下喷洒液体进行二次吸收后,废气从废气出口12排出,挡板避免了喷洒液与活性炭吸附网41接触,影响其活性。

实施例2: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喷淋装置5上方设置次级吸附网6,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网,次级吸附网6对废气中未完全吸附的VOCs进行二次吸附。

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旋转部323、324为球形、长方体或正方体,设置为球形时,旋转阻力更小,对吸收液31的扰动效果更好,吸收效果更好。

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挡板42为圆锥型,有利于喷洒液沿挡板42下流,在活性炭吸附网41周围形成水流,气体需经过水流才能继续上行,增强吸收效果。

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5: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成套设备的下壳体324浸没于吸收液31液面下的内壁上设置凸起326,增强对吸收液31的扰动效果,吸收效果更好。

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 、5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基础上做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