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除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731发布日期:2018-07-20 18:1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化工领域中的生产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气体除沫结构。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塔器作为物质分离、能量交换的重要生产设备,塔内介质处于气、液两相状态,为减少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故对气相出口的液沫夹带量有一定限制。常见的除沫措施是在塔顶气体出口位置前塔的整个截面或整个气包截面设置丝网除沫器,而在塔体中间段有气体引出需求时,因塔盘等内件的空间限制不易实现气体出口的除雾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除沫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气体除沫结构,包括设备本体上的气体出口,所述设备本体内壁的气体出口的下端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底板,底板的上端连接有向气体出口方向弯曲的挡板,挡板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侧板连接到设备本体的内壁上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斗腔,在挡板和设备本体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多个与挡板的弯曲半径相同的圆弧导流板,各圆弧导流板之间设置有空隙形成弧形气道,导流板的下端低于气体出口的底沿,所述底板的最低处设置有泪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各圆弧形导流板在气体出口中心线上的拱点凸于导流板上端的进口,使得导流板上端的进口不能和导流板下端的出口垂直相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流板中最靠近气体出口的一个其上端和设备本体的内壁密封焊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除沫结构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该气体除沫结构简单有效,结构紧凑,节约材料占用空间小,除沫效果好。

2、气体除沫结构的布置使气体反向进入出口,可有效减少进入挡板内部的液沫含量,降低气相对出口管路的冲刷。

3、弧形导流板起到离心分离液沫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气体的液沫夹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除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气体出口,2.外层导流板,3.设备本体,4.中间导流板,5.挡板,6.气、液混合相,7.底板,8.泪孔,9.气道,10.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气体除沫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除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该气体除沫结构包括设备本体3上的气体出口1,设备本体3内壁的气体出口1的下端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底板7,底板7的上端连接有向气体出口方向弯曲的挡板5,挡板5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侧板10连接到设备本体3的内壁上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斗腔,在挡板5和设备本体3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两个与挡板5的弯曲半径相同的圆弧导流板,中间导流板4和外层导流板2,挡板5、中间导流板4及外层导流板2之间设置有空隙形成弧形气道9,中间导流板4及外层导流板2的下端低于气体出口1的底沿,底板7的最低处设置有泪孔8。各圆弧形导流板在气体出口中心线上的拱点凸于导流板上端的进口,使得导流板上端的进口不能和导流板下端的出口垂直相通。

设备内的气、相混合液6向上移动,迫使气、相混合液从气道9的上口进入气道中,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起到气液分离的目的,由于导流板上端的进口不能和导流板下端的出口垂直相通,气液混合相中的液沫顺圆弧导流板向下流,分离出的液沫在底板7聚集,由设在底板底部的泪孔8排出,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弧形导流板。外层导流板2的上端和设备本体3的内壁密封焊接,可阻止气相混合液直接进入出口,迫使气相混合液进入弧形气道进行气液分离。

这种气体除沫结构的布置使气相混合液反向进入出口,可有效减少从气体出口出去的气相混合液的液沫含量,降低气相混合液对出口管路的冲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